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见义勇为征文 见义勇为征文见义勇为

枞阳县见义勇为征文 见义勇为征文见义勇为(1)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自9月27日起,发起由广州市委政法委、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主办的,纪念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30周年征文活动中,共收到社会来稿近千篇。此次刊登的是获得本次征文活动二等奖的作品之一。

见义勇为,羊城闪亮的城市名片

◎黄阔登

就其见义勇为本身来说,它并非属于法律强制规定的范畴,而是源于一种古老的道德律令,源于人们内心的良知,属个人自觉行为。

见义勇为者,也许并不知晓《论语》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或许更未听闻《圣经》之说:“在你的邻人流血时,你必不得袖手旁观。”但他们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瞬时无限放大心底的一念之善。此一念之善,兴许微弱如风中之烛,却珍贵如沧海鲛泪。一位大文豪曾写道:“一个社会最可怕的莫过于正义的泯灭,一个人最可悲的莫过于良心的沦亡。”正是无数的一念之善,积成大德,得以成就文明之邦、和谐社会,让世间的正义、良心永不泯默。

于羊城而言,见义勇为者的涌现,绝非一种偶然现象,美德蓄养丰盈的背后,必有深厚根基——由历史和现实铺垫的土壤。

“羊城”,名从何出?传说很久以前,有五人从五只羊那里得到了仁义礼智信五种智慧,从而创建了羊城。

传说归传说,但传说系民心、蕴民风。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羊城大地上,前辈先贤的传统文化精髓,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向善崇义的民俗民风,正是“义星”“勇星”生长的历史土壤。

羊城天空中,“义星”“勇星”层出不穷,繁星点点,撷光几束。

有句说得好:“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从来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身边——他们曾和你我一般平凡。

2012年6月3日上午,广州中山街道怡东苑小区,因家长短暂外出,3岁女童琪琪被反锁在家里。后来,孩子爬上阳台时不慎失足,悬挂于4楼阳台,花架正好卡住她的脖子。

孩子口吐白沫,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急!幸运的是,据小区视频显示,有一名黄衣男子11点36分冲入小区救人。

11时38分,黄衣男子从四楼一住户家防盗窗爬出,沿着窗户徒手靠近琪琪悬挂的地方。窗户的站立空间极有限,他挪动的每一步,皆令观者惊心。

几番调整姿势后,黄衣男子双手抓住了四楼花架,试图将琪琪推到楼上阳台上,他自己则毫无防护措施。

11时45分,众人合力救下琪琪。黄衣男子从防盗窗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来,很快便消失于人群中。

一些路过的摄影爱好者,正巧拍下了“托举哥”救人场景,并传到网上。

视频曝光后,羊城全城寻找“黄衣男”“托举哥”,并成功找到,他就是湖北省孝感市人周冲。当时,在羊城务工的他,目睹险情,迎难而上。

“托举哥”的事迹,全国闻名,在荆楚大地上,反响分外热烈。我多年来,一直在湖北驻军工作,心中亦为之分外骄傲。与“托举哥”,曾同饮长江水,同沐荆楚风,近!

羊城“夺刀侠”,他的身影,似也与我一步之遥。

2012年,6月22日15时20分许,在海珠区江南西路与紫山大街交界处,一名年轻男子突然持刀劫持一名小男童。男童被劫持10分钟后,歹徒看到解救人员的出现,开始变得激动。

为保证孩子的安全,与歹徒对峙的警察并未贸然行动。

现场的空气,一时紧张到极点,没人能料知下一秒歹徒会做出什么举动。

围观人群中,走出一个留平头、身着蓝白格子衬衫的男子。他的出现,改变了局面。他先整理了一下上衣口袋,装作过马路一般,绕至歹徒斜后方,距离歹徒不到两米时,突然直起身子冲向歹徒,双手抓住歹徒持刀的手腕,并利索地把歹徒右手往后一扭,让刀锋远离男童。

随即,民警和七八名路人扑上去,帮忙制服歹徒。好惊险的一幕!

男童被成功解救后,那位中年男子,却悄然离开现场。

各方媒体大力寻找“夺刀侠”。23日下午,在羊城街头徒手夺刀勇救被劫持男童的“夺刀侠”被找到了。他是海珠区南华西保安中队副队长黄兆景。

之所以说“夺刀侠”的身影距我“一步之遥”,是因他身边的一个同事,正是我当年的一位退役战友。这么说来,不远吧?

提起为民献身的武警警官郑益龙,相信许多人对他的事迹都不陌生。

2013年3月1日下午,一名游客在珠江西堤码头亲水平台游玩,不慎坠入江中。看病路经此地的郑益龙,见状疾冲至事发地点,边跑边脱掉制服和鞋子,纵身跃入江中。

由于亲水平台堤岸高出水面约2米且无攀附物,郑益龙一手抓住不会游泳的落水人,一手奋力划水逆流向附近的浮排游去。突然,一个急浪将两人冲散,郑益龙将唯一的救生圈让给游客,自己却被奔涌的江水卷走,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滚滚珠江中。

英雄舍身救人的事发生后,不但本地主流媒体对英雄事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的重点新闻节目,也播放了英雄见义勇为的事迹,并呼吁全国人民永远牢记英雄的名字。

当月10日,羊城各界人士送别郑益龙同志。当时我正在广州出差,珠江呜咽、长街洒泪、万众哀恸的场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郑益龙,他在粤,我在鄂,就地理位置来说,我们之间,互为远方。而因了共同的身份——军人,他与我,又是如此这般的近!

见义勇为,往往只在一瞬间,但回溯英雄们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壮举之所以发生,绝非凭一时的冲动,其背后,是一个人长久蓄养的美德水到渠成地升华。比如说周冲,早在2009年,在一个工地的五楼,他就曾因施救工友,而划伤手臂。黄兆景当保安多年,年年获奖,据我那位战友说,相较于“夺刀侠”,大家更愿意称呼黄兆景为“大佬”。他讲,在“大佬”成名于“夺刀侠”之前,便已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2人之多。同事们对“大佬”的夺刀救童之举,敬佩多过惊讶。

“做好事不留名”,是中华传统美德,但让好人好事扬名于众,却是政府不可或缺的责任。“广州市见义勇为好市民”的评选、嘉奖等等活动,实际上是政府铸锻“正气之剑”的一种主动作为,在大家心目中树起了可触可学的“标杆”。

如何爱英雄,如何护英雄,广州更是有着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办法和保障机制。政府、企业和市民全力以赴为见义勇为者解除后顾之忧:真正将《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落到实处……“绝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整个社会用公序良俗和法律规章为见义勇为者和他们的家人保驾护航。

见义勇为者不再孤单,因为他们身后是党和政府,是保障机构,是爱心企业,是市民群众,是强大的社会舆论和温情暖流,是上上下下实实在在的作为。有了这种崇尚见义勇为的巨大能量,必会让更多的人踏着英雄所走过的路,自觉迈入见义勇为的行列中。

解人于危,救人于难,勇于惩恶,敢于除暴……见义勇为,恰似羊城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它灿若金阳,光彩夺目,辉耀山川!

枞阳县见义勇为征文 见义勇为征文见义勇为(2)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加入平台一起写作吧!

枞阳县见义勇为征文 见义勇为征文见义勇为(3)

统筹执行: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方军 游曼妮 实习生 麦晓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