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醒狮表演(3岁娃竟能打鼓舞醒狮)

台风“白鹿”让今天广州的天气凉爽了许多。

不过,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前些日子的酷热天气让他们特别难忘。

自7月15日,桥山村醒狮公益培训班开班以来,20多名孩子每晚风雨无阻地参加培训班,其中年龄最小的仅3岁。正是有了这些新生力量源源不断的补充,桥山醒狮才薪火相传50多年,在业界小有名气。

小朋友醒狮表演(3岁娃竟能打鼓舞醒狮)(1)

醒狮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

桥山村醒狮非遗培训班由市级醒狮非遗传承人周珠仔师傅及其弟子曾杰伟、曾锐彬授课,学员以桥山村村民子女为主,以及少量的周边村和外来工家庭子女。周珠仔是新桥村人,但在桥山村收徒开班已20多年。据桥山村委会副主任曾福海介绍,桥山村与新桥村是老表村,两村感情一直都很好,两村的狮队、球队经常交流,以前还一起做大戏。这些年来,周珠仔师傅都无偿热心地传授狮队和小学员的醒狮技艺。

当晚,记者和周珠仔一同到达桥山村时,孩子们已经在曾杰伟、曾锐彬两位师傅的指导下开练。现场鼓声激昂,两名小朋友拿着“迷你”版的狮子舞得有模有样。当两名小朋友从狮身探出脸时,记者看到两张稚气未脱的脸。这两名小朋友分别叫曾伟津和曾亮铭,其中曾伟津年仅3岁,曾亮铭6岁。

小朋友醒狮表演(3岁娃竟能打鼓舞醒狮)(2)

两娃在周珠仔师傅指导下舞狮

曾伟津爸爸告诉记者,小津从2岁时,曾杰伟便买了个小鼓给他打,并教他一些简单的动作,没想到孩子对醒狮非常感兴趣,每晚都吵着要他带到醒狮队看醒狮,在家也是看醒狮的视频,小小年纪打鼓的节奏感很强,醒狮也舞得有模有样。

周珠仔到达现场后开始指导小学员们练习醒狮技艺。小学员中两名年纪稍长的开始练习狮子采青这一传统环节。只见一头威风凛凛的黑色狮子从狮洞里出来,开始玩耍,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准备上山找吃的。上山过程中需要踏石过河、上山破阵、大战蟒蛇才能采到青。随后爬树过河,回到洞中。周珠仔说,他不单是传授醒狮技艺,而是用故事的形式更好地展示给观众。这对醒狮人的要求很高,他们要用动作表现出狮子的喜怒哀乐。两名学员学习醒狮的时间只有两年,但醒狮、打鼓样样行,参加番禺区的醒狮大赛拿过中学组的一等奖。“我觉得醒狮很酷很帅!”舞狮头的吴伟涛说,他很喜欢醒狮,有考虑将来专业从事醒狮。

小朋友醒狮表演(3岁娃竟能打鼓舞醒狮)(3)

桥山醒狮以武术为基

据周珠仔介绍,桥山醒狮舞的狮子是佛装狮的张飞狮(称为武打狮),动作大开大合、沉雄稳健,用武术的步形步法,腰桥马功架舞动,舞动宽阔,动作威猛,气势磅礴,鼓乐激昂,形神兼备,鼓点多用三七星鼓。这要求队员要有武术功底,因此周珠仔在传授醒狮技艺的同时传授武术。

今年11岁的曾梓轩从小便跟随周珠仔师傅习武、舞狮,年纪不大已在广州市的醒狮大赛中拿过冠军。他向记者展示了一段醒狮,负责舞狮头的他每一步都是马步,稳健又不失灵活度,把狮头舞得活灵活现。

“寒暑假我们会开醒狮非遗培训班,平时周末也会开班。”曾福海说,培训班都是免费向桥山村和周边村以及外来工家庭开放,有兴趣的小朋友都可以免费报名参加。桥山村有深厚的醒狮文化传统,村民都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醒狮,一方面能学习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强身健体。桥山醒狮队也通过培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狮队输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小朋友醒狮表演(3岁娃竟能打鼓舞醒狮)(4)

市龙狮传承基地落户桥山

据了解,桥山醒狮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由桥山村村民自发组织而成,主要是群众逢年过节自娱自乐的文娱活动。2001年为提高醒狮技艺,特邀新桥村周珠仔师傅担任狮队教练,从以往的自娱自乐,变成有系统的训练,管理更加规范和专业化。2008年起,醒狮队加入番禺武协,并于2019年加入广州市龙狮协会。近年来,桥山醒狮队在省市区醒狮大赛中崭露头角,屡获大奖。

小朋友醒狮表演(3岁娃竟能打鼓舞醒狮)(5)

依托醒狮这一优势,桥山村全力打造武术醒狮特色品牌村。8月21日,广州市龙狮传承基地在桥山村挂牌。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龙狮协会会长赵伟斌表示,广州市龙狮传承基地在桥山村挂牌后,广州龙狮协会将加大对桥山醒狮的培训、扶持力度,并将桥山村定为明年“千村醒狮大赛”比赛场地之一,为推动桥山村乡村文化振兴作贡献。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陈晓洁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肖桂来 通讯员 陈晓洁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崔素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