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上山摘草果 怒江峡谷百万亩草果飘香

中新社怒江10月5日电 题:怒江峡谷百万亩草果飘香 幸福生活“种”在高山密林间,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云南怒江上山摘草果 怒江峡谷百万亩草果飘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云南怒江上山摘草果 怒江峡谷百万亩草果飘香

云南怒江上山摘草果 怒江峡谷百万亩草果飘香

中新社怒江10月5日电 题:怒江峡谷百万亩草果飘香 幸福生活“种”在高山密林间

作者 熊佳欣

金秋十月,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夹着汹涌的怒江,山川蜿蜒,百里苍翠。沿峡谷逆流而上,拨开密林云雾,一簇簇火红的草果长势喜人、遍布山间,一条“草果长廊”奔涌向前,将幸福生活“种”在高山密林间。

草果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见的中药材、烹饪香料,在中国、越南、缅甸等均有种植,世界80%以上的草果产自中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和降水丰富的“双雨季”优势,使当地极适合草果生长。

怒江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狭窄陡峻、江河纵横,全州仅有2%面积是平地,曾因地形复杂、交通闭塞,被称为“隐世之地”,一度深陷于绝对贫困之中。1975年,第一株引进草果在怒江峡谷密林落地生根,冀望以林下经济模式增加收入、解决温饱。

“1979年,我父亲等党员户每户向供销部门赊购价值1000元(人民币,下同)的草果苗,带领42户农户在林下、地头、溪边种下200多亩草果‘试验田’。”泸水市上江镇丙奉村村民空中益回忆,6年后草果丰收,人均纯收入翻了两番多,村民尝到了“甜头”,从此草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多、收入逐年见效,并推广到怒江峡谷深处。

2020年底,怒江州26.9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目前,丙奉村种植草果达13976亩,年收入达300多万元,草果收入对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贡献率达70%以上,帮助他们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建成小康到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下面的人注意,草果下山啦!”在福贡县马吉乡,草果丰收时节每天都能听到这样喜悦的吆喝声,横跨山麓的“草果溜索”将数百公斤重的草果从采摘林区直接送到山下。曾经作为怒江居民往返两岸主要交通工具的溜索,当137座跨江大桥相继通车后,消失于江上而“重生”于山巅,成为优质草果走出大山的关键设施。

截至2021年底,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达111.45万亩,占全中国种植面积的55.7%,鲜果产量4.74万吨,综合产值13.2亿元,直接带动16.5万农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已成为怒江覆盖面最广、带动力最强、贡献率最大的特色产业。

随着百万亩草果香飘峡谷,为各族民众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为绿水青山持续增色。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杨毅介绍,草果喜阴爱水,对水源和荫蔽度要求较高,具有生物固氮作用。为了更好地种植草果,怒江持续巩固生态优势,保持水土,增加植被密度,进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怒江持续推动草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建成全球第一条高技术标准、高质量标准、高效率标准的草果加工生产线,成立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完成草果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研发出草果啤酒、草果面膜等8个系列30余种产品,产销农旅居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加速形成。

“怒江地处中缅边境,草果经边民传播在接壤的缅甸北部地区有所种植,发展前景广阔。”杨毅表示,未来可开展草果种源繁育、种植技术、加工生产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广替代种植惠及地区,将“金果果”的幸福种子播向更遥远广阔的土地。(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