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不敢一挑三 印度阿三的称号怎么来的

巡捕房,是英国人设在旧上海租界内用于维护秩序的警察机构。1854年,上海英租界巡捕房成立后,在维护租界安全与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任用。1863年,上海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随着租界面积的拓展,界内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巡捕房人员不足以担负维护秩序安全的作用,在第二年不得不扩招,从英属印度招募了一些印度人到上海担任巡捕。

印度为什么不敢一挑三 印度阿三的称号怎么来的(1)

当时的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巡捕房,人员主要有西捕、华捕、印捕构成,

旧上海英租界巡捕房雇用了一批印度巡捕,当时上海的黄包车车夫、卖苦力的、小商小贩等底层人民群众都经常被这些印度巡捕欺压 。上海人民对这些印度巡捕又恨又怕,时间一久,就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叫他们“红头阿三”了。只要一说“阿三”来了,大家就明白是印度巡捕过来了,立即远远躲开,免得触了霉头。

上海人为什么叫印度巡捕为“红头阿三”呢? 大约有三种说法。

印度为什么不敢一挑三 印度阿三的称号怎么来的(2)

其一、这些印度巡捕来了上海,按英租界总捕房的规定,每天早上要在操场晨练,走走正步、喊喊操。每当这个时候,操场上总有上海市民围观,看西洋景。

这些印度每次操练之前,总要有英国教官训话,英籍教官一开口,总是先大喊一声“I SAY!”。印度巡捕听到后,立即保持立正姿势,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I SAY!”意思是我说,是为引起听话人注意的口头语。

围观的上海人不明所以,听在耳中与“阿三”差不多。本来上海方言中称呼人喜欢加个前缀“阿”,如“阿猫”、“阿狗”、“阿大”、“阿二”见英国人这样粗声大气的一喊印度巡捕,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于是有样学样,背后就称印度巡捕“阿三”了。这个外号贴切自然,传播出去后不胫而走,很快就成了印度巡捕的代称。

印度为什么不敢一挑三 印度阿三的称号怎么来的(3)

其二、印度巡捕头缠红布,肤色黝黑,上海人最初称他们为“红头黑炭”,叫到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讹称为“红头阿三”了。

其三、因为印度巡捕到巡捕房要晚于西捕和华捕,论资排辈自然是老三,因此被称为“阿三”。其实,印度巡捕虽然进入巡捕房时间上要晚于华捕,但地位与华捕相当,薪水甚至还要高过华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