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憋回去有啥害处(喷嚏如果你想打就要打)

打喷嚏憋回去有啥害处(喷嚏如果你想打就要打)(1)

当你想打喷嚏,又无奈于场合等原因而不好意思打时,千万别憋着,否则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近日,荷兰的一项新研究就指出,憋喷嚏相当于吞细菌。

打喷嚏是人体从鼻道排出外来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当人们感冒打喷嚏时,可以帮助清洁鼻部。对花粉过敏打喷嚏,可以从鼻道中排出过敏物质,还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打喷嚏时,往往习惯用手捂住口鼻,以发出轻微憋闷的声音,有的人甚至用揉鼻子的方法把喷嚏憋回去。但研究发现,一个喷嚏里大约含有30万个细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细菌数量更是“数不胜数”。此外,人在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如果将口鼻完全捂住,不能得以缓解的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对耳部健康也不利。

为什么人打喷嚏之后格外轻松

每个人都打过喷嚏,而且往往会感到痛快。打喷嚏是人体的一种天然防御机制,是呼吸道排斥异己的剧烈行为。当鼻腔黏膜受到辣味等的刺激时,这种刺激通过末梢神经传到大脑,于是自动作出反应,人们先深吸一口气,然后胸部猛烈收缩,肺里的气体急速有力地从气管经口鼻喷射出来,把刺鼻的气味赶跑。伤风感冒的时候,鼻腔里有大量病毒和病菌,这些病毒、病菌刺激鼻腔黏膜,还有脓液堵住鼻道,于是接二连三地打喷嚏,这有助于清除鼻腔里的病菌,畅通鼻道,人就会感觉很轻松。

为什么我们打喷嚏时会闭眼睛

打喷嚏的解剖学分析略恶心。对于那些感冒、过敏或只是鼻子有点痒的人而言,只需不到一秒的时间就能从鼻孔中喷出约5000滴的黏液,速度高达160公里/小时。那些传染性的鼻涕微粒可以飞行近9米,并且保持悬浮在空气中长达10分钟,产生一缕具有生物危害的空气,能威胁到在这条路径上的人。

我们的身体不介意以如此高的速度来传递细菌,但身体似乎并不喜欢看到它。打喷嚏时,绝大多数人都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成为一种反射动作。那么,为什么我们打喷嚏的时候都会闭上眼睛呢?而如果我们在打喷嚏时试图睁开眼睛会怎样呢?

美国儿科与耳鼻喉科专家DaleTylor表示,眼睑区域的肌肉参与了部分的喷嚏反射。打喷嚏的时候睁着眼睛没有意义,因为此时会有成千上万的微粒从鼻子中被高速喷出来,它们很可能会飞到眼睛里面。

当然,说“打喷嚏时睁着眼睛没有意义”并不是科学的说法。对于为什么打喷嚏时闭上眼睛,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这只是基于我们认为身体正试图保护自己免遭鼻涕的一个据理推测。

根据专家表示,拥有这项技能的人凤毛麟角。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如果在打喷嚏时,不小心睁开眼睛会把眼球打出来的坊间传闻是不可能出现的。不过,尽管可以睁着眼睛打喷嚏,但最好还是让身体做它最擅长的事:保护自己免遭自己那恶心功能的侵害。

相关文化

打喷嚏是有人想你了?

打喷嚏的现象是指在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如灰尘、细菌、花粉等)驱赶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异物进入以后,位于鼻黏膜上的三叉神经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排出空气将异物驱除出境。但是在传统的民间风俗中,它曾被当作某种异常行为或事物发展趋势的征兆,而对此种种解释,更令人有如坠入云雾之中的感觉。

思念之说

一说打喷嚏就是有人在思念。此说有《诗经·终风》和相关的解释为证。如陈子展先生认为,这首诗采自民俗歌谣,属于男女打情骂俏一类的题材,诗云“寤言不寐,愿言则嚏”,当解为“醒来了可睡不成,我思念了就喷嚏”。在他之前,汉郑玄对此的笺注是:“我其忧惮而不能寐,女(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似该译作你也以同样的心情思念我,我就打喷嚏了。又宋苏轼《元日》诗云:“晓来频嚏为何人?”既可照郑玄的笺注来理解,也可照陈子展的直译来理解。唯虽有思念或被思念的区别,但属于亲情之思则无疑。至今农村常有这样的现象:小孩打了个喷嚏,妈妈说“外婆在想你了”,接下来便计划回娘家探亲——正是以喷嚏为有人在思念我的征兆。

说我之说

一说打喷嚏就是有人在“说我”。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今人喷嚏不止者,必噀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三:“俗说以人嚏喷为人说。”因为有人说我而要吐口水念咒语,可见这个“说我”应理解为“说我坏话(或闲话)”。元康进之《李逵负荆》杂剧中,有住在梁山泊附近的两个光棍冒充宋江、鲁智深,强抢卖酒老汉王林的女儿满堂娇,等到真相被梁山好汉揭穿并准备惩罚冒名行凶者时,光棍连打喷嚏道“打嚏耳朵热,一定有人说”——也是以喷嚏为有人在说我坏话或闲话的征兆。

吉兆之说

一说打喷嚏是好事将至的吉兆。如《燕北录》记:“戎主太后喷嚏,近侍臣僚齐声呼‘治夔离’,犹汉人呼‘万岁’也。”直到今天,有些人还保留着类似的习俗:旁人打喷嚏,他马上喝彩祝吉:“好!长命百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