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高俅童贯结局(大宋隐相梁师成)

“今日之事,蔡京祸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宣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大宋太学生陈东

这是北宋六贼的说法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很遗憾并不是出自官方文件,而是出自一个无官无品的的太学生!拜著名畅销书作家施耐庵先生的妙笔生花,《水浒传》一书在中国可谓是无所无知无人不晓,高俅,蔡京,童贯等大宋朝廷的一帮奸臣贼子也是刻画的深入人心

但是您知道吗?六贼的带头大哥并不是蔡京蔡丞相,也不是童贯童枢密,高俅高太尉都不够上升到国贼的级别,可见六贼有多可恶!真正的元凶巨恶不是宰相,也不是枢密使,而是一个死太监——梁师成!

梁师成,号称大宋隐相!

北宋高俅童贯结局(大宋隐相梁师成)(1)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首先,梁师成控制了整个大宋官场,这是怎么搞的呢?说来很简单,梁师成只是让他庞大的班底人员每天多临几张字帖而已,这些对书画艺术有着深厚造诣独特理解的名人们,对该字帖深入体会集体求证,直到精益求精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知识点来了:字帖是赵佶的御笔。

宋朝在根本点上乱了,皇帝的圣旨御笔居然被造假,想一想有多少的政令成了梁师成的个人意志,他几乎不需要犯罪同伙,就拥有了和国家平起平坐的权力。梁师成一来有心,二来好运气,恰好撞中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裂缝,各大衙门连自身都难保了,连蔡京都不敢招惹,谁会突然神经发炎,抓着张圣旨跑去问皇帝——陛下,这张是您亲手写的吗?是嫌命长了吧。

北宋高俅童贯结局(大宋隐相梁师成)(2)

梁大太监手里握着御笔,随时颁布国家最高指令,有这一条在手,他简直是宙斯手里有了闪电,指哪儿劈哪儿,所向无敌。他劈得最多的,是人事任免。谁升官、谁罢免,这也恰恰是官员们的命根子。谁不想升官呢,那么就去求梁大太监。

梁师成手里牢牢地抓住了全体官员的命根子……嗯,我承认,这的确是有些恶趣味了,但就是这么回事,历史总在反复开一个玩笑,几乎在每一个封建朝代的末期,全体官员的命根子,都被一些没有命根子的阴阳人(比如魏忠贤、赵高)牢牢地抓着。于是乎,梁师成控制了官场

久而久之,梁大公公的光辉事迹几乎风传全国,所有人都在说宫里有个梁太监,他比宰执还好使。于是,梁师成有了个头衔——“隐相”。他终于成功了,大宋幕后的第一黑手,于无形中翻云覆雨,颠倒天地。做到了这一步,连蔡京这位堂堂的大宋帝国的正牌宰相都主动示好梁师成,至于另一个武装大太监童贯更是极尽谄媚之事,隐相大人终于实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尊地位。

北宋高俅童贯结局(大宋隐相梁师成)(3)

另外透露个小知识点,梁师成自称是大文豪苏轼的私生子。梁公公对苏家的感情可是很深的,比如天下毁禁苏轼文章著作风头最劲时,没人敢说句公道话。梁师成站了出来,公然跪在赵佶面前喊冤——“先臣何罪?”

先臣,是儿子对父亲的尊称!(苏轼表示很无语也很无奈)

北宋高俅童贯结局(大宋隐相梁师成)(4)

由于他的努力,苏轼的禁条松动了些,开始露面了。苏轼之后,苏家的生活很艰难,他的儿子苏过在京城时,梁师成对宫廷内库的官员说,苏学士支钱在一万贯以下任其意,不必上报!亲兄弟之间也做不到这点吧?

梁师成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他肯定是凶残的,因为他是这个时代里首屈一指当仁不让的第一太监,威慑天下,翻手云雨。可是他又有着足够的人情味,做出让正派人士心有戚戚焉的事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