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号顿号的运用(与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探讨一下)

温儒敏在一篇微博短文中多处顿号、逗号用错,但其一个劲地掩饰、否认,并口口声声说是“有意为之,加强语气”。

我就纳闷了:你语意、结构都不是很清晰,这个是文句前提,前提都乱了,又谈何强绑及套用逗号呢?语意、结构都乱了,又一再强绑及套用逗号,难不成逗号随你呼来呼去?随你任意用?

为了使其明白,不再执迷不悟或一叶遮目式地错误下去。我想有必要跟他探讨一下标点符号,主要是顿号、逗号的正确应用。

逗号顿号的运用(与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探讨一下)(1)

接下来详细说一下顿号、逗号区别及正确用法。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在文字记录语言上加以辅助,用来表示停顿、语气等作用。

这其中,顿号和逗号的用法比较相近,很容易含混不清。

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汉语中有两个作用:其一,单个的字、词或短语的停顿;其二,序次语中的停顿。一般多见于第一点的犯错。

逗号,切分句子的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

虽然两者貌似差不多,皆是在句中作小于分号的停顿,但前者明显倾向于并列结构的字、词语、短语的停顿,后者则用于意群的停顿或对于一些词语、短语的结构独立、强调性质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强调性质”的前提是:句意清晰、句子结构完整。否则,是不能以“强调性质”而乱套用逗号的。

逗号顿号的运用(与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探讨一下)(2)

具体举例顿号、逗号的适用,并区分其在句子中的不同成分时的情况,如下:

一、作主语

1.并列结构的,原则上用顿号。

比如:

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树林。(《夜莺的歌声》)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有共同的修饰语时,用顿号。

比如:

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峻青《瑞雪图》)

3.并列成分字数较多或表示强调时,用逗号。

比如:

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鲁迅《故乡》

二、谓语

1.并列成分带宾语时,用顿号。

比如:

宗派主义者……打击、处罚和撤换中央和地方一切同他们气味不相投的老干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86页)

我们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张贤亮《挽狂澜》)

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巴金《索桥的故事》)

2.并列成分的结构基本独立或强调作用时,用逗号。

比如:

他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他们常常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合适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传达产品信息。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落花生》)

……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矛盾《白杨礼赞》)

三、宾语

1.作宾语的并列结构,原则上,用顿号。

例如:

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爱迪生》)

2.字数较多,且是最主要部分,但要注意不能使句子结构混乱、累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井栏,⾼⼤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作定语,分情况

1.原则上,用顿号。

例如:

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程。(巴金《索桥的故事》)

2.后置定语,用逗号。

例如:

在广阔平原的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冀中的地道战》)

五、作状语,分情况

1.原则上,用顿号。

例如:

它……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挺出地面来。(《种子的力》)

……说着就噔、噔、噔地下楼去了。(冰心《小橘灯》)

2.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用逗号。

例如:

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六、作补语,用逗号。

例如: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卖火柴的小女孩》)

逗号顿号的运用(与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探讨一下)(3)

继续讨论,看温儒敏的原句:“一条微博,几句真话,引发排山倒海的攻击,谩骂,扣帽子,打棍子,甚至要刨祖坟,枪毙,食肉寝皮,……”

明显地看出:“排山倒海的攻击……食肉寝皮……”皆是作“引发”的宾语。一般要用顿号,但如温儒敏那样地随意以“强调性质”借口而套用逗号,则使句子结构呈现累赘而不能使句子意思、气息通畅无阻,那么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

还有该句子的“一条微博,几句真话”也是在语气、架势上有一定强调作用的,可见强调的太多,显得乱糟糟。

严格地说,攻击和谩骂已经包括扣帽子、抡棍子等等行为和语言。温儒敏这里已经重复累赘了。

如果是对整体攻击、谩骂行为作一个“强调”作用的,之后的部分再以“甚至”来强调,则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正确地强调及使用逗号,应该怎么样呢?

“一条微博和几句真话,引发排山倒海的攻击,谩骂,刨祖坟,枪毙,食肉寝皮……”

如上,改了之后,大家说说看,是不是气息、句意等通畅多了。

综上所述,北大中文系主任的温儒敏,不但标点符号存在不少问题,而且句意、句子结构也不是很好。希望其能认真探讨,并能在探讨中将发现的问题给予改正过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