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月绩效工资是怎么算的(老师眼中的绩效工资是这样的)

说到绩效工资,老师们都不陌生,并且也一直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也是我们自己工资结构的组成部分。设立绩效工资的初衷,无非就是想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让那些干活多、教课多的老师,能够得到更多一些经济上的补偿,让教学成绩好、教学效率高的老师,多得到一些工资,能够让老师们有机会进行一些开创探索性的工作,但是,在绩效工资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问题。一般来讲,应该避免以下三种情况的出现:

老师的月绩效工资是怎么算的(老师眼中的绩效工资是这样的)(1)

第一,绩效工资没有发挥真正意义上的作用,还是以前的大锅饭模式,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自从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以后,绩效工资的如何分配一直都是学校的棘手问题,哪怕是差几块钱,那些少领的老师可能就有意见,甚至,会找学校问个究竟,所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很多学校为了大家之间的和谐,就直接让绩效工资物归原主,让老师们拿够属于自己的那份,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偏不倚,甚至,还有的学校为了敷衍上级对绩效工资的管控,故意制造出不一样分配方案,这个月让王老师多两百,让李老师少两百,下个月让李老师多两百,让王老师少两百,其实,最终结果还是一样的。

老师的月绩效工资是怎么算的(老师眼中的绩效工资是这样的)(2)

第二,让学校的中层、高层和一线老师争口粮,并且吃相很难看。绩效工资本来就应该体现出多劳多得,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学校的中高层,无论是从工作量还是工作业绩方面,他们都比不过一线教师,但是,在分配绩效工资时,他们却反而比一线老师领到手的还多,有的学校竟然明目张胆地规定,要在全县绩效工资的总额中,提取一定的百分比,作为他们自己的份额,比如,学校高层要领150%,中层要领120%,他们平时的工作挺轻松,但到领绩效工资时,他们一个比一个领得多,远远超过了那些满工作量满课时量的一线教师,这种情况让很多老师不太舒畅,并不利于教学成绩的提升。

老师的月绩效工资是怎么算的(老师眼中的绩效工资是这样的)(3)

第三,绩效工资和职称挂钩,与当初的出发点并不协调。教师工资的组成结构中,有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等,其他的都可以与职称挂钩,唯独绩效工资应该脱离职称的束缚,这种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就拿年轻教师来说,他们的职称等级都不高,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无论是上课还是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年轻教师就是学校的生命线和主力军,而因为职称等级不高,他们的绩效工资永远干不过老教师的,我们知道,尽管很多地方都把绩效工资分成了70%和30%,由于有了职称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级职称的绩效工资和初、中级职称的老师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老师的月绩效工资是怎么算的(老师眼中的绩效工资是这样的)(4)

因此,就像题主所说的那样,老师们盼望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工资,就应该避免出现以上的几种情况,要从根本上解决大锅饭的问题,干多干少一个样,不会激发任何人的工作活力,只会让人变得慵懒,而学校那些背手腆肚者的吃相,更不利于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要么同打虎共吃肉,要么彻底分开来评,同时,职称的影响参数应该越来越小,不应该成为绩效工资的分配障碍。(讨论绩效工资的来龙去脉,关注我,期待与您一起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老师的月绩效工资是怎么算的(老师眼中的绩效工资是这样的)(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