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

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1)

人们对生物体特别是自我身体的认识,是随着时代发展一步步推进的。

从肌肉、骨骼、血管、毛细血管,到细胞壁、细胞核、基因……

人们越观察,越感到生物体的复杂与奇妙。

比如,著名的人体黄金分割:人体经脐部,下、上部量高之比,小腿与大腿长度之比,前臂与上臂之比,以及双肩与肚脐所组成的三角形等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即1:0.618的近似值。

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2)

而黄金分割,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也是形式美的重要来源。

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3)

再比如,大脑大约有一万亿个脑细胞,其中一千亿个具有记忆和存储功能。

而每个有记忆和存储功能的细胞,相当于一个有40G硬盘容量的计算机。

每个人随身带着一千亿个计算机!

这样复杂而神奇的系统,真的是进化来的,而不是有人经过精密计算后设计好的吗?

或者是,人在某个时间段,人类身体突然发生了变化?

这就涉及到进化论与各派学说的争论。

达尔文,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科学家之一;进化论,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科学理论之一。

但是,很多人对进化论的认识,并不是在生物层面,而是社会生活层面。

实际上,进化论,更确的说应该是演化论,是一门严肃的科学。

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作品《盲眼钟表匠》,就逐一批驳了各派观点。

他认为,复杂生命的出现和演化,并不是因为上帝这位有目的的“钟表匠”,而是由“自然选择”这位无目的“盲眼钟表匠”所推动的。

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4)

他首先反对的就是“设计论证”说。

注意,这是科学家们的探讨,需要各种论据的支撑,而不能像哲学家一样,只要给出一个“上帝设计”的模糊结论就可以。

“设计论证”说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认为复杂生物的形成是“单步骤选择”。

简单说,就跟我们现在夸耀一辆好车似的,属于“一次锻压成型”。

但是,根据计算,单步骤选择的效率极低。

如果要完全凭运气创造出一个复杂生物,耗费的时间要比宇宙的寿命还长。

也就是说的如果生物体可以“一次锻压成型”,那么准备“生产线”的时间,可能超过了宇宙的寿命,显然不太可能。

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5)

为此,道金斯还举了个例子:

如果有100万只猴子,每只猴子一分钟打100个字,所有猴子24小时不间断工作,打出莎翁名句“to be or not to be”所需要的时间,相当于宇宙年龄的500万倍。

按照道金斯的观点,自然选择的机制是“累积选择”,生物的每一次变化,都会成为未来的基础。

累积选择的效率是非常高的,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演化出一个有秩序的复杂事物。

作者就在电脑里设计了一个采用“累积选择”的程序,平均仅花费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敲出一句由28个字母组成的句子,效率比“单步骤选择”高出了许多倍。

其次,反驳了拉马克的“用尽废退”说。

这个学说流传甚广。

比如,我们最经常讲的长颈鹿的故事:以前,长颈鹿是没有这么长脖子的,后来因为经常吃树上的叶子,那些脖子短,吃不到的叶子的鹿被淘汰了,留下来的就是长颈鹿。

这个段子流传甚广,常常被用来作为进化论的注解。

实际上,这不是达尔文的理论,而是拉马克的,这个故事,简单讲就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6)

用进废退,就是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就会发展进步,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

获得性遗传,就是生物个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产生适应性变化,并且遗传给后代的现象。

前面长颈鹿的例子,鹿伸长脖子吃树叶,伸着伸着变长了,叫用进废退;下一代的脖子依然长,依然能吃树叶,就是“获得性遗传”。

但是,这个理论,看上去很美好,但并不能解释复杂的生物器官如何而来。

比如,视网膜上的细胞,能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光的强弱。它们受到的光线照射、使用的次数都一样多,为什么功能却不一样呢?发生变化的机制是什么?

“用进废退”理论太简单粗糙了,根本解释不了这个问题。

再次,还反驳了生物“剧变论”。

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7)

很多人对生物的“剧变”津津乐道。

比如,著名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还有人认为人类产生意识,也可能是突然间发生的,原因是外界的影响,比如地球南北磁极的倒转。

而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个缓慢的渐变过程。

有人举出了化石证据中的“跳跃”现象,而道金斯对此并不认同。

他认为,生物演化中,有可能产生剧变,但这些剧变会对生物体有害。

对于某个物种来说,上一代能活下来,说明其身体构造没有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微小变化是有好处的,而大变化,可能给他带来致命损害。

而且,化石证据不是很确定性的证据,存在着“迁徙事件”。

如果只在一个地方挖掘化石,很难观察到进化过程,因为有可能是在别的地方完成的。

化石记录中的“跳跃”,实际上是新物种回到了原来的栖息地,表面上看起来就好像是化石记录中出现了“剧变”。

达尔文为什么研究进化论(在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看来)(8)

我记得看过另外一篇文章,观点是恐龙有可能比我们现在在科普读物、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可爱的多。

为什么呢?

因为谁都没有见过恐龙的样子,都是通过骨骼复原的。

而骨骼,与生物的实际差别很大。

骨骼通常都给人以狰狞的感觉,而加上血肉之躯就不会。

比如,人们一般都会害怕骷髅。

狗狗也是这样。

如果谁都没见过狗狗的样子,根据骨骼复原,估计跟恐龙也差不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