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

听闻老《三国》饰演锦马超的安亚平老师过世了,享年57岁。英年早逝,让我深感惋惜。

虽然老《三国》安亚平老师饰演的马超戏份不多,但是让我记忆深刻,我相信也让不少人记忆深刻。

安亚平老师不仅仅展示出了马超高强的武艺。更重要的是,安亚平老师饰演的马超形象非常贴合原著,演出了原著马超的英俊,马超的锦。

安亚平老师才是国服第一马超。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

今天我就专门写一篇对于马超武艺评析的文章。来怀念一下安亚平老师。


1、马超首秀,斩王方,捉李蒙

西凉兵到,两个引军迎去。西凉军马拦路摆开阵势。马腾、韩遂联辔而出,指李蒙、王方骂曰:“反国之贼!谁去擒之?”言未绝,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王方欺他年幼,跃马迎战。战不到数合,早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马超勒马便回。李蒙见王方刺死,一骑马从马超背后赶来。超只做不知。马腾在阵门下大叫:“背后有人追赶!”声犹未绝,只见马超已将李蒙擒在马上。原来马超明知李蒙追赶,却故意俄延;等他马近举枪刺来,超将身一闪,李蒙搠个空,两马相并,被马超轻舒猿臂,生擒过去。军士无主,望风奔逃。

马超一辈子最有名的战绩是渭桥六战。于是很多人以为马超在渭桥六战的时候是第一次出场。但实际上马超在原著中出场很早,早在原著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兴师操》里马超就完成了他的首秀。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2)

当时作者形容马超为少年将军,明确说他17岁,可以说相当年轻,不愧少年将军。同时作者不吝笔墨的对马超的形象进行描写: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可以说马超不仅年轻还很英俊。明明可以靠脸吃饭,马超却用实力走天下。

马超首秀如何呢?数回合杀死王方。直到李蒙追赶他,却假装不知,等李蒙来刺他,他一闪导致李蒙刺空,马超轻舒猿臂活捉了李蒙。不得不说马超对方寸拿捏之准。

马超首秀,杀一将、擒一将。可以说相当完美。虽然王方李蒙不是什么厉害角色,但是马超能轻松搞定两人,也证明了马超武艺高超。

另外,让我在意的是,作者对于马超不是采用万夫不当之勇,而是用英勇无敌。要知道万夫不当之勇,作者全书用的很多,甚至有些泛滥,导致这个写绘含金量降低。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3)

但是英勇无敌这个写绘,作者用的非常谨慎。全书只用过四次。只有四个人被形容过。第一个是吕布、第二个是马超、第三个是赵云、第四个是王双。

所以,可以看出马超在作者笔下评价相当高,武艺也相当高。

嘉靖版《三国》里,罗贯中还为马超写了一首诗(通行版被删除了):

威震西凉立大功,渭桥六战最英雄。

钢枪举处王方死,手到之时丧李蒙。


2、败于禁、退张郃、杀李通

超咬牙切齿,大骂:“躁贼!歉君罔上,罪不容诛!害我父弟,不共戴天之仇!吾当活捉生啖汝肉!”说罢,挺枪直杀过来。曹躁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马超第二次出场,就到了原著第58回,也是马超的成名之战,跨度确实挺长挺久的。此时是公元210年,马超上次出场还是公元193年。已经过去17年了,马超已经由17岁的少年将军,变成了34岁的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4)

可能是作者觉得有些久,怕大家忘了马超长什么样,于是又介绍一次马超: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马超还是一如既往的帅气。

时隔十多年,马超再一次展示自己高超的武艺。

如果说之前的王方李蒙是不知他们实力深浅的炮灰,无法直到马超武艺多强。那这一次,马超单挑的可都是赫赫有名的名将。

先是八九回合打败于禁,这个很正常。于禁虽然是五子良将,但我们都知道于禁是五子良将武艺最差的。马超八九回合打败于禁属于正常发挥。

最让人惊讶的是二十回合败张郃。虽然张郃武艺不如五虎将,同时也被四位五虎将成员虐过。但是马超二十回合就打败张郃,可以说是五虎上将对战五子良将最好的战绩了。相比较于马超三十回合,张飞三五十回合,黄忠二十多回合平手张郃。马超就从明面回合数上来说是不是战绩最好的?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5)

之后杀死一个李通。可能有人不知道李通是谁,李通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算是一个龙套,没出场过几次,相当于给马超刷经验的。但是李通却不是个虚构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还挺猛的,感兴趣的可以稍微去了解一下。

马超一次性单挑三人,败两人,杀一人。三战全胜。而且于禁、张郃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武艺都是不错的角色。马超仍然取得了完美的胜利。可以说马超武艺是真高。


3、四五十回合杀的曹洪刀法散乱

超纵马赶来,山坡边转过一将,大叫:“勿伤吾主!曹洪在此!”轮刀纵马,拦住马超。躁得命走脱。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

后面曹操进行了那段有名的割须弃袍的操作,终于还是被马超追上。眼看着就要完蛋的时候,曹洪冲了出来。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6)

曹洪和马超大战四五十回合之后刀法散乱、气力不加。

可能有人会觉得曹洪比张郃强,毕竟张郃二十回合就被马超打败了,而曹洪扛了死五十回合。

其实曹洪武艺不见得比张郃高。之所以能抗那么久,是因为曹洪拼命了。曹洪拼命和马超打,为曹操争取时间。

再有马超前面经历了八九回合败于禁、二十回合退张郃、数回合杀李通、又追了曹操好一阵子。马超岂能没有体力消耗?所以,此时曹洪战的是体损的马超。

拼命的曹洪战体损的马超,四五十回合被打的刀法散乱、气力不加。足见马超武艺不是一般的强。累了别人还打不过他。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7)

值得注意点是,有的时候一方战不过对方要么是枪法或者刀法散乱,要么是气力不加。一个是招式上的不行,一个是力气上的不行。结果曹洪被打的招式和力气上都不撑了,这也是全书唯一一例。可以说马超打的曹洪相当狼狈。


4、马超VS许褚,二百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超挺枪纵马,立于阵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门旗下回顾众将曰:“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

马超人生经典的一战就是和许褚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战。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8)

这场战役要是分析起来,又要好几千字。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展开细讲。我之前也专门写过这场战役的文章。

其实从作者的本意来看,两人是不分胜负的。可能作者压根没想到也没想让他们分出胜负。

那既然很多人想要分出胜负,那不妨多想一下,其实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出马超略强于许褚的。

不少人会对三国武将进行武艺排行,马超和许褚都是能进前十的人物,只是没见过几个人把许褚排在马超前面。就连最经典的三国二十四名将,马超也是排在许褚前面的。这本身就说明了许褚和马超在大家心目中谁强。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9)

书中怎么看出来呢?前一百回合没分出胜负。后一百回合也没分出胜负。分出胜负是最后三十回合。

许褚拖去衣甲,其实就是为了玩命,放弃防御拼命。

反观马超呢,马超气定神闲,也没有去脱衣服减轻重量,也没有看出有玩命的迹象。

这样也就高下立判了。

打到最后,曹操直接担心许褚有什么闪失,让夏侯渊、曹洪冲杀过去。曹老板虽然不怎么会武功,但是不代表没有眼力。可能他都看出来许褚处于下风,并且马超给许褚肉眼可见的压力。

所以,虽然最后两人平手,但是从字里行间还是感觉马超略胜一筹。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0)

在这场单挑之前曹操曾这样评价过马超:

超分庞德为左翼,马岱为右翼,韩遂押中军。超挺枪纵马,立于阵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门旗下回顾众将曰:“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

曹操说马超不减吕布当年之勇。要知道当年关羽、张飞、赵云都健在,曹操也见识过他们的能耐。而曹操评价马超不和他们比,而是直接跨过他们和天下第一吕布去比。看来“前表吕布后表马超”所言非虚。看来马超真的可以和吕布去比。


5、步战用剑一队五,砍死马玩,剁倒梁兴。

超纵步出帐外,五将围绕混杀。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

马超不仅有出色的马战战绩,也有相当出色的步战战绩。

马超和韩遂反目,马超和韩遂以及他手下火并,韩遂手下杨秋、侯选、李堪、马玩、梁兴,五人围着马超混战,马超面对四面八方都有的敌人,最后成功扳回战局。不仅自己一点伤都没有受,反而五人之中砍死两个。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1)

虽然这五人并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奈何人家人多,还是从不同方位攻击马超,结果马超不仅毫发无损,还成功破局。这也能看出马超步战水平也相当了得。同时呢,马超的剑法也相当厉害。

对了,传说有一本剑谱叫《出手法》就是马超所写。既然能写出一本剑谱流传后世,说明马超本人的剑法也非常厉害的。

到这里马超的马战步战,枪法、剑法都展示了一遍,都非常出色。可以说马超综合能力超强,并且没有任何短板,都是顶尖级水平。

同时呢马超的的箭法也非常了得。

马超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船中数十人皆被射倒。

作者明说了马超箭不虚发,数十人都被射倒了。也说明了马超的箭法也不错。可能算不上最好,但是名列前茅一点问题也没有。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2)


6、马超挑灯夜战张飞,二百三十回合平手。

两马齐出,二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玄德观之,叹曰:“真虎将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两将各回。张飞回到阵中,略歇马片时,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出阵前搦马超厮杀。超又出,两个再战。玄德恐张飞有失,自披挂下关,直至阵前;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二将分开,各回本阵。

两军呐喊,点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两将又向阵前鏖战。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张飞大叫曰:“走那里去!”原来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赚张飞赶来,暗掣铜锤在手,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将来。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铜锤打来时,张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超却闪过。二将各自回阵。

马超另一场有名的单挑就是和马超的那场战斗,两人从白天打到晚上,马超用铜锤砸张飞,张飞用箭射马超,最后依然没分出胜负。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3)

不少人想让我分析马超和张飞的这场单挑,我一直没有去写。因为在我的感觉中,张飞和马超就是半斤八两,分必出胜负,两人实力差不多的。

有人可能说马超年龄比张飞小,所以张飞更强。按照退测,这场单挑发生在公元214年,马超38岁,已经是巅峰的尾巴。张飞大约是167年出生,也就比马超大9岁,大不了多少,说两人体能差距很大也不现实。

此时马超是巅峰的尾巴,张飞是壮年。马超占据的年龄优势很小。

而且在原著中刘备先把马超在太阳底下暴晒了一上午。

次日天明,关下鼓声大震,马超兵到。玄德在关上看时,门旗影里,马超纵骑持枪而出;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玄德叹曰:“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张飞便要下关。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关下马超单搦张飞出马,关上张飞恨不得平吞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当住。看看午后,玄德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遂选五百骑,跟着张飞,冲下关来。

马超是天明来的,刘备直接把马超晒到午后而且马超很可能也没吃午饭。而张飞一直在城楼上,乘凉,甚至都有可能吃过午饭。这么久的时间,作者也明说了马超阵上人马皆倦。用了“皆”也说明这些人之中包括马超。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4)

也就是说和张飞打的时候马超军的士气、状态等方面可能已经不是最好。

那这样马超的年龄优势可以和张飞扯平了。作者是尽量设置两人就是在平等状态交手。

所以我个人感觉就算马超和张飞有差距,两人差距也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同时呢,不存在张飞放水和马超打。大家觉得张飞的性格,是那种打架不要命的,怎么可能会放水?还有个证据:

关下马超单搦张飞出马,关上张飞恨不得平吞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当住。

这里张飞的心态和反应像是会和马超放水打的吗?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5)

最后挑灯夜战,马超先用铜锤,有人认为马超不如张飞。但其实马超并不是因为打不过张飞才用铜锤的。前面打了几百回合都没分出胜负,要是马超打不过张飞早就分出胜负了。正式因为马超知道如果不采取非常规手段,在打下去依然不能把张飞怎样。所以才用计。

张飞本人也没有反对马超用计,马超铜锤被张飞躲过,张飞的箭也被马超躲过,两人还是平手。

马超敏捷度高这个我们都知道,张飞的敏捷度也很高。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6)

所以,个人感觉,这场单挑真的是完完全全的平手。


此战之后,马超归降刘备,自此以后,马超就再也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表现了。直到47岁郁郁而终。


综上,马超马战、步战、枪法、剑法、暗器铜锤皆精。可以说武艺绝顶并且无任何短板。是一个综合能力顶尖的三国顶级高手。

纵观马超一生的单挑,马超擅长打硬仗。通过对许褚战张飞就可以看出来。同时呢,马超一辈子单挑未尝一败。三国五虎上将也是实至名归的。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7)

在我心中,马超在我三国武将排名榜中,是排在第二的,仅次于吕布的。


再一次深深的怀念安亚平老师。他演出了我心中的神威天降军,他演出了我心中的锦马超。比起那个新三国野人版马超强上上百倍上千倍。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怎么成名的(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锦马超武艺评析)(18)

安亚平老师,现实中也是会武术的,曾是双钩冠军,难怪在《老三国》里的打戏和其他人与众不同。同时呢,安亚平老师还会骑马,我们也能多次在《老三国》里看出安亚平老师多次展现令人惊叹的马术。

最后,以一首诗结束全文:

狮盔兽带锦少年,铁骑飞渡渭水间。

寒枪霹雳千军殄,铜锤猛打百雄歼。

渭桥战虎血飞溅,葭萌关下声震天。

横枪立马蜀关闲,孟起声价赛奉先。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