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月亮表达了不同情感的诗句(廖世美烛影摇红堪称绝妙)

前言

廖世美,不知何许人也。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

《全宋词》中录有他的两首词,其中《烛影摇红》这个词牌是周邦彦所创,可以判断他晚于周邦彦。

一般认为他是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诗人,和昨天文章里的蒋元龙一样,生平事迹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现存词两首(一说三首),均见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烛影摇红 ·题安陆浮云楼》 。

一、安陆浮云楼

安陆隶属于今天湖北省的孝感市,读这首词一定要知道浮云楼的来历。

据说浮云楼大约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因建在浮云寺,又名浮云寺楼, 位置在安陆城西北角的最高处。俯瞰奔腾不息的涢水,是当地的地标建筑。

人称"赵倚楼"的唐朝诗人赵嘏约在太和年间登上浮云楼,有题诗《登安陆西楼》:

楼上华筵日日开,眼前人事只堪哀。征车自入红尘去,远水长穿绿树来。

云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尽别离杯。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

另一位大诗人杜牧任黄州(今黄冈)刺史时,于会昌四年游安陆,也题有《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郎中》一诗 :

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北宋时,安陆第五陆续出了4个状元:宋太宗时的王世则,宋仁宗天圣二年宋祁、宋郊兄弟(据说本应弟弟为状元,太后改成了哥哥)同榜及第,宋仁宗皇祐五年,郑獬状元及第。于是在仁宗嘉佑年间兴建四状元里,把已经荒废的浮云楼整修一新。 宋祁还题有《次韵和安陆王工部郡圃早春》:

郧波翻縠抱城流,梦比春风第一州。槁质枉陪温树密,胜襟还负岘亭游。

风英百种纷如绣,溪羽千声巧命俦。遥识使臣兴感地,浮云长映最高楼。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游览过浮云楼后,还次韵写成七律一首《浮云楼和赵嘏》:

万里聊供远眼开,檐前不尽水声哀。朝云尚拂阳台去,羽猎曾围梦泽来。

解带欲留长日坐,倾壶难饮故人杯。邅穷万里飘萍内,到此登临更几回。

在这以后比较有名的,就是廖世美这首《烛影摇红 ·题安陆浮云楼》了 。

借月亮表达了不同情感的诗句(廖世美烛影摇红堪称绝妙)(1)

二、廖世美《烛影摇红 ·题安陆浮云楼》简析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1、上阕

前两句写景: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陶渊明《停云》诗有“霭霭停云蒙蒙时雨 ”之句,可见词人登临当时春雨迷蒙。楼下有汉江支流涢[yún]水奔流而下,画、森、耸、凌几个字可见浮云楼之壮美。

第3、4句说的是杜牧, 唐代中书省被称作紫薇省,中书省任官者可称薇郎,杜牧曾任中书舍人。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说的是杜牧当年登览此处,写下的《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郎中》一诗堪称绝妙。

上阕后面写到: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这几句词意从杜牧《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郎中》下半首化用而来: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2、下阙

下阙化用前人的作品更多,前两句“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继续化用杜牧的颔联“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前一句出自杜牧《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 。后一句出自于谢朓《郡内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云:“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一句化用了三个诗人的作品。

数峰江上,出自于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芳草天涯,出自苏轼《蝶恋花》云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参差烟树,化用了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云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

借月亮表达了不同情感的诗句(廖世美烛影摇红堪称绝妙)(2)

三、关于化用

诗人化用前人作品是常见的手段,而宋词化用或者隐括前人成语成句者更为多见。 张炎在《词源》中说周邦彦就“善于融化诗句”,“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例如周邦彦的这首《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一首词隐括了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石城乐》 几首诗。读完以后彷佛见到了很多老朋友,用典、化用的高明处,在于让读者不需要知道出处的情况下还能读懂和理解作品。

廖世美《烛影摇红 ·题安陆浮云楼》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周邦彦的影响。

借月亮表达了不同情感的诗句(廖世美烛影摇红堪称绝妙)(3)

四、廖世美的另一首词《好事近 夕景》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楼上谁家红袖,靠阑干无力。

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

落日水熔金,读到这句估计都眼前一亮,这不是李清照《永遇乐》词中的"落日熔金"吗?不过很能判断他和李清照谁先谁后 。

第五句的“鸳鸯相对浴红衣”也是老熟人。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瑛姑喜欢吟咏的《九张机》,其中有一段: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这首《九张机》的作者被标注为“唐末宋初·无名氏”,估计也是廖世美的化用。

这首言情之词需要注意的是,词中写了两个人物,上阕写凭栏女子,下阙写分隔两地的舟中弄笛之人。 这是诗人写相思诗词的惯用手法,例如柳永的《八声甘州》: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借月亮表达了不同情感的诗句(廖世美烛影摇红堪称绝妙)(4)

​结束语

况周颐《蕙风词话》评廖世美这首《烛影摇红》时,说张先和秦观未必能到:

(塞鸿句)神来之笔,即已佳矣.....(催促至舟横野渡)语淡而情深,令子野、太虚辈为之,容或未必能到。此等词一再吟诵,辄沁人心脾,毕生不能忘。《花菴绝妙词选》中,真能不愧‘绝妙’二字,如世美之作,殊不多见。”

《花菴绝妙词选》的作者是南宋时的黄升,廖世美应该感谢这位黄升,如果不是他的话,估计廖世美这个人连一丝痕迹都留不下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如果不是郭茂倩的话,估计也不为后人所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贵人,你或许认识,或许根本就没有见过。

结束时,用其韵,也填一首《烛影摇红·安陆浮云楼》为作业 :

临远登高,骚人俊赏夸能赋。浮云遥对尽离杯,楼阁临江渚。芳草参差烟树。倚朱阑、数峰无语。烟迷柳暗,人静春空,一川愁絮。

重到须惊,潮平目断思荆楚。郧城一带小南湖,题壁今何处。惆怅斜阳日暮。漫吟来、无人野渡。一襟感慨,满眼沧桑,当时风雨。

郧城,《水经注·涢水》载:“辽水又西南流,至安陆县故城西,故郧城也。” 清道光年间长江决堤,安陆古郧城被淹没,不知道在小南海湖下是不是还能找到浮云楼的一点遗迹。

@老街味道

古代有鸿雁传书的典故 鸿雁真能为诗人传达思乡之情吗?

何谓野狐禅?苏轼两次骂王安石为野狐精是什么意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