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尿蛋白关注肾健康(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世界肾脏日: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肾脏病知识科普之三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我国现有上亿人患慢性肾脏病;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2.8%,我国的糖尿病人约1.2亿人。也就是说,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人数比糖尿病人少不了多少。

正确认识尿蛋白关注肾健康(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哪些)(1)

但在人们的认识里,糖尿病人遍地都是,而慢性肾脏病人却没有多少,人们普遍忽视慢性肾脏病的存在。

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些人本不是肾脏病比如“腰痛”、“性功能不好”却去肾内科就医,而对真正的肾脏问题比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却视而不见;肾脏出现问题,不去控制危险因素,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去“大补”。可以这样说,肾内科是健康误区“污染”最严重的医学专业之一。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为了帮助人们认识肾脏,了解肾脏病,避免误区,也为了迎接世界肾脏日的到来,从今天开始我对慢性肾脏病的知识做一系列介绍。

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是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的,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

正确认识尿蛋白关注肾健康(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哪些)(2)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与肾病相伴,过健康人生”(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e)。

一般来说,肾脏一旦受损,就会出现蛋白尿。所以说,出现蛋白尿,一表示肾脏受损,二表示是早期损伤。

此外,大量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后,肾小管还要回吸收,漏出的越多,肾小管的负担就越重,大量的蛋白尿会导致肾小管坏死,并反过来加重肾小球损伤。

所以,了解蛋白尿,早期发现蛋白尿,对肾脏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及预后评估,都有重大意义。

正确认识尿蛋白关注肾健康(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哪些)(3)

一、蛋白尿是怎么产生的?

肾脏是人体的“滤过器”,通俗的说就像人体的“筛子”,全身的血液每天都要流经肾脏滤过,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比如肌酐、尿素氮、尿酸以及多余的钾、钠、氯等电解质就被滤出随尿排出体外,而红细胞以及大分子的蛋白质、脂肪等则不能被滤出。

正确认识尿蛋白关注肾健康(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哪些)(4)

但是,当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的滤过膜受损后,一些正常的物质就会通过受损的滤过膜排出体外,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血液中的蛋白质排到尿中形成蛋白尿。

蛋白是个好东西,但是不应该出现在尿中。一旦尿中出现蛋白,则意味着肾脏有损伤。

当然,某些非肾脏损伤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蛋白尿,比如剧烈运动后、高热、寒冻、肾静脉畸形、尿液被血液、脓液、精子、阴道分泌物污染等,但这些情况较少见,而且专业医生比较容易鉴别。

二、蛋白尿的检测方法

少量蛋白尿,大多没有任何感觉;大量蛋白尿,尿中一般会出现泡沫,严重者类似于“啤酒花”。

蛋白尿的检测方法目前有三种:

1、定性检查:

也就是尿常规检查,结果用阴性(-)或者阳性( )来表示有或者没有尿蛋白。如果阳性,还用1~4“ ”来大致反映量的变化,“ ”越多,表示尿蛋白越多。

正确认识尿蛋白关注肾健康(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哪些)(5)

尿常规检查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简便易操作,任何时候的尿液都可以做尿常规,作用特别适合做筛查。缺点是不准确,微量的尿蛋白检查不出来,个别情况下尿中没有蛋白但结果是阳性(假阳性)。

2、定量检查:

也就是常说的尿蛋白定量。留24小时的尿液,测尿蛋白的含量,由此计算出24小时的尿蛋白排泄量,正常值是尿蛋白定量不超过0.15g/24小时。

尿蛋白定量的优点是,能够量化,而且比较准确,是判断蛋白尿的金标准。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如果尿量提供的不准确直接影响检验结果。而且不太敏感,小量的蛋白尿可能测不出来。

留尿方法及测定尿量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所以掌握留尿方法非常关键。具体方法是:

(1)、留尿之日早晨7时排尿,这次尿弃之不要;

(2)、7点以后至次日7时,期间24小时内所有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带刻度的容器内。请注意,大便时的尿液也要收集。

(3)、次日7也要排尿,这次尿要全部留下。

(4)、将24小时内所有的尿全部收集、混合、搅匀,记总量。

(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取出10毫升,送化验室检测,并告知化验室医生总尿量。

(6)、夏天收集尿液应加防腐剂。

一般来说,尿蛋白定量的多少能反映肾脏病的严重程度,是病情判定和疗效判定的重要依据。

尿蛋白定量>0.15g/24h为异常;

尿蛋白定量<0.5g/24h为轻度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0.5~3.5g/24h为中度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3.5g/24h为大量蛋白尿。

3、尿蛋白肌酐比值:

随机留取尿液,同时测尿中蛋白质含量和肌酐含量,然后进行比值。更敏感的方法是,测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然后再和尿肌酐含量做比值,称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

正常值:尿蛋白/尿肌酐<30mg/g;

微量蛋白尿:尿蛋白/尿肌酐30~300mg/g;

显性蛋白尿:尿蛋白/尿肌酐>300mg/g。

尿蛋白肌酐比值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随机一次尿液就可以测定,而且能量化,敏感性较高,尿中有少量的蛋白就能检测到。是目前早期发现肾脏病最敏感的指标,也是近些年大力推广的尿蛋白检测方法。指南推荐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每年定期做尿蛋白肌酐比值,一旦升高,就意味着出现糖尿病肾病或者高血压性肾脏病。

三、发现蛋白尿,还要明确原因

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结果,但仅凭蛋白尿,无法确定病因。

蛋白尿的常见原因,有原发于肾脏的疾病,称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比如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等。但更多的情况是其他疾病导致的肾损伤,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脏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小血管炎性肾炎、痛风性肾病、药物性肾损害等。

临床医生会根据病史、化验检查等作出诊断,但确诊往往需要肾穿做肾组织病理学检查。

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都是不一样的,明确原因非常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