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糕东石(糕糯石东)

世间万种食物,各有其中滋味。人生百转千回,兜兜转转,尝遍各地美食,而我独爱家乡的窨糕。

松糕东石(糕糯石东)(1)

小时候,每到桂花飘香的季节,我都会跑到树下采摘桂花,仔细欣赏发现桂花有四个花瓣,中心没有花蕊。把桂花放在掌心,还不到一分钟,桂花似乎等不及了,桂花香就从我的指缝里四散飘了出来。看到我一脸沉醉地神情,奶奶笑着说:“娃啊,跟奶奶一起采摘桂花,奶奶给你做好吃的。”我撒娇让奶奶抱我在怀里:“奶奶,我想吃窨糕,街上的太贵了,我要您做桂花糕给我吃。”奶奶亲吻我的小脸颊:“奶奶这就准备食材,做给我的乖孙女吃。”

我和奶奶忙活了大半天,采摘了一大盆桂花,然后奶奶将米粒大的桂花一颗一颗择出来,去掉发黑的花朵、树叶、花梗和杂质,放进清水里认真漂洗三遍,把浮在水上的桂花捞起来装进簸箕里晾干。奶奶又从家里找了几个大玻璃瓶,洗净擦干后,铺一层桂花码一层白糖,层层压实,装到八成满,用保鲜膜把瓶口封好,再用线绳一圈圈缠紧,盖上盖子置于阴凉处储存。看到奶奶做好这一切,我就会问奶奶桂花馅何时能吃,奶奶都会慢声慢语地说:别急。

随着时间的流逝,桂花慢慢发酵,白糖逐渐融化,瓶中自下而上开始出现晶莹剔透的橙红色蜜汁,我几次迫不及待想要打开玻璃瓶尝鲜,都被奶奶笑着阻止:小馋猫,还没到时候呢,别着急。

终于等到过年,爸爸妈妈外出打工都回来了,一家人团聚,我又想到了奶奶做的桂花馅。看到奶奶开心地笑容,我知道桂花馅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揭开瓶盖,解开保鲜膜,顿时芳香四溢,尝一口,甜甜蜜蜜、沁人肺腑。然后奶奶弄了一大碗糯米粉,精心给我做了最爱吃的桂花糕。也许就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桂花糕。渐渐地,奶奶岁数大了,不能做桂花糕了。而我,就想着将来有一天能亲自到做窨糕的地方,看美食大师们如何将桂花馅注入桂花糕里。

时间过得很快,终于有机会走进石港镇石东村制作窨糕大师的作坊,听大师将关于石港窨糕的故事。据非遗传承人石东村八组的张建华介绍:制作窨糕的米粉都是本地所产的粳米,再调上一定比例的糯米。加工前要把米浸泡7天,淘洗7次,再碾成米粉,加入桂花豆沙,蒸成糕。这样做出来的窨糕雪白松软、香甜可口、凉而不硬。窨糕是应时茶食,每年供应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一般从惊蛰开始,立夏前结束。

制作窨糕用的是最传统的木屉,糕是纯纯的米粉味,没有多余的味道,桂花豆沙馅量很多,自然的甜,还能吃出桂花颗粒。“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桂花在我的心里是在梅和菊之上,香味浓郁,沁人心脾。桂花制作的窨糕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拿起四块印有“桂花窨糕”字样的窨糕,浓郁的桂花香气已经“花香袭人”,再细细咀嚼,滑软油润、软糯甘饴,又甜而不腻,清香可口。

窨糕是人间烟火味,却最抚平凡心。《舌尖上的中国》对全国各地美食研究颇深,每一道菜都如“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勤俭、坚韧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而我多么希望家乡的窨糕也能走向全国,传承故乡窨糕文化,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窨糕,非遗只有走向当代社会、走进都市生活,真正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流行起来。窨糕,“印”在我脑海里的乡愁 ,甜在我心里的美食。

(镇小燕 吕炜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