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

最近,《亲爱的自己》火了,冲着刘诗诗当妈后的新剧去刷,结果被洗脑式的“独立”整郁闷了。

刘诗诗饰演的女主李思雨,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人设,从生活工作甚至恋爱方方面面,都体现出对独立这件事情的顽固执着。

李思雨关于独立的俏皮话圈粉无数,买婚房也一定坚持要自己出50万首付,还说出了“你今天要么财色兼收,要么什么都没有”的金句。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1)

但李思雨为了体现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拒绝分担,对男友陈一鸣先是隐瞒自己妹妹闯祸的事,又是拒绝他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帮助,于是陈一鸣没了工作也瞒着李思雨,最终彼此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就这样分手了。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2)

老实说,独立这件事很好,但看完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前有《我的前半生》,后有《三十而已》,现在又有《亲爱的自己》,大众对女性题材的关注迅速膨胀,迎来一个风潮,女性独立成为大趋势。一时间,连商家们通通都用独立的价值观来赋予消费者购买动力,买课学习、买护肤品都是独立女性该干的事!

但冷静下来想想,这些电视剧给出的独立女性形象都太片面,往往热衷于让女主独自一人大杀四方,而且要想立起独立的旗帜,必须以离婚或分手作为证明。

不论是《前半生》里的罗子君,还是《三十而已》里面的钟晓芹,顾佳,甚至是《亲爱的自己》本片的张芝芝,她们的共同点都是——离婚了,而且都是离婚才让她们(顾佳除外)找到了自己。似乎要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女性,你首先得成为孤家寡人。而原本就独立的唐晶和顾佳这样的女强人,同样免不了单身一人的结局。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3)

女性独立给男性带来的是财色兼收的福气,但为何给女性带来的却是孤家寡人的痛苦?

这是个深刻的问题。

撇开个人情感走向不谈,更让人难过的是,这种女性独立的走向开始违背追求平等的初衷,其致命的地方在于:成为对女性变相的指责、压榨,以及对男权的容忍和放纵。

一、莫名的指责:其实,中国女人是全球最为独立的女性

在多数时候,我们讲的独立指的是有经济收入,那么按照这个标准来说,中国女性有70%符合独立女性的标准!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超过。

在2010年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报告中,调查了各国的劳动参与率,数据显示中国的劳动总量稳居世界第一,而且重点在于:是中国女性成就了这一点

要知道,在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上,印度男性和中国男性不相上下,而巴西的男性劳动参与率甚至略微高于中国。

但因为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将近70%,瞬间拉高了劳动总量,一骑绝尘,甩了位居第二的印度整整一圈!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4)

如图所示:圆点代表女性劳动参与率、方块代表男性劳动参与率

中国女人甚至比法国男人的劳动参与率更高!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能体现中国女人的独立?

且不谈这一组数据可能比真实情况还略低,因为不包括在家接私活、做微商等等一直在为家庭增收的妇女。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收入才有话语权,但为何中国女性,尤其是已婚妇女,还是没有话语权呢?

我们再看剧中的张芝芝,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虽然身上作为妈妈的标签很明显,但她是有工作的!

她包揽了全部的家务、孩子的教育、生活琐事,却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工作挣钱,即便是在她“觉醒”之前,也一直在为家庭增加收入。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5)

然而,她却依然活的卑微懦弱,小心翼翼,当然中间有她性格和心态的问题,但哪怕面对她能独立照顾家庭、独立教育孩子、独立挣钱的事实,不仅是她的丈夫,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视而不见,并不会把“独立”的奖杯颁给她吧。

在中国一大半女性参与劳动的情况下,在已婚妇女努力牺牲自己平衡生活和经济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独立宣言”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她们的头上。

明明我们辛辛苦苦独立了这么久,却突然被呵斥:“你怎么不独立?!”

面对这样莫名的变相指责,冤不冤?

你会对一个已经吃得快撑死的人,喊着“怎么不多吃点”吗?

二、女性独立的怪圈:你永远不够完美

仔细想想,走入婚姻之前,谁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女孩儿们在自己的职场打拼着,不断创造价值,意气风发。

但一段婚姻里,组建家庭必然要做出牺牲,所以大多数女性走进婚姻后,会放弃部分自己,完全投入家庭。这份牺牲即便是自愿的,不需要奖赏,但至少应该换来一份理解和肯定吧。

可笑的是,有的人喜欢居家,很享受这样的角色,能够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活得非常舒适,但突然之间“独立”的浪潮打过来,一时间把她们钉在了“不独立”的耻辱柱上,逼着她们去独立,岂不荒谬?

独立有什么难?难的是被家庭捆绑,还要带着全家独立。

大家都搞独立去了,难道家务会自己做好?饭会自己熟?菜会自己炒?衣服会自己洗好?孩子会自己长大成才?

这些生活琐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全都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即便是那些事业有成的独立女性,也难以真正做到平衡。

对婚姻且行且珍惜的坚毅女性代表马伊俐,面对“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这样的问题,就曾说过:

没法平衡,因为根本不可能平衡,我们一定是牺牲了自己,才能达到一个看似表面的平衡,事业为家庭做让步,或是家庭为事业做让步,才能达到一个大局上的所谓的平衡。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6)

英姿飒爽、乘风破浪的姐姐万茜,也坦言:没有办法做到平衡,势必有一方是要做出牺牲的。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7)

姚晨曾经在《星空演讲》中讲述自己作为中年女演员的困境,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她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事业和家庭是无法兼顾的。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8)

正因为没有办法平衡,所以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但这个社会却要求女性做到,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怪圈:

  • 如果牺牲自己,当家庭主妇,围着灶台转,会指责她不独立、没有自己,如罗子君、张芝芝;
  • 那独立起来吧,当事业女性一心打拼逐梦,又会指责她不像个女人、不完整,如唐晶、李思雨;
  • 极少数修炼成全能女性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创业带娃面面俱到,又指责她太强势了,如顾佳。

所以,你会发现,这个时候“独立”只是一种政治正确的标准,用来进一步压榨女性本就不多的生存空间。

而单纯追求狭隘的经济独立,等于是默认家务并不具备价值,只有赚钱才是证明价值和话语权的方式,更加恶化了本就不可能的平衡问题,将照顾家庭与个人的独立分裂开来

而女性必须二者选其一,落选的那个依然会成为被指责的理由,无限在这个无法平衡的怪圈里沦陷下去。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9)

所以,走进婚姻的女性,面对的都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困境。一味高喊“女性独立”,看似是为女性着想,其本质却依旧是以单一的男权思想作衡量,用狭隘的经济独立进一步给女性沉重的家庭负担上再加一道桎梏。

三、女性独立的盲区:男性角色的不独立

当女性为事业家庭的平衡问题焦头烂额,目光全都聚焦在“自己还不够完美”的自责中,导致她们往往忽略了一点——男性角色的缺失

我们总在对女性喊着“经济独立”,却似乎没有人对男性喊过“生活独立”、“养娃独立”……

很多时候,女性在没有另一半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挣钱养家教育孩子,而男性是否能够同样做到生活自理呢?

《亲爱的自己》中张芝芝的丈夫刘洋,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自然拥有最高话语权。可妻子有事,他临时带一次孩子,就让孩子吃错东西进了医院。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10)

一个家庭出现问题,为什么首先被指责的是女性?为什么要求改变、解决问题的也都是女性?因为女性是愿意做出牺牲和让步的,因此女性一直都是解决问题的最优选。

看看历史上,女性如何扮演在关键时刻帮助解决问题的角色:

过去几十年,虽然中国女性劳动力一直占据世界首位,但却一直在下降,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女性不想独立了,真相实在令人唏嘘。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11)

女性劳动率1990年达到最高,后来逐渐下降

因为9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前30年,那个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于是像“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样的口号刺激了中国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劳动,自觉承担了改革开放的部分责任。

于是,从1950年到1990年代,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攀升,甚至高达73.5%,那个时候女性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甚至比今天将男女平等实现得更好。

然而,当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企业私有化速度也越来越快,加上女性结婚生育等用人成本考虑,面对改革开放中的遗留问题,下岗浪潮危机只能再次瞄准了女工群体,于是女性劳动力总量逐年下降,又承担了改革开放的代价。

需要她们上,她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需要她们下,她们任劳任怨回归家庭。

所以,归根结底,“独立”根本不是中国妇女的问题,中国女性一直都很独立,她们真正的痛点是“分担。”

女性可以挣钱养家,也可以相夫教子,问题在于强求两者兼顾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难道是对相夫教子的妇女高喊独立?然后再对独立的女性喊着回归家庭吗?

都不是!最需要做的是分担,让男性角色不再袖手旁观。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家庭,因为需要分担啊!女性不能总是作为唯一的解决方案被推上前。结婚的目的不是为了独立,如果追求独立又何必结婚呢,结婚意味着两人要作为一个整体去发挥作用。

在一个家庭中,男性女性分别扮演一个角色,相互合作才能够在大局上平衡,如果失衡了一定是两个人的配合问题,不是仅仅对女性开火就能解决的。

不论是呼吁“女性独立”还是“男性独立”,都不如呼吁“共同分担”,尊重彼此的角色,认可对方的付出,哪怕不是金钱。

结语

印象很深的是,Jackson Katz 在TEDx演讲上曾说,很多男人听见“女性问题”这个词,就不以为然,觉得“我是个男人,这些是女人的问题。”

别再随便说独立女性(请不要对已婚妇女喊)(12)

我深以为然。

女性独立问题,不仅是女性的问题,更是男女共同的问题,婚姻中独立不是目的,不要被这种“独立”绑架。希望有一天,女性不论是打拼事业还是相夫教子,都不被指责,不需要通过狭隘的独立为自己争得话语权,更不需要用孤家寡人的姿势表明自己的独立。

精神的独立,对不同角色的尊重,行动上的支持、分担与配合,才是更好的状态。

最后,我想说,没有男性参与的独立与平等,最终只会成为自导自演的自我感动,只要男性还以旁观者的身份在观众席上冷眼旁观,无论他们口中喊的是独立还是回归家庭,女性想要的解放都很难到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