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的文学价值(张恨水被低估的作家)

张恨水身上有很多标签,中国言情小说鼻祖、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章回小说大家。因为言情小说的畅销,所以中国言情小说鼻祖这个名号最为人们所熟知。其小说的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那么张恨水有什么值得我们探讨的呢?他又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为民国第一畅销书作家的呢?

张恨水的文学价值(张恨水被低估的作家)(1)

01.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造就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

张恨水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其祖父身怀“筷子夹苍蝇”的绝技,他的父亲也是习武之人。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于武侠世界充满向往。

青少年时期,受到洋务运动、“五四”文化的影响,开始大量阅读国外文学作品。由于家庭变故,出国留学计划成为泡影。开始为生计奔忙,24岁当上了《皖江日报》总编辑。

29岁创办《世界日报》,他的小说创作也迎来了高峰,先后在报纸上连载《春明外史》、《金粉世界》都大获成功。随着《春明新史》的连载,张恨水的写作呈现井喷之势,他的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老舍先生说“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所言非虚,鲁迅的母亲也是他的书迷,每有新书出版鲁迅就不得不去书店为母亲买上一本,还要强调不是自己看,是给母亲买的。写作不仅给张恨水带来了事业上的成功,还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

张恨水的文学价值(张恨水被低估的作家)(2)

02.青中年的多次挫折,他都默默接受,继续前行

幼时的画家梦,在创办北平华北美术专科学校得以实现。学校大师云集,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张恨水还亲自给学生上古典诗词课和小说创作课。学校出现财务危机时,主动拿出稿费支援学校运营,不过学校还是在1937年北平沦陷前被迫关闭,只开办了6年多。

1949年,存在大中银行的10两黄金被王锡恒带到了台湾,钱财的失去让张恨水的生活瞬间没了保障,多年好友的窃取行为让他愤怒又无奈。紧接着,他创办的《新民报》把他开除,没多久张恨水就中风了,整个家庭的生活陷入困顿。

明代剧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写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正是张恨水中年的最好写照,情感、事业、财物三重的接连打击,并没有让他倒下,他继续温和、平实的生活着,生下来了就活下去。

张恨水的文学价值(张恨水被低估的作家)(3)

03.晚年,坚守做人的底线:不告密、不揭发、不落井下石

建国后,多次文化运动,多位文化名人被批评、被打倒。外面的大字报、高音喇叭,提醒着他是否出来自我批评或者批评别人,家人也在这种恐怖的环境之下,叫他写点材料。他的回答是“实在想不通那些被打倒的作家们做错了什么。”不告密、不揭发、不落井下石,是他给自己订立的三条规矩,而且他都做到了。

张恨水的文学价值(张恨水被低估的作家)(4)

总结:恨水这个笔名就很鸳鸯蝴蝶派,他的解释是,笔名来源于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中的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提醒自己韶华易逝,珍惜时间。

面对鸳鸯蝴蝶派(指将文艺当作消闲品、专写才子佳人的种种哀情、艳情、惨情、苦情的小说,偏于世俗、媚俗)的说法,张恨水有些不同意,只承认早期的作品受到了鸳鸯蝴蝶派的些许影响。张恨水的小说当然不是鸳鸯蝴蝶派,其中大多数不是在言情而是在批判现实,施于书中的人物同情、共情、温情。面对不公应该反抗;面对强权应该挺起腰杆;面对诱惑应该醒悟觉知。不是所有的迫害都来自外部;不是所有的底层人民都是真善美;不是所有的事实就是真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