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访谈录序言(多位院士回忆袁隆平)

袁隆平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半年了。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热点频繁更替的今天,半年已经很久,足够一个话题从热变冷,再被人遗忘。

但袁隆平是特殊的,任何和他有关的消息,随时都能够激起无数的关注和怀念,正如11月1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行的“袁隆平精神学习交流会”上,同为水稻育种科学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所说,历史不会忘记他。

其实,不只是历史,所有在这个时代吃饱了饭的人们,都不会忘记这个90岁还在做“禾下乘凉梦”的老人。

袁隆平院士访谈录序言(多位院士回忆袁隆平)(1)

袁隆平精神学习交流会。中国农科院供图

在没路的地方,他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杂交水稻并非袁隆平的首创,在袁隆平育成三系杂交稻之前10年的1963年,就有美国学者第一次在印度尼西亚实现了杂交水稻,5年后,日本学者也育成了杂交水稻。但这些成功的案例,却存在种种天然的缺陷,无法规模化推广,因此先后被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所放弃。

彼时的袁隆平,以湖南省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身份,踏上了一条被认为没有前景的路。

水稻是自花授粉的植物,而杂交需要不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授粉。突破水稻杂交技术的第一个难点,找到雄性不育株,这种天然存在“缺陷”的植株,恰恰是杂交得以实现的前提。

1964年,袁隆平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的学生、湖南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凤回忆,袁隆平每月会到田里指导学生,给他们上课,他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袁隆平为他们讲解光敏核不育基因和广亲和材料的发现及意义。

邓华凤跟随袁隆平学习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袁隆平的三系杂交技术已经成熟,并推广了10多年。三系杂交技术使水稻产量提升了20%,但此后一直难以继续提升。新的两系法仍在探索中,刚刚从安江农业学校毕业的邓华凤,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选择了更难的两系法。邓华凤说,那时候,他刚刚中专毕业,既无材料,也无经验,但袁隆平挑战世界难题的精神影响了他,让他选择了难度更高、创新性更强的两系法。

从1960年踏入杂交水稻领域,到2021年去世,60多年中,袁隆平把原本被认定为没有前途的杂交水稻技术,变成了影响世界的科研体系。

曾和袁隆平多次交往的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讲述了一段故事,在某次开会时,袁隆平告诉他,杂交稻最早制种的时候,只有几公斤产品,这让很多人觉得是一个笑话,一亩地几公斤,能干什么呢?然而,60多年来,从三系杂交稻,到两系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十四亿人吃饱,他永远都有新的目标

在杂交稻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词——增产。

生活在21世纪的人,处在物质高度丰裕的世界,很难真正体会到增长背后的意义和情感。但袁隆平走上杂交水稻之路的最初,就在1960年代,一个以饥饿为记忆的年代。袁隆平亲历那个年代,因此,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始终以多产粮食为目标。

对这个14亿人的大国来说,增产,意味着饥饿的记忆永远成为了历史,有人曾问袁隆平,会不会害怕那样的场景出现,袁隆平的回答是“不可能了”。

历史数据显示,在袁隆平第一次育成杂交水稻的1973年,全国粮食产量是2.6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297公斤,到2020年,粮食产量是6.69亿吨,人均占有量480公斤。

粮食的丰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正如数十年中,袁隆平的增产目标永远都在更新一样。

邓华凤回忆,在两系法成功之后,袁隆平又开始尝试超级稻的培育,最初目标是2000年达到700公斤,2005年达到800公斤。800公斤的目标于2004年实现。随后,袁隆平又开始900公斤的研究,2012年攻关1000公斤,2014年冲刺1100公斤。2018年,已经88岁的袁隆平,再次开始攻克1200公斤大关。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说,杂交水稻的成功,为中国人实现温饱,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表示,从杂交水稻出现,到现在,累计推广近百亿亩,累计增产8000多亿公斤,每年种植的杂交水稻,可以多养活8000多万人。

2020年,90岁的袁隆平,再一次提出新的目标,“有生之年,我要实现大面积亩产20吨/公顷,即亩产1350公斤的目标,我很有信心!”他的新目标,其实已经实现了,2021年10月17日,在湖南省衡南县,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突破亩产1500公斤目标,并创造新的纪录。

袁隆平的学生邓华凤,总是记得袁隆平书房里挂着的一首自题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杂交水稻的事业还任重道远,未来还有更大的目标,更难的战役。”他说。

从家国到天下,他的梦想是整个世界

世人皆知,袁隆平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其实早在2013年,袁隆平还曾经描述过他的另外一个梦,粮食安全梦。为了这个梦,他常年在田间工作,“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只有在田里面才能种出水稻,所以非得要到田里面去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袁隆平身上,有一种家国情怀,这个情怀的具体落点,是国家粮食安全,是14亿人的饭碗。

家国天下,是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怀,站在现代农业科技高峰的袁隆平,也同样有从家国到天下的情怀。

杂交水稻曾经是世界性难题,在攻克之后,袁隆平把他的成果,推向了全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说,“他让杂交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工作,多年中,通过举办国际杂交稻培训班、召开国际会议,亲自出国讲课和指导,多种途径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杂交稻知识,培育杂交稻育种人才。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袁隆平留给世界的,不仅仅是杂交水稻,也不仅仅是超级稻,更是一个农业科学家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造福全人类的伟大胸怀。他不仅在为中国土地上践行着消除饥饿的誓言,更为世界粮食供给播撒智慧。”钱前说。

数据显示,杂交水稻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40多个国家广泛种植,年种植面积超过8000万公顷。

同样的工作,正在被更多的水稻育种科学家学习和追随。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介绍,中国水稻研究所也正在学习袁隆平的做法,目前,他们已经成立了两个杂交水稻公司,有两个品种已经审定,开始产业化应用,在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地推广,“杂交水稻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大面积种植,但是跟中国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铸成大国基石,他的功绩不可被忘记

和那些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作出最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一样,袁隆平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增长的粮食,更有突破困境的精神。钱前说,不论是“两弹一星”,还是“杂交水稻”,都是我们的大国基石,“正是袁隆平这样的前辈们,所付出的那些努力,使我们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从粮食匮乏到年年丰产,从粮食不能自主,到主粮品种百分之百自主,在大国崛起的历程中,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里,农业,其实一直都没有缺席。孙其信说,“杂交水稻的成功,当然为我们中国人实现温饱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大国基石的铸就,粮食安全的保障,也并非一劳永逸。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院士说,近年来,新冠病毒流行、非洲猪瘟暴发、草地贪夜蛾流行等事件频发,对于我国生物安全提出了多维度、全方位的挑战。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环境要素已崩得很紧,粮食安全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变化,粮食安全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面对空前挑战,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越来越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而长期保障14亿人的口粮安全,把中国的饭碗端在中国人手中,科技,仍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尤其是种业,和耕地一样,同为粮食安全的命脉。

吴孔明说,袁隆平是所有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榜样,要心系国之大者,保障农业生物安全,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

不只是超级稻,他把科学带给了大众

在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的历史中,袁隆平不是唯一一个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仅在主粮领域,还有同为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的谢华安、小麦育种与遗传学研究的庄巧生、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等一大批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但袁隆平仍是特殊的,他不只是一个在科研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他还把科学带给了更多科研领域之外的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基础之一,然而,即便在21世纪,科学精神的普及,科学观念的建立,仍旧问题重重。

但是,袁隆平不同,在网络上,他有众多的粉丝,有很多关于袁隆平的“段子”。比如他自称“90后”,调侃自己是“有偶像包袱的人”,还有“爱好自由,特长散漫”等,这些段子,使他被网友们称为“90后梗王”。

许多人或许不了解杂交水稻的意义,看不懂三系法、二系法、超级稻的论文,但他们了解袁隆平的故事,知道袁隆平的贡献。也因为袁隆平,而开始对科学感兴趣,这也是袁隆平重要的成绩之一,让科学的影响力,辐射到科学之外的普通人。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世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