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脱贫户们的农历新年(新春走基层河北邢台市南和区后东村闫素芬)

2月14日,正月初三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侯一村,家家户户灯笼高挂,年味儿正浓村东头的香菇大棚里更是一番热闹景象,村民们忙着采菇、装箱、外运……,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新春走基层脱贫户们的农历新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新春走基层脱贫户们的农历新年(新春走基层河北邢台市南和区后东村闫素芬)

新春走基层脱贫户们的农历新年

2月14日,正月初三。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侯一村,家家户户灯笼高挂,年味儿正浓。村东头的香菇大棚里更是一番热闹景象,村民们忙着采菇、装箱、外运……

“这几天正赶上香菇采收旺季,我每天一早就过来上班,守着香菇过春节,生活越过越有奔头儿。”村民闫素芬一边擦去额头的汗水,一边高兴地说。

闫素芬家住东三召乡后东村,紧邻侯一村。几年前,她丈夫确诊为胃癌,家里花销骤增,一家人整日满面愁容。不久,闫素芬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政府的各种补助资金,基本生活才算过得去。

“总靠政府救济不是长久之计,再说一直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俺脸上也不光彩。”闫素芬说,自己身体还行,也曾想过外出找个工作挣钱,无奈病重的丈夫让她脱不开身。

这两年,东三召乡的蘑菇种植发展势头旺盛,乡、村干部积极帮扶,她终于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只要踏踏实实干活儿,生活就一天比一天好!”如今,摘掉了“穷帽子”的闫素芬一家对未来充满信心。

像闫素芬这样,虽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又难以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地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2020年,东三召乡统筹协调帮扶对象利用扶贫资金入股设施农业基地,并引入部分社会资本,在原有蘑菇产业基础上新建起22个“扶贫大棚”,大力发展温室香菇种植产业,陆续吸纳了周边100余名群众在香菇大棚打工,其中,包括30余名帮扶对象。

据了解,在“扶贫大棚”打工的帮扶对象除了按天结算工资之外,年终还可以领取“分红”,年人均可增收一万元以上。

不只是“扶贫大棚”,邢台市南和区聚焦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扶贫设施农业基地、手工加工厂等产业扶贫项目,让他们在入股分红的同时,还能带动一批有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有效且可持续。(河北日报记者 邢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