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马岛战争简单回顾(英阿对决.马岛战争四十周年)

兵法云“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任何一场战争的胜负走向,往往在战前的决策就开始了。战前,阿国防部长认为,英国全面出兵“根本不可能”,“马岛距英国7000多海里,在马岛附近也沒有基地可用,英国军队仅靠漫长的海上补给线能支持一场大规模的现代战争吗?”基于此判断,阿根廷甚至连一个针对英国军事反应的应急计划都没有制订,其盲目乐观太过了。

英阿马岛战争简单回顾(英阿对决.马岛战争四十周年)(1)

不幸的是,阿根迋人全错了。4月2曰,英国在获悉马岛被阿根廷攻占的情报后,立即宣布与阿断交,成立“战时内阁;”次日英国国会即以全票通过武力收复马岛的决议,任命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为特混舰队司令,72小时内完成编队集结、进入临战训练。

英阿马岛战争简单回顾(英阿对决.马岛战争四十周年)(2)

加尔铁里和他的国防部长都失算了,加尔铁里不得不承认“做梦都没有想到英国会为了一个荒芜的岛屿派遣如此庞大的特遣舰队,万里迢迢到南大西洋来。”

加里铁里自恃自己是美国在拉美地区的盟友,在对待美国开战后的态度上,以为“美国将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行事”,甚至还天真地将美国视为“赢得这场战争最有分量的筹码,”幻想“只要美国从中调停,根据美国和我们以及与英国的关系,很可能达成既使我们保有马岛主权、又使英国能体面下台的解决冲突的力法,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可加尔又一次失算了,恰恰是美国第一个撕下调停的面纱,对阿实施经济制裁,并同时给予英国提供了中转基地和情报数据,并向英军提供导弹、弹药、燃料等作战物资。当战时英阿双方厮杀正酣时,美防长温伯格甚至于愿把美军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提供给英军使用。山姆大叔帮助约翰牛打败了阿根迋。这种严酷的事实,是乐观的阿方高层远远沒有想到的。

英阿马岛战争简单回顾(英阿对决.马岛战争四十周年)(3)

战略制定的失误是致命的,从4月5日英军特混舰队出发,到4月28日英国海军对马岛周边海域完成封锁,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沉浸在喜悦中的阿根廷人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毫无警觉和防备,未对这场战争做好物资、武器装备及弹药的充分准备。

第一,明知自己没有独立的国防工业,阿军在战前却未储备足够的武备(主要是指先进的导弹等阿国不能生产的大型武器),等到战端一开,美国、欧共体和英联邦国家均对阿实行严厉制裁时,阿的武器来源彻底断绝,作战消耗得不到补充,以致后继乏力,阿军持续作战无能为力。

英阿马岛战争简单回顾(英阿对决.马岛战争四十周年)(4)

在后来的战场上,阿根迋人用进口的仅有几枚“飞鱼”导弹接连击沉英舰,但导弹用光后,武器禁运却使阿军连一枚“飞鱼”导弹也得不到,阿空军的攻势无奈不得不停顿下来。

第二,阿军的大部分空军基地到马岛的距离都超过了500千米,倘若战前设法扩建马岛上的斯坦利机场,阿空军的战斗机“幻影”和“天鹰”就可以从马岛起飞,摆脱作战半径的限制。但阿却基于对手不会大举出兵的误判,无需进行扩建。结果,以本土机场的空军,到达马岛空域后仅有几分钟滞空时间,战机性能发挥受限。

英阿马岛战争简单回顾(英阿对决.马岛战争四十周年)(5)

第三,驻守马岛的阿军战备水平太差。驻岛部队由各地部队抽调而来,不少来自阿根廷北部亚热带地区的阿军士兵,不习惯在马岛高纬度严寒气候下作战。驻岛守军中服役不满4个月的新兵占总兵力的60%,缺乏严格的战前训练,岛上的野战工事也一不完善。严重的问题是,在如何抗击英军登陆的问题上,马岛守军并沒有一份完整的作战方案。

英阿马岛战争简单回顾(英阿对决.马岛战争四十周年)(6)

请续看下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