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计巧妙揭穿绿茶婊(原来那个挨千刀)

用心计巧妙揭穿绿茶婊(原来那个挨千刀)(1)

用心计巧妙揭穿绿茶婊(原来那个挨千刀)(2)

用心计巧妙揭穿绿茶婊(原来那个挨千刀)(3)

要论哪里人最懂吃,潮汕人认第二的话,想必没人敢认第一。想想近一年开一家火一家的潮汕牛肉火锅就能知道了。牛肉火锅、鱼饭、打冷这些大家应该还算比较熟知,但“波路豆齿蛇鳗”大家听过吗?

这个名字就算你到了汕头也没人知道,因为它只是一个学名,在潮汕当地应该叫“杜龙、土龙或蛇鳗”,力大,性凶,甚至会咬人。

很多老一辈潮汕人对它的喜爱更是近乎迷恋(据说大补,尤其男同胞),他们会把杜龙就当做探亲好礼,比“脑白金”还体面,那些名贵的“鲍参翅肚”什么的,都不及它分毫。

漆黑粗壮的杜龙充满了狂暴,完全没有蛇的阴柔。

杜龙虽味正,却周身是刺,且生长无序。鲥鱼、刀鱼大家都吃过,与杜龙比“刺”都要退让其三舍。并且杜龙的刺锋利得很,用手抚触时若不留心,还得被扎见血,普通潮汕人家根本无法应对。

旧时潮汕渔民若捕捞到杜龙,便将其丢至锅中一顿烂炖,直到肉骨炖化,只喝那一口汤。哎,想想如此美味只做汤料,有点暴殄天物,直到“杜龙刀法”的出现……

用心计巧妙揭穿绿茶婊(原来那个挨千刀)(4)

只见师傅站于砧板前,打开左掌中指直取海鲜池中一条杜龙腹部,右手扬刀,说时迟那时快,手起刀落,咄、咄两下子。头一刀杜龙身头分家,第二剁下,不偏不倚正中杜龙“丹田”,放回桶里。未等人回过神来,又将通过放血、去除黏液的杜龙再次放上砧板。唰唰两下,刀光闪烁,瞬见肉骨分离,腰骨连尾剁段摆盘。

收砧擦净,杜龙肉在砧板上平行摊开,用纵横交错的刀法(类鱿鱼卷筒刀花),快速频密地往肉面上细切下去,只听见细骨断裂的声音,片刻间,一件件黄油油杜龙肉摆盘上桌。(TIPS:肉呈黃色为野生,白色为养殖)

用心计巧妙揭穿绿茶婊(原来那个挨千刀)(5)

下刀迅速,刀刀到皮,密度较紧,皮不能断,小编真心佩服师傅的刀功。细小的骨刺通过细密的刀切,把骨刺融到鱼肉里面,同时还不破坏鱼皮的口感。食客咀嚼时感觉不到小刺的存在,同时也利于杜龙肉快熟,完全颠覆了之前对杜龙的看法。

桌上火锅汤水见沸,锅里的咸菜、酸梅跳跃,似不自觉为味蕾蓄势。轻夹一片杜龙肉,入锅汆烫片刻,师傅精妙刀工毕现。有序卷起的肉片活像一朵雪白小花,又像刚出锅的天妇罗和鱿鱼花。起锅沾上特制的酸梅酱,送进口中。

“烫”杜龙小技巧

01| 肉

先烫5秒起来,再烫5秒。

02| 皮

时间短皮是脆的,时间长是胶胶的。

刚入口,小编还是担心肉里有刺的,不敢像当地人一样,一口一片豪爽送入口中。怯怯地用门牙咬了一点,没有“探”到明显的刺和腥味,但能感到杜龙肉自己独有的那种韧劲,口感爽中带脆,虽然多咬几口会有一点肥腻感觉,但不似鳗鱼的那种滑嫩柔软,味道极为鲜甜。

杜龙“皮”的那种胶感,感觉都能嚼出油来,边上的“裙边”咬上去会咔嚓咔嚓作响。开口闭口间,肉和皮就像每年才能见面一次的牛郎和织女一样,缠绵的纠缠在一起,怎么都不想让牙齿把他们分开。

用心计巧妙揭穿绿茶婊(原来那个挨千刀)(6)

真没想到这种本应该没办法吃的美食,神奇的汕头人却用更加神奇的刀工,让它可以成为美味的美食。另外,特别要赞一下店家特调的梅汁蘸酱,彻底化解了纯吃肉的腻味,点睛之笔啊!烫完杜龙后的那口汤千万最后要喝上几口,鲜美得无话可说,一级棒。

有人会问,鱼刺去哪儿了?

说实话,肉里被切断的小刺,还是会产生一点涩口感,离完美尚欠一线。但能让杜龙从汤料一跃而成主料,这点遗憾之美也就可以忽略了。

用心计巧妙揭穿绿茶婊(原来那个挨千刀)(7)

--- END ---

敬请期待下一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