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患道而不患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患道而不患贫(君子谋道不谋食)(1)

(一)

孔子在《论语》里说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君 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

而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只是在为生活奔波,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谋食”,结果,每天都处于钱不够花的状态。

可能,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如此。因为,从小我们并没有像孔子这样站在高处的老师,指导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就像樊登老师说的,曾经他也处于“谋食”的状态,一个月5000块的工资,还要还房贷,每天处于焦虑的状态。

后来,突然读《论语》,看到孔子说的写一段话:君子谋道不谋食。才重新规划了自己人生的路线,走上了读书这条路。

樊登老师说:读书改变生活。这也一直是樊登读书一直倡导的。

他还说:生活中所有的困难,都总有一本书可以指引他。

因为阅读就是“反脆弱”的武器。

虽然读书不一定能让我们成为影响世界的伟人,但是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查理·芒格也说过,他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聪明人是不喜欢读书的。而他自己,也是一本行走的图书。

而历史上,譬如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等很多伟大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想尽办法找寻一本好书,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缺口,填充自己的认识框架欠缺的部分。

君子患道而不患贫(君子谋道不谋食)(2)

(二)

那么,读书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樊登老师说:读书最重要的是把一本书读懂,吃透,而不是所谓的量变产生质变。

固然市面上有很多人讲快速阅读,讲许许多多有用没用的书单。

可是,如果,所有的书都像囫囵吞枣一样,即使看得足够多,也无济于事。

曾国藩也说:读书如同攻城略地。

可见,读书还是在于读懂,读透,读明白,而不只是简单的追求数量。

可有的人说,我读不懂啊,应该怎么办呢?

《穷查理宝典》里面说了,我们读书,应该尽可能扩宽我们的知识面。

譬如,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法学,生物学,逻辑学,哲学,经济学,国学,伦理学,数学等等,都尽可能的去读,书读多了,自然也就懂得多了。

查理.芒格还说了一句名言:在手拿铁锤的人眼里,世界就是一颗钉子。

就像有个故事说,一个挑粪的农民的梦想是买一把金扁担一样。

当我们自己固有的知识面太窄,它就会成为把我们自己关起来的铁笼子。

而唯一能够拓宽我们知识面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

君子患道而不患贫(君子谋道不谋食)(3)

(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挑选适合我们的图书呢?

《读懂一本书》里面讲到,我们应该挑选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图书。

而建设性的图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的书籍。

二、可以使我们的产生强烈的动力的书籍。

三、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书籍。

而买书也有以下七个秘诀

1、看出版机构

2、看作者背景

3、看推荐人

4、看好书中的推荐书单

5、看好书后的参考书目

6、看内容

7、看翻译和图书的印刷质量。

而如何判断一本书真正有价值,有值得记录的内容呢?

1、概念被清晰界定的内容

2、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

3、当你感觉某种解释很意外的时候

4、有递进关系的内容

5、转折关系后面的内容

6、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外价值

7、对心灵有强烈冲击的内容

8、奇闻趣事

基于这8个标准,大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一本书最重要的内容重新提取出来,变成自己的知识。

并且在各种学科的书籍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点,博览群书。

从而,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像“瑞士军刀”一样的多技能复合型人才。

就像《穷查理宝典》里面所说的:在试图把优秀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的精英教育中,如果想要得到最佳的结果,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习大量的跨学科知识,持久地掌握能够应用自如的所有必要技能,拥有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熟练使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以及证明代数问题用到的那些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的技巧,再加上“检查清单”的终身习惯。

君子患道而不患贫(君子谋道不谋食)(4)

《刻意练习》里面说到:世界上只要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其他人就能做到。

可见,读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用正确的方法,持续的耕耘,也必定是有所收获的。

而孔子所说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或许,也可以重新打开我们的视野,给我们普通人重新规划一条新的道路,从此不再每天为“谋食”而限制了自己的能力。

试想,一个人每天只想着如果赚钱的人,又哪里有时间来提升自己呢?

就像古时候那些武林高手一样,没有霸道的内功,再厉害的招式也是无济于事的,而读书,就相当于练就强大的内功心法。

最后,我想用《天路历程》中那位真理剑客年老之后说出来的话结束这篇文章:我的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君子患道而不患贫(君子谋道不谋食)(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