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再次唤醒年轻人(囧妈再现家庭的控制欲)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囧妈》与之前笑点密集的囧系列电影不同,它是一部围绕母亲展开的电影,内容朴实,氛围轻松,给今年沉重的春节带来了一丝暖意。这部影片也折射了一些社会现实,给观众带来启示。

在《囧妈》里,观众能看到现实发生的事情:妈妈把孩子当作生活的中心,不断围绕着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干预孩子的情感、工作和生活。而孩子只要看到妈妈就十分抗拒和烦恼,不想听妈妈唠叨,不想与妈妈待在同一个地方。

本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最亲密无间的,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对方的照顾和陪伴,为什么到后来却演变成这样的关系呢?

其实,《囧妈》体现的是家庭的控制欲,很多家庭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但是控制欲确实会影响父母和孩子的生活,造成亲子关系的裂痕。

囧妈再次唤醒年轻人(囧妈再现家庭的控制欲)(1)

《囧妈》:母亲对孩子无休止的控制

《囧妈》这部电影讲的是徐峥扮演的伊万和母亲之间原本有矛盾和隔阂,他们在通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共同度过了六天六夜,两人经过相处,更加了解对方,在旅途中慢慢和解。

伊万在车厢里见到妈妈的时候,就表达了自己非常强烈的"一点都不想和你在同一个空间"的抗拒。随着故事发展,我们也了解了伊万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的原因。

电影中伊万是一位念过四十的大叔,已经成家立业,其实是最不需要妈妈操心、控制的一类人了。可是,妈妈无时无刻地关注着他的生活,事无巨细地操心着孩子的一切——工作助理要妈妈来安排,身材要妈妈来评判,和妻子的感情生活妈妈也要干预,甚至连吃饭吃什么吃多少妈妈也来决定……

有一种爱,叫做"我是为你好",有一种关心,叫"我觉得你要"。父母关心孩子是真的,控制孩子也是真的,这样的妈妈是在控制孩子、束缚孩子,他们纯粹的爱变味了。

面对无休止的控制,伊万当然会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拒绝妈妈插手自己的生活。

在《囧妈》中,真实而生动地呈现了母亲与儿子相处中时"相爱相杀",通过影片中笑与泪,也使我们的家长陷入沉思。

囧妈再次唤醒年轻人(囧妈再现家庭的控制欲)(2)

爱是理解和尊重,不是亲子之间的控制和束缚

"妈,在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的儿子,你为什么要契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你难道还没有明白,我并不是你幻想的儿子。"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很多人,伊万与母亲的相处状况,又何尝不是现实中许多亲子之间生活状态呢?

"要在按照妈妈的计划,早上必须按时起床;到了饭点就必须吃饭,妈妈想做什么菜,就只能吃什么菜;甚至妈妈要决定孩子嫁娶、孩子要选择什么专业、职业……"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因"爱"而生,由"爱"变"恨"。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圆桌派》节目中说:"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就是一种权利。"

父母对孩子控制和索取的行为,就是源自父母在潜意识中"我养育孩子,我就有控制孩子的权利"的歪曲思想。这种"对孩子拥有权"的思想常常包含"为你好"、"孩子就要听妈妈的话"、"不听不孝顺"之类的要挟。因此,父母的"爱"会让孩子感到窒息和崩溃。

囧妈再次唤醒年轻人(囧妈再现家庭的控制欲)(3)

为人父母,我们也要察觉我们对孩子的控制欲,如纪伯伦的《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所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父母对孩子的爱要用合适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爱是理解和尊重,不是亲子之间的控制和束缚。我们要时刻警示自己,不要打着爱的旗号,控制孩子、禁锢孩子。

食盐效应: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要适度

所谓的"食盐效应"指的做事一定要适度,就犹如做菜一般,盐放得合适就能为菜品提鲜,放的过量就会变得很咸,菜也会很难吃。

在教育的过程当中,父母也应该遵从"食盐效应"——父母的爱要让孩子感觉到舒服,给孩子适度的控制,令孩子不至于压抑窒息,孩子心中才不会觉得苦闷。

父母或许明白对孩子的爱要深入,对孩子的照顾要无微不至,但是每次知道孩子的事情就会变得十分紧张,忍不住要多问几句,而且要还要去插手干预。

囧妈再次唤醒年轻人(囧妈再现家庭的控制欲)(4)

伊万在电影中说:"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可是很多父母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伤害了孩子的情感,造成了亲子之间的隔阂。

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自己比孩子还着急,时时逼着孩子去补习;孩子身体出现小毛病时,父母就想着方法给孩子补身子;孩子长大后,父母就开始操心他的婚事,不断给他安排相亲……这看似是一件件小事,可是很多人在这种的操控下渐渐迷失了自己,走向了一个错误的边缘。

跳出控制欲的怪圈,学会理性地与孩子相处

控制和索取不会给孩子带来美好的童年,过多的控制也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的空间,他们的人生轨迹,也会出现偏差,更会带来很多的亲子矛盾。

被父母严格控制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会变得充满对他人的控制欲,形成一个控制欲的怪圈。"食盐效应"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不适度地爱孩子,那么,再多再好的爱,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种变相的负担。

真正的爱是理解、接纳和尊重,真正的成长是自由的、轻松的。成为父母之后,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孩子的行为能够反映出我们身上到底有哪些问题,慢慢改正,使得与孩子相处得更好。

囧妈再次唤醒年轻人(囧妈再现家庭的控制欲)(5)

要跳出控制欲的怪圈,就先要学会放手。

徐峥在电影里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孩子会长大,会有自己的想法,放手让孩子自由地生活,才能为孩子的未来作铺垫。

许多过分控制孩子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家的孩子非要做某些事情的原,不懂和从不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与其硬塞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不如让孩子慢慢学习、逐步摸索。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探索出与孩子和谐相处的方式。

像是《小欢喜》中的乔英子想转学去其他学校,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喜欢那间学校,而是是想要远离自己的母亲,不再受控制。

不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就不会不明白他们心里的真实感受。无论父母做了什么、出发点是多么的好,但是对孩子而言都是没有好处的。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少操一点心,多给孩子自由,不在让"囧妈"的爱控制孩子的一生。

囧妈再次唤醒年轻人(囧妈再现家庭的控制欲)(6)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