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

最近几年,除了苏富比和佳士得以及北京一些大公司以外,很少有一些拍卖公司会组织大量的官窑拍卖,尤其是地方性的拍卖公司!笔者 上海小乔 今天给大家带来 圈内前辈好友 杜总 天津鼎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举办的主题为《悦古》,清代官窑瓷器专场中,50件优中选优、品质完美的官窑精品,90%皆为完整器物,将清代宫廷文化与高格调艺术审美品位融合展现。其中御用之盘异彩纷呈,件件精品,敬请期待!

同时值得提示:如果收藏市场清三代瓷器价格不断攀高,晚清官窑不管是从投资或存收藏的角度,尤其是收藏角度而言,是相对于性价比最高的古董收藏门类之一!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

001

清光绪 矾红留白竹报平安纹碗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矾红楷书款

口径16.3cm

本品口微侈,鼓腹下收,承接圈足,外壁以矾红留白装饰竹纹,竹纹描绘细致,竹竿纤细而有力,挺拔向上,疏密有致,错落分布,竹叶舒展,颜色红彩艳丽,白釉纯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矾红地留白技法始创于清早期,有清一代未曾间断,其制法是先在白釉上以矾红彩勾绘纹饰轮廓,在轮廓外满填红彩,形成红白相应的色彩构图,是清代独特的瓷艺品种亦称盖雪红。清末陈浏在其所著《匋雅》中解释道:“涂以抹红之釉而虚其中若为空白者,又似乎阴文之花纹,谓之盖雪”。本品将此种装饰技法诠释的十分尽致,时代特征明显,品相完好,值得收藏。

参阅: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61。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65页。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国立博物院藏·中国清代瓷器》,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37页,图36-1。

RMB: 30,000-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

002

清道光 珊瑚红留白缠枝花卉纹碗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2.5cm

本品撇口、深腹、圈足。内壁光素施白釉,外壁珊瑚红地留白装饰,所绘缠枝花卉布局繁密,花纹留白处以珊瑚红线条勾勒花茎,描绘细致,格调秀雅,新颖别致。此种纹样创烧自乾隆御窑,后嘉庆、道光继之,之后不再烧造,故较之常见的官窑品种更为稀少,弥足珍贵。

此种珊瑚红地留白技法始创于清雍正时期,其籹作先在白釉上以红彩勾绘纹饰轮廓,在轮廓外满填红彩,形成红白相应的色彩构图,是清代独特的瓷艺品种,亦称盖雪红。如清末陈浏在其所著《陶雅》中曾解释道:“涂以抹红之釉而需其中若为空白者,又似乎阴文之花纹,谓之盖雪。”相应馆藏作品请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红彩地白花蝶盖盒(参见《故宫珍藏康雍干瓷器图录》,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89年,页241,图70),此盖盒纹样画法及构图与拍品几近一致,可见传承。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之杂釉彩﹒素三彩》。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264-265,图163。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 Stacey Pierson,伦敦,2002年,页96,图109。

《故宫珍藏康雍干瓷器图录》,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89年,页241,图70。

RMB: 60,000-8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

003

清道光 粉彩三多纹墩式碗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4.7cm

本品敞口,直壁深腹,下腹丰满,矮圈足。因体呈墩式,又称墩式碗。通体施白釉,色白匀净,温润醇厚。碗内光素,外壁以粉彩绘折枝石榴、荔枝、寿桃三果,寓意“三多—多子、多福、多寿”之意,粉彩发色纯正柔和,画工精练老辣。桃子、石榴、荔枝三种果实合称“三多”,为传统吉祥纹饰,典故源于《庄子外篇.天地》:“尧观于华封,华封人曰:请祝圣人,使圣人寿,使圣人福,使圣人多男子。”即多寿、多福、多子之意,亦称福寿三多。本碗造型稳重大方,胎体薄厚均匀,釉面莹润,三多纹绘画技巧成熟自然,用色清新娇美,笔力纤秀入微,实为道光粉彩器中精湛之作。

参阅:

《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朝华出版社,2005 年,页71。

《捐献大家孙瀛洲》,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页268。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64。

RMB: 200,000-3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

004

清道光 青花云鹤八卦纹碗(一对)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3.5cm

本品敞口,深弧壁,圈足,小器大样,造型周正。内口沿饰一周锦纹,碗心为轮花海水纹,构图新颖别致。外壁八圆形开光内分别绘“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符号团纹,卦间夹绘双鹤拢祥云纹,下为海水江牙纹。本品青花色泽浓郁,细勾填涂,用工穷侈,为清官窑传统品种。成对传世,颇为难得。

《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卦又象征多种事物。承继清世祖之法,光绪仍设道教管理机构,授真人大夫掌管。此道教纹饰器物,制作规整精细,隐含着宫中帝王信奉道教的史实故事,追源索古,是玄教光兴之器。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页327,图297;

《关氏所藏晚清官窑瓷器》页147,图158;

《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页202。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页493。

RMB: 150,000-2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5)

005

清光绪 青花“贞松永茂”图纹碗(一对)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楷书款

口径13.5cm

本品敞口,深腹下收,圈足。外壁绘青花松树纹,松树被视为长青之木,涵有延年益寿的吉祥寓意,“贞松”,松耐严寒,常青不凋,故以喻坚贞不渝的节操之意,此题材在同时期作品中较为少见。本品青花发色明快,胎釉洁白,整器格调高雅,为光绪官窑精品。

RMB: 40,000-6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6)

006

清道光 青花灵芝纹葵口碗(一对)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1cm

本品为六瓣葵花式,敞口深腹,腹部略有弧度,圈足。内壁口沿处一道青花弦纹,碗心双圈弦纹内绘一折枝灵芝纹,器外壁口沿处围以一周冰字纹,器身为六朵折枝灵芝纹,底部近圈足处为变体莲瓣纹。本品造型独特,青花幽倩,格调高雅,且成对保存,十分难得。

六瓣葵口为宋代瓷器之典型式样,清代模仿此种器形,并加青花纹饰,赋予其新的时代特点。据学者研究清代宫廷档案指出,此一品种用于赏赐,等级较高。

参阅:

《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47,图12。

A PAIR OF BLUE AND WHITE 'LINGZHI' FOLIATE BOWLS

RMB: 60,000-8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7)

007

清光绪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一对)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口径11cm

本品敞口,深弧腹,圈足,外璧绘一周青花缠枝花卉纹,茎蔓纤细,花叶伸展延续,连绵不绝,其间均匀地分布四组绽放和含苞的花朵。本品所饰花卉在清宫档案中称作“木樨花”,属大运圆器每年必烧之作,乾隆朝称“宣窑青木樨花茶碗”,嘉道时称“成窑青木樨花茶碗”,咸丰朝曾有短暂停烧,同光两朝复又烧造。釉面洁净滋润,青花色泽亮丽,浓淡有致,纹饰构图繁密而不紊乱,为光绪官窑之佳作。

参阅:

《东莞市博物馆藏陶瓷》页39,图35。

RMB: 40,000-6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8)

008

清道光 青花婴戏图纹碗(一对)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5cm

本品口外撇,深弧腹,圈足。内壁施白釉光素,外口沿和足墙各有青花双弦纹一周。外壁青花绘两组婴戏图,婴孩或身着肚兜,或宽衣肥裤,嬉戏玩耍,天真可爱。两组图间以树木、山石、花卉相间隔。本品青花颜色淡雅,釉面莹润光泽,胎釉结合紧密,整体造型端庄、雅致,为道光时期精品,且成对出现,保存完好,较为难得,堪为可珍。

青花婴戏图碗为明清两代御窑传统品种,亦称“童嬉图”,典出《诗经·大雅》,有祈“子孙繁衍昌盛”之愿。婴戏图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把人们祈求子孙兴旺、生活富足的愿望,以瓷器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四子、八子、十六子、百子等多个品种,其中以十六子婴戏图最为典型。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页164,图150。

RMB: 250,000-3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9)

009

清道光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7.3cm

本品口部微侈,深腹,圈足。碗内光素无纹,外壁口沿饰三角几何纹边饰,上下均以两道弦纹相隔。外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花卉纹,纹饰规整有度,花朵造型饱满,描摹细致,枝蔓相缠,花叶做出云纹的效果,十分美观,纹饰均以青花勾勒轮廓,其后涂染,胫部饰仰莲纹,本品青花发色淡雅均匀,晕而不散,画意严谨,形美器正,是道光官窑的典型器物。

RMB: 40,000-6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0)

010

清道光 豆青地礬紅团凤纹碗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篆书

口径14cm

本品敞口,深腹,圈足。通体施豆青釉。碗内底矾红绘一组团凤纹,外壁绘五组团凤纹,色彩凝重。本品胎坚釉润,器型规正,绘画精细,红彩艳丽有加,保存完美,值得珍视。

“凤”又称“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百鸟之王、四灵之一。通常人们把雄鸟称为“凤”,雌鸟称为“凰”。传说中还有一种“鸾”,因是雄性凤凰,所以有“鸾凤”之称。《诗 · 大雅 · 卷阿》中记载“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用来祝福夫妻和谐美满。凤在明清时期是女性最高地位的象征,是居龙纹造型之后最具权威与代表性的宫廷纹饰,团凤纹在明清时期也是宫廷传统图案样式之一。

参阅: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周丽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页333。

此拍品与本场另一只品类相同,为清宫定式。

RMB: 80,000-1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1)

011

清道光 五彩龙凤纹碗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5.7cm

本品碗口微侈,弧腹,圈足。外壁口沿绘一周结带八宝纹,间饰青花、红、绿三彩的如意纹。腹壁则是绘两组龙凤戏珠纹,空隙处饰火云及缠枝花卉纹。碗心青花双圈内绘行龙抢珠纹。本品纹饰描绘繁缛精细,施彩浓重妍丽,构图繁密,龙跃凤鸣,胎釉坚致莹润,造型端庄典雅,纤巧怡人,宫廷气息浓厚。

此式五彩龙凤纹碗为清代宫廷经典的膳碗之一,创制于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奉旨首次烧造御瓷之际。此次烧造于清代官窑历史上贡献颇大,许多式样与纹饰为后世官窑瓷器所遵循,影响深远,因此其具有非凡的开创意义,其烧造一直延续至清末。本品即为出自同一模本的道光官窑佳作,在《道光二十九年大运瓷器名数表》列举的近五十种圆器中,其造价高于其他三十多种的价格,当时属于较贵重的品种。

作为官窑瓷器中的典型器,五彩龙凤纹碗始烧于康熙朝,后朝皆有烧制,造型纹样也基本保持不变。本件作品构图紧凑,画意传统,绘工精美,色彩艳丽,吉庆考究,蓬勃向荣。造型端庄典雅,纤巧怡人,胎釉坚致,釉面肥润,纹饰描绘繁缛精细,施彩浓重妍丽,青花逸丽明快,品质上乘,堪为道光官窑的典范之作。此类碗是清代宫廷膳碗,自康熙朝创烧并定制,每朝必烧,两百年来持之以恒,造型、纹样也基本保持不变。成为清官窑瓷器的经典品种。据《青瓷萃珍》一书记载,此品种碗共有大、中、小三种不同尺寸,其小者亦有11公分口径。

参阅:

《清瓷荟锦—香港艺术馆藏清代陶瓷》,香港市政局、香港艺术馆,1984年,页154、155,图100。

《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68,图443《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第282页。

《关氏所藏晚清官窑瓷器》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第68页,图44。

RMB: 60,000-8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2)

012

清道光 釉里红团凤纹碗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4.5cm

本品敞口微撇,深弧腹,圈足。外壁及碗心以釉里红绘团凤纹,绘画严谨,布局简洁,釉里红发色清晰,并泛见细小绿苔点,衬以温润白釉为地,堪称美品。此式碗创烧自清代康熙朝,后成为官窑传统品种。此碗为道光官窑名品,造型堪称美品,十分难得。

参阅:

《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80,图63。

《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朝华出版社,2005年,页70。

RMB: 40,000-6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3)

013

清道光 蓝地轧道粉彩鹊桥仙渡纹碗

口径14.7cm 高6.5cm

本品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外壁蓝釉地绘细密的忍冬蔓草纹,碗内青花绘《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鹊鸟翻飞,祥云缭绕,外壁饰蓝釉轧道纹,四开光内分别绘牛郎、织女、燃香、起居四图。

清宫对官窑器开光内的纹饰主题按不同时节有严格规定,必须按照大内送来的图样与皇帝旨意而设计,不能随便改动。如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太监传旨,烧造“年节用三阳开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桥仙渡、万寿用万寿无疆、中秋节用丹桂飘香、九月九用重阳菊花之类、寻常赏花用万花献瑞,俱按时令花样烧造。”此件蓝地轧道粉彩开光人物碗,其上所绘牛郎织女鹊桥仙渡故事,即为此类粉彩碗之由来。其形制与故宫博物院藏粉彩蓝地轧道开光天河配图碗相同,为道光七夕时令用器,较为少见。

来源: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法国派遣特使拉萼尼前赴中国,在军舰“阿基米德”号上与清朝代表签订《黄埔条约》,该条约凭借特权条款打开中国五个和法国的通商港口。此碗属当时随行的一名在1842-1847年间前往中国海执行任务的皇家海军参谋部军官所有,相信正是于此期间在中国获得,之后由家族承传。

这只碗为中国的七夕节而做,这个节日又被人称作星遇节或者情人节。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243,图215

RMB: 150,000-2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4)

014

清道光 黄地轧道粉彩四时山水纹膳碗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4.8cm

本品撇口,弧壁,圈足。碗内施透明白釉,莹润细洁,碗心以粉彩为饰,绘变形宝相花,素白瓷胎映衬宝相花明快妍丽之色彩,愈显光华天成,秀美雅致。外壁以黄彩轧道为地,剔勾细腻精致,黄彩娇嫩华贵,如锦缎织就,富丽堂皇。其上绘勾连花卉,借鉴了西洋绘画技法,敷以各色粉彩,规整夺目。四面圆形开光,开光处绘山水人物图,为携琴访友、踏雪寻梅、寒江独钓、楼阁静思四副故事。绘画山水楼台错落有致,人物描绘生动传神,深具国画风骨,淡雅高洁,所绘均为文人高士所钟爱题材,体现了清雅深沉的人文内涵,格调清新脱俗。此碗制作工艺精致细腻,胎釉质色绝佳,主题清雅而又富丽吉祥,实为道光官窑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

宝相花为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又称“宝仙花”,盛于隋唐时期。纹饰以某种花卉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以圆珠作规则排列,似宝珠,加以多层次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用在器物上做装饰,含有吉祥、美满之寓意。

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 珐琅彩 粉彩》,图214,页242。

RMB: 250,000-3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5)

015

清乾隆 青花地黄彩龙纹碗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3.7cm

本品撇口,深弧腹,胫部弧收,圈足。内底及外壁以青花为地,以黄彩绘龙赶珠纹,隙地间以火云纹,近足部绘海水纹。蓝地青花黄彩始烧于明宣德御窑,《南窑笔记》称之为“青花填黄地者”,为明清两代尊贵之品类,先以钴料平涂瓷坯并留白出纹饰后,施釉高温烧成,再于留白之处填施黄彩低温焙烧而成,此碗式为清代宫廷岁例用瓷,据《国朝宫史》,专供嫔一级后宫佳丽使用,内廷等级严森,以色泽明辨尊贵是皇家一向的风格,决不可僭越。本品纹饰描画精细,轮廓清晰,色彩对比强烈,造型典雅尊贵,尽显皇家气派。

数近例可参考,茧山龙泉堂藏,香港苏富比,2014年10月8日,编3119。佳士得香港,2012年11月28日,编号2140。保利香港,2015年4月6日,编号3352。

RMB: 180,000-2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6)

016

清宣统 粉彩花卉纹碗

“大清宣统年製”六字两行矾红楷书款

口径10.2cm

本品撇口,深腹,圈足。外部以粉彩装饰,绘以花卉纹,粉彩颜色素雅、明亮,色彩搭配和谐,恬静,构图疏密有致。本品造型精巧别致, 画工精致,为宣统时期官窑精品。宣统皇帝在位仅三年,故所造官窑瓷器极少。

参阅:

《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227,图294。

RMB: 15,000-25,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7)

017

清嘉庆 斗彩花卉纹马蹄碗 (一对)

“大清嘉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口径15cm

本品撇口,斜弧壁,隐圈足,因碗扣覆呈马蹄状,故称马蹄碗。通体施白釉,外口沿下饰青花双弦纹,腹部斗彩绘制五朵团花纹饰,以石榴纹相间隔,近足处饰黄绿红相间的变形菊瓣纹。全器造型美观,胎体细腻洁白,青花勾绘细致,填彩准确,纹饰精美,为嘉庆官窑斗彩精品。团花纹,乃瓷器装饰之常用纹饰,多以团龙、团凤、团莲、团菊等形式出现,造型灵活多变,形式对称工整,独具魅力。此类纹饰最早可见于隋唐时期,以模印纹饰出现。后亦流行于明成化的闘彩瓷器中,清代团花纹再度盛行,尤以康、雍、干三朝最盛。而马蹄碗上绘制团花纹者,乾隆、道光两朝较多,唯嘉庆一朝少有,尤显本品之稀珍。

参阅: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页363。

《宫廷珍藏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003年,页363。

RMB: 400,000-6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8)

018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杯(一对)

“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青花双圈楷书款

口径7cm

本品敞口,弧腹,圈足。内壁绘五组莲纹,杯心青花双圈内饰变形轮花纹,外壁满绘缠枝莲纹,线条流畅,颇有意趣。胎体轻薄,造型精巧,青花色泽淡雅,格调清新,颇具成化神韵。雍正朝的瓷器作品正如世宗皇帝本人的气质,外表看似朴实,但却精华内敛,尽善尽美。此类小杯为仿成化同类器而制,雍正皇帝拥戴纤美的成化瓷器风格,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记载,曾多次下令烧制以成化为范本的瓷器。本品精美非常,相比成化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例,录于《成化瓷器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2003年,页53,图27;页54,图28。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例,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年,页25,图23。

香港松竹堂收藏一例,见录《琅环琳琅—松竹堂中国御窑瓷器珍藏》,2016年01月,图44。

RMB: 400,000-6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19)

019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碗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5cm

本品敞口微撇,弧腹下敛,收至底部,下承圈足。通体施白釉,润洁光亮,外壁腹部以青花绘三组折枝花果纹,碗内外口沿处均饰卷云纹一周。碗心正中青花勾勒双圈,内绘三桃纹,桃果圆润,枝叶点缀下露出成熟饱满的果实。器表外壁绘折枝花果纹,共三组纹饰,分别为瓜果、石榴和蟠桃等物,枝叶蔓蔓,果实累累,营造出丰收圆满之景。近足处以一周花瓣纹为饰。本品图纹简洁明快,绘画笔法流畅,典雅秀丽,寓意吉祥,尽显完美,诚为清乾隆时期官窑佳作。

RMB: 80,000-12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0)

020

清康熙 外珊瑚红内青花一路连科纹碗(一对)

“大清康熙年製”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

口径11.5cm

本品敞口,深弧壁,圈足。外壁通体施珊瑚红釉,素面无纹。内壁口沿下饰一周青花地菱格纹饰带,内底心青花双线内绘制白鹭荷塘图。外底施白釉,鹭鸶、莲花取义“一鹭莲科”,金榜题名。此碗胎体洁白,修足规整,施釉均匀,色泽莹润,所绘纹饰写实生动,集珊瑚红釉与青花装饰于一器,工艺精细,从各方面均体现出官窑制瓷工艺的风采。且成对保存,珍贵难得。

参阅: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2006年,页51。

《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2005年,页88,景德镇陶瓷馆藏。

《清顺治康熙青花瓷》,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图141。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94,图60。

RMB: 150,000-2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1)

021

清乾隆 霁红釉鸡心碗(一对)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5cm

本品敞口微敛,深腹向下渐收,至碗心下凹,造型俊美。碗内施白釉,外壁满施祭红釉,红釉明艳均匀,呈色一致,釉面显现橘皮纹。鸡心碗创烧于明永乐时期,因外底凸出似鸡心状而得名。清雍正、乾隆两朝延续烧制,器形略有变化,仍不失秀美典雅之风范。本品成对保存,品相良好,极为不易。

祭红釉又称霁红釉,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创烧的著名铜红釉品种,因祭红器作祭祀郊坛之用,故名。釉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沈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祭红釉料配制时,往往加入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珍贵之物,不惜工本,且烧制不易控制,因而十分名贵,明中晚期曾一度失传,至清代才恢复烧造,色泽更加艳丽、多样。据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景德镇陶魁》记载,“霁红器,陶户能造霁红者少,无专家,惟好官古户仿之。”道光时期龚洵亦在所编的《景德镇陶歌》中说:“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画精心合,一样烧百不同。”可知霁红釉是清代烧造难度较大的品种,要烧得纯正之霁红釉并非易事。

乾隆皇帝对鲜红釉瓷喜爱有加,每每摩挲把玩,倍加赞赏,曾赋诗:“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泥澄铁碹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吟咏明代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一朝六十年,为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的鼎盛时期,在强大国力支持下,御窑不惜人力物力,烧造出一批精美的祭红釉瓷。

参阅: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文物选萃—瓷器》页130,图110。

RMB: 350,000-4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2)

022

清光绪 黄釉碗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高9.4cm

本品小撇口,深弧腹,圈足,内施白釉,外施黄釉,釉色莹润淡雅,釉面光洁亮丽。《光绪廿六年庚子大运传办瓷器清单》中记载为“娇黄茶盅”,内壁施白釉,外壁饰黄釉。

参阅:

《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138,图146。

RMB: 42,000-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3)

023

清雍正 霁蓝釉斗笠碗

“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口径22cm

本品侈口、斜壁、圈足。因形似斗笠,故名斗笠碗。碗内施白釉,光素无纹,外壁满施霁蓝釉,釉色纯正匀净,色泽深沉,幽蓝如蓝宝石,又如蓝色深海,赏心悦目。本品为仿明宣德品种烧造,造型规整,釉面不流不裂,是霁蓝釉中的精品。

此类霁蓝釉器物多在祭祀时使用,因此又被称为“祭蓝釉”。又因清末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所说的“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里的“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因此也被称为“霁青”。

RMB: 300,000-4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4)

024

清咸丰 霁红釉碗

“大清咸丰年製”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

口径15.2cm

本品侈口外撇,深弧腹,平底,圈足。碗内及底部施白釉,釉色洁白略带灰。碗外施霁红釉,口沿灯芯口齐整明显,足底削釉露胎,胎质洁白坚实。清咸丰朝共十一年,其间御窑厂遭太平天国战役破坏而停烧,又历经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劫难,留存于世的咸丰官窑瓷器较少。本品外壁施霁红釉,发色均匀,同类品种存世少见。

本品与故宫博物院藏品品种相同(参见《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页312,图282),外壁施霁红釉,发色均匀,同类品种存世少见。

参阅:

《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99,图89。

《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312,图282。

RMB: 120,000-1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5)

025

清光绪 青花天下第一泉御製诗文盖罐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高40cm

本品盘口,短颈,弧腹下收,圈足,平顶盖合于口。通体青花纹饰,盖面绘龙戏珠纹,肩部环形篆书“天下第一泉”肩下饰“卍”字锦纹地团“寿”字,每字中心各绘蝙蝠;器腹楷书高宗纯皇帝御制诗文一篇。此器专为慈禧太后饮水而制,所盛甘泉水每日运自北京西郊玉泉山。

此式“天下第一泉”盖罐,为晚清官窑之名品。罐腹所书两首御题诗,一篇为《御制试中泠泉作》,另一篇为《壬午仲春月中澣试中泠泉作》。此二诗皆为乾隆帝赞咏中泠泉所作,分别收录于《清高宗御制诗集》二集卷二十三及三集卷二十。中泠泉,也称中濡泉、南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外,水味甘醇清冽,沁人心脾,有“天下第一泉”之美誉。乾隆皇帝南巡路过镇江时,曾专门品尝了中泠泉,并大加赞赏,故有此诗作之诞生。

释文:

高宗纯皇帝

御製试中泠泉

大江西来源接天,流长入海于此成,奔川孕精育秀,乃少蓄结为波心,突兀之金山,五行相生本母义,讵因头陀裴氏方名,传互为其根仍妙。合山腰涌出乳窦,中泠泉古称第一,今试品松枝拾取,文火燃玉乳印心,淡无滓云浆入口,飘乎仙飘乎仙风,吹袂起左招浮邱,右赤松子平山第,五拜下风浮玉中,心洵无比而我廵,方喜遇此更惭惟,辟作福惟辟玉食,箕畴言不必高谈,到斯祗惟饮其水。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页172-173,图158,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0年。

清光绪 青花“天下第一泉”大盖罐 (一对),中国嘉德,2013.11.16日,Lot5162,成交价RMB2,645,000。

RMB: 600,000-8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6)

026

清乾隆 霁红釉胆瓶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高24cm

本品直口,细长颈,削肩,鼓腹,圈足。因形似悬胆,故名胆式瓶。通体施高温铜红釉,釉面匀净,色泽纯正。

胆式瓶属于陈设用瓷,一般用于插花。此瓶器形端正典雅,线条优美流畅,釉层晶莹润泽,釉色浓艳大气,胎质细密匀净,细微处均彰显官窑仪态万千的皇家气势,给人典雅沉静的视觉感受。

明清以降,瓷器被广泛应用到祭祀用器之中,祭红因“如朝霞霁色”又称“霁红”。据《景德镇陶录》载:“今厂器做‘霁红’,而陶俗皆作‘济红’。其实‘祭红’为是。盖宣窑造此,初为祭郊日坛用也。”至乾隆时期,红釉瓷器更以祭红釉为大宗,佳品辈出。颜色釉诸般品种中唯属红釉最难烧成,其对烧制时的各种条件、气氛十分敏感。清道光龚鉽《景德镇陶歌》第三十四首有形象描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似本品这样将器型和釉色结合得完美无缺之作实为少见。

参阅:

《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页153。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香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29页,图26;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98页。

RMB: 400,000-6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7)

027

清道光 霁红釉撇口瓶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高28.5cm

本品撇口,长颈,圈足,通体施红釉。造型尊贵典雅,曲线优美怡人,釉水凝厚莹亮,釉面圈足修削工整,无聚釉垂流之患。

清中期《景德镇陶歌》有云“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霁红釉烧造不仅依靠人工,更赖气候天成。可知霁红釉是清代烧造难度较大的品种,要烧得纯正之霁红釉更是难得珍贵。如此品格高超的霁红撇口瓶在当时亦属难得,制瓷水平的高峰往往是一时诸条件之最佳综合所致,缺一不可。

RMB: 250,000-3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8)

028

清乾隆 炉钧釉双耳瓶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刻款

高23cm

本品敞口短颈,丰肩,椭圆形腹,上腹部对称饰双耳,底承圈足。整器造型沉稳而秀雅,通体施炉钧釉,釉色流淌自然,釉面失透滋润,釉色深沉,似山岚云气,斑驳陆离,于烈焰中幻化出别样瑰丽,可令赏者如痴如醉。本品为乾隆时期流行的一种瓶式,颜色仍带有雍正时期特征,应为乾隆初期景德镇御窑厂作品。其无论造型、釉色,均各臻其妙,集精、罕、美于一体,是继承亦是发展,值得收藏。

炉钧釉是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低温釉新品种,盛行于雍正、乾隆两朝,为单色釉之名贵品种,后世继承多有烧造。

参阅:

《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1986年,页120,图93。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4。

RMB: 500,000-7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29)

029

清光绪 窑变釉贯耳瓶(一对)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刻款

高30.2cm

本品口呈四方倭角形,颈部饰双管耳,鼓腹,腹部饰桃形凸起,造型端庄典雅,下承长方形圈足。通体施窑变釉,似焰烧霞燃,变幻无穷,釉汁肥厚靓丽,美艳夺目。圈足内无釉露胎,阴刻“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款,成对传世,尽显佳品高贵。

贯耳瓶器型源自青铜器,在清宫档案中称为“均釉杏圆四方双管瓶”,为清代御窑经典器型,历朝皆有烧制。

参阅: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页272-273,图5-1。

RMB: 400,000-5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0)

030

清光绪 粉青釉贯耳瓶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高30.5cm

清代官窑生产的粉青釉瓷器,以雍正、乾隆时期釉色最美,其后各朝釉色纯正者已较为难得。贯耳瓶器形仿古代投壶式样,朴素大方,颈部对称贴塑管状双耳,腹部饰凸起的桃形开光,为方正器身平添变化。本品通体施粉青釉,釉质莹润,釉色均匀,为清代晚期粉青釉中的佳作。品相保存良好。

参阅:

《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274,图363 ;

《清代瓷器赏鉴》P274,图363。

A CELDON GLAZED VASE

GUANGXU INCISED MARK AND PERIOD

Size:30.5cm.(H)

RMB: 250,000-28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1)

031

清宣统 霁蓝釉描金皮球花纹赏瓶

“大清宣统年製”六字二行描金楷书款

高40cm

本品撇口,长颈,圆腹,圈足。瓶身通体绘描金团形图案,图案寓意丰富,融合松鹤延年、多子多福、万寿无疆、吉庆有余等意。器型周正,蓝釉亮泽细润,色彩艳丽,装饰效果极为强烈。赏瓶最早出现于雍正时期,是清宫经典的陈设器皿。自光绪朝始,赏瓶纹饰种类日渐丰富。霁蓝釉描金皮球花纹赏瓶为清晚期官窑烧造的品种,在《光绪廿六年庚子大运传办瓷器清单》中,记载为“天青釉描金皮球花玉堂春瓶”,专作赏赐之用。赏瓶通体以霁蓝釉为地,金彩绘皮球花纹于颈部和腹部,肩部饰缠枝莲托寿字纹,蓝釉沉静,金彩亮丽,为清晚期赏瓶之新式样,时代风格明显。

参阅:

《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125,图126;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482。

RMB: 150,000-2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2)

032

清光绪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高40cm

本品撇口,长颈,肩凸起弦纹,圆腹,圈足略高微向外撇。纹饰严格按照规制,自上而下分数层,分别为海水纹、小云头纹、变形蕉叶纹、回纹、缠枝莲纹、云头纹、缠枝莲纹及仰莲纹,造型规矩,纹样工整,凸显官窑风范。

此类样式被称为“赏瓶”,创烧于雍正时期,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依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档案中之“赏用瓷瓶”即应指赏瓶。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瓷器之经典品种,因其多以青花绘缠枝莲纹,意寓“清廉”,故常被帝王用作赏赐用瓷,以期臣下为官清廉,故又名“赏瓶”。

清代皇帝特制赏瓶用于赏赐有功的大臣,始于雍正,终于宣统。该器为光绪时期的赏瓶,青花发色鲜艳明快,浓淡相宜,纹饰繁缛细密,层次分明,画工点染细腻,令赏瓶更为赏心悦目,更是令得赏者更将隆恩铭记。

参阅:

《中国陶瓷全集15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页34。

《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页170-171。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页174,图159。

RMB: 200,000-3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3)

033

清乾隆 青花花卉纹壮罐

高30cm

本品圆唇,直颈,微折肩,筒腹,敛胫,圈足微外撇。盖顶饰宝珠纽,上绘六瓣花卉纹,盖面满饰冰凌锦地纹样,内绘各式朵花,自颈部以下依次饰波涛海水纹、缠枝莲纹、冰凌锦地朵花纹、缠枝莲纹和如意头状朵花纹。

本品白釉匀净,青花浓艶,纹饰排列繁缛而不凌乱,系仿明永宣同类之作,原名“仿宣窑青花芦粟锦壮罐”。《清档》记载:“乾隆十年三月二十日,司库白世秀将旋得青花白地撞罐盖木样一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照样准烧。钦此。二十九日,司库白世秀、副催总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青花白地撞罐一件。传旨:著交唐英照此花样烧造罐盖一件。钦此。”“乾隆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高玉交青花白地壮罐一件(随木座铜胆)。传旨:交唐英配一罐盖,其铜胆做材料用。钦此。”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此件壮罐配得盖后交太监胡世杰呈进。“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十四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青花白地有盖壮罐一件(随紫檀木座)。传旨:著交唐英照样烧造,算冠架用,不必落款,算一样随大运呈进。钦此。”次年五月初四日,此件有盖壮罐烧好后随大运瓷器一同呈进。之后,乾隆帝在乾隆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均曾谕令为“青花白地壮罐”照样配盖,还曾在乾隆十七年二月十七日责问“从前传过无款甘露瓶并壮罐多烧造些,不必随大运送来,如何此二样烧造的甚少?著交江西急速烧造无款……壮罐五十件……送来,不必随大运”,御窑厂遂在其后的二十一个月内分四次完成了这五十件的任务额。由上述频繁的烧造记录看来,本品实为乾隆帝的青睐心爱之物。

参阅: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323;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页240-241,图148;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页113,图87;

《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页110-111;

《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页199;

《岭南私人藏珍:明清民国瓷器篇》页110,图69;页111,图70;

《清代官窑瓷器史叁》中国画报出版社,页655。

RMB: 650,000-7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4)

034

清乾隆 矾红彩折枝莲纹甘露瓶

本品圆唇口,长颈,直颈有凸弦纹,颈下部有轮状凸起,丰肩,鼓腹,腹下部渐收,束胫,覆钵式圈足,足部外撇,内壁、内底皆施白釉。外壁以矾红绘折枝莲纹作主体纹饰,由上至下依次为回纹、朵梅纹、覆莲纹、仰莲纹、如意纹、变形覆莲纹、折枝莲纹、蕉叶纹、双重复莲纹。色彩协调,绚而不艳,美而不俗。纹样、造型与此瓶如出一辙,应同出唐窑。

此器无官款,是著名的唐窑作品,这与《乾隆十一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的记载相符:“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俱不要款”。虽无款,然品格之高更在写款者之上,其美重在质量与内涵。此器器形端正,通体施白釉,釉面匀净莹润,矾红鲜丽柔和,上下映衬,光彩夺目。不仅造型秀美,绘饰精细,整体感觉浑然天成,尤为珍罕。体现出西藏地区传统造型与内地悠久的陶瓷烧造工艺高度完美的结合。

参阅:

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南京博物院藏有与此器制式相同者。

著名藏家香港怀海堂主人亦庋藏一对。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耿宝昌、吕成龙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页34,图29。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225,图225。

《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罐》,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2007年,页358,图128。

原清宫旧藏,《内府御用器画样》之十一卷见有甘露瓶的画样,乃贺清泰奉敕恭画。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 2007年,页222 ,图161。

《希尔德斯海姆罗埃默和佩利措伊斯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页150,图59。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页204,图151。

《天津博物馆藏瓷》,天津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12年,P195,图169。

《清代官窑瓷器史》,铁源、溪明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2003年。

《清瓷萃珍—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图83。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瓷器卷(下)》页28,图18。

《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页191。

《清代瓷器赏鉴》页125,图154。

来源:

原香港藏家旧藏

RMB: 400,000-6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5)

035

清光绪 粉彩云龙戏珠纹大盖瓶

“清华珍品”四字楷书款

高149cm

本品唇口,直颈,溜肩,桶身,兽钮盖。盖上方塑有一蹲坐兽纽,通体金光熠熠,富贵精致。器身描绘矾红描金龙纹,龙身矫健,弯曲灵动,双目圆瞪,充满精神;周边衬以火云纹和祥云缭绕,下方描绘海水波浪纹,波浪描绘细腻,层叠推进,汹涌袭来,生动逼真。底部刻“清华珍品”四字楷书款。本品器型高大,颇具磅礡气势。光绪时期国力衰败,但此件器物却展现出一副别样的雄伟之态,实属末代王朝余晖再现。

清华珍品款的瓷器,无论从器形,以及纹饰,皆与晚清官窑器物制式相类似,由此可见,清华珍品款识的器物,在当时来说,应该是为皇家园林定烧的特殊器物,传世较普通落有本年款的官窑瓷器少见。

据史料记载,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仍叫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西部叫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zhǔ)(咸丰),俗称“四爷园”;另据史学家所见“皇家地图”—圆明园外围水乡图上,近春园处标有“瑞亲王”(即道光四弟绵忻),因此“四爷园”之四爷是奕詝,还是绵忻,尚无定论。咸丰即位将熙春园改为并亲题“清华园”。

参阅:

《清代官窑瓷器史二》,中国画报出版社,第539页。

RMB: 1,200,000-1,5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6)

036

清光绪 松石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盒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矾红楷书款

口径36cm

本品盖呈扁圆球形,弧腹略深,平底圈足,器形圆润饱满。通体绘紫藤、月季和画眉,乃大雅斋瓷主要纹样,构图为过墙式。外壁松石绿色底釉上,紫藤的根枝从胫部伸出后,经由口沿而向上部。上下所绘紫藤缠绕月季绽开怒放,欣欣向荣,画眉一上一下相对欢鸣,增添了活泼的气氛。本品为晚清流行的一种盒式,保存至今殊为不易,值得珍赏。

参阅:

《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製瓷官样与御窑瓷器》页164;

《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页170-171,图71。

RMB: 400,000-6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7)

037

清康熙 斗彩山水纹六方花盆

“大清康熙年製”六字青花楷书横款

高32cm,盆口长52cm,宽44cm

本品呈六方造型,胎体厚重,折沿外翻,口沿宽厚,边起阳线,转角委婉有刚性,做工利落,口沿以青花绘枝叶,红绿彩装饰寿桃,以金彩点染并书团寿纹。直壁,腹下渐敛,六面以斗彩绘山水人物图,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绘蝙蝠、旭日、山川,寓意“福山寿海”,仙鹤呼应口沿的寿桃,寓意“福寿连绵”。青花色泽青翠,绿、褐釉淡雅,并加以红绿金彩点缀,整体色泽清丽雅致,浓淡相间,下承足皆起阳线,与口沿上下呼应,足饰如意头状阳线开光内并彩绘花草纹,内壁釉斑淋漓,平砂底有孔。此时期的各类花盆皆仿照古瓷各种花式造型的折沿花盆烧制,风格一脉相承。

斗彩此种绘画风格仅出现于康熙朝官窑中,而后在雍正至同治朝的官窑瓷器中几乎再看不到这种瓷画。康熙朝官窑烧造各式花盆品种,人物故事、神话传说、花鸟等皆有烧造,题材喜庆吉祥,自然淳朴,体现康熙朝独有的时代风貌。

此类无奁花盆为户外花盆,尚需配制锡胆或铜胆一同使用。主要陈设在紫禁城后御花园(北花园)和慈宁宫花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斗彩神仙故事图六方花盆”底部墨书“北花园”,说明曾供北花园使用。另外北京西郊的畅春园也是其主要使用地点。因为畅春园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康熙后期开始玄烨大部分时间驻跸于此,其园林面积广阔,花卉陈设所需数量更远胜后廷二园,花盆自然需用甚多。康熙五十二年,玄烨六十大寿的庆祝活动“千叟宴”也在畅春园举行,而这类花盆当中不乏神仙贺寿题材,应该与康熙六十大寿密切攸关。同类斗彩花盆可以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南京博物院藏品。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02,图64;

《世界陶瓷全集》第十六卷·“清代”,彩图147;

《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页274,图118;

康熙 斗彩神仙故事图六方花盆 底墨书“北花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页99,图63;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元明清釉下彩》,页496,图16。

RMB: 800,000-1,2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8)

038

清道光 粉彩福寿绵长纹花盆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8cm

本品八棱形,口沿外撇,直腹平底。花盆下沿绘一周如意纹,外壁以粉彩绘饰缠枝西番莲托福(蝠)寿图案,缀以忍冬、方胜、石榴、贯套枝蔓等吉祥纹饰,寓子孙延绵、万福齐天之意。近足处绘变形莲瓣一周。整器造型优雅,胎釉精良,绘制精细繁缛,纹饰寓意吉祥,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道光朝官窑瓷器精品。

RMB: 250,000-3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39)

039

清乾隆 青花海水矾红龙纹盘(一对)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7.3cm

本品敞口,平底浅弧腹,矮圈足。整器器形规整,胎釉细润,青花发色亮丽,红彩鲜艳,红蓝二色相互映衬,最是夺目。内口沿饰两道青花弦纹,盘心绘青花海水龙纹,腾龙于海涛之中,威猛逼人。外口沿饰一周钱纹,外壁亦绘淡描青花海涛纹,其上以矾红绘游龙九条,姿态各异,宛若在滔滔海水中兴风作浪,极具动感。青花矾红龙纹盘始见于明代,然“九龙”象征着帝王权威,各代帝王都喜此图纹,至到乾隆窑,更是将腾龙至高无上的气势发挥积极。本品成对呈现,更见“龙”气万千,殊为可珍。

参阅:

《青花釉里红(中)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耿宝昌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页274,图223;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08,图54;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页190,图150;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页371。

RMB: 400,000-60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0)

040 

清乾隆 霁红釉盘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6.3cm

本品圆唇、侈口、弧腹、圈足,胎体紧致,制作规整,造型优美,盘心及器底施白釉,外壁施红釉,釉色莹润艳丽,。有清一代,在永宣时期霁红釉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烧制出颇为鲜艳浓丽的霁红釉瓷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本品便为乾隆时期霁红釉佳品。

RMB: 30,000-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1)

041

清乾隆 青花岁寒三友纹盘(一对)

底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字款

口径17.5cm

本品撇口,弧壁,浅圈足,平底。外壁以青花绘庭院人物,清雅宁静,盘心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松树腊梅依圆形构图作向内曲折之姿,松枝饱满,梅树繁花满枝,中间竹叶依山石而生,三五成组点缀左右。此盘外壁所绘图案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宣德款青花仕女婴戏图碗相近(参见《故宫藏瓷大系—宣德之都(上)》,台北故宫,2000年,页250-251,图95),为乾隆官窑仿明宣德同类器所製。此对盘描绘清秀精致,色泽艳丽淡雅,使于清幽典雅之中富于装饰意味。本品成对保存,规格、形制、纹饰均同,呈现统一庄重雅致之态,为乾隆官窑佳器。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P10。

《徐氏艺术馆 · 陶瓷Ⅳ · 清代》,徐氏艺术馆,1995年,图79。

《清代官窑瓷器史叁》,中国画报出版社,第619页。

《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页378、379,图204。

RMB: 250,000-35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2)

042

清康熙 青花缠枝莲纹盘

“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二行青花双圈楷书款

口径15cm

本品撇口,弧腹,圈足。以内外青花彩绘缠枝莲纹,花头为西番莲,体型硕大,盘心中三只莲花围绕在一朵侧莲周围。莲叶婉转缠绕,繁密细腻。盘心图案外围以双圈线为廓,盘内壁装饰一圈侧面花头的缠枝莲纹。盘外壁的缠枝莲,花硕而叶稀,主次分明。本品造型规整,青花发色翠亮,釉面莹润,为康熙朝青花隽品。

此类器物自康熙朝开始至宣统朝终结,是清代官窑瓷器中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的品种之一。

参阅:

苏富比香港,1983年11月16日,编号518。

Ohlmer藏瓷图录,编号37。

东方陶瓷协会1964年清代艺术展图录,伦敦,编号110。

RMB: 60,000-8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3)

043

清同治青花对头凤纹盘(一对)

“大清同治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口径16.5cm

本品口微侈,弧形壁,窄圈足平底。盘心青花绘工整对称的两只凤凰,俗称“对头凤”,两侧空白以十字祥云填充,外壁亦绘两凤,以十字云分隔。所绘凤凰花冠细颈,丰满的翅膀,华丽的尾羽,显示出“百鸟之王”尊贵华美。

宫廷以凤为皇后的图腾,此对凤盘工整有序,象征皇后德洽六宫。同时凤凰又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对象。人们认为她的出现,能带来光明,让祥瑞降临,预兆天下太平,人们能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将其看作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

参阅:

1.《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9月,页159,图204。

2.《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8月,页98,图88。

RMB: 40,000-6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4)

044

清光绪 青花对头凤纹盘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口径 16.5cm

本品胎体轻薄,撇口,弧腹,圈足。底心写“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所绘凤凰纹图案性较强,内壁作团花式,外壁为飞翔式。卷草式尾的为雄性凤,飘带尾的是雌性凰,双凤飞舞于云间,取“鸾凤和鸣”之意。青花双凤盘品种首创于康熙朝,后成为清代官窑的经典品种,影响深远。整器胎白釉净,青花发色清雅,画工细腻精纯,实为难得。

RMB: 10,000-2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5)

045

清宣统 青花对头凤纹盘

“大清宣统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口径 16cm

本品口微侈,弧形壁,窄圈足平底。盘心青花绘工整对称的两只凤凰,俗称“对头凤”,两侧空白以十字祥云填充,外壁亦绘两凤,以十字云分隔。所绘凤凰花冠细颈,丰满的翅膀,华丽的尾羽,显示出“百鸟之王”尊贵华美。

宫廷以凤为皇后的图腾,此对凤盘工整有序,象征皇后德洽六宫。同时凤凰又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对象。人们认为她的出现,能带来光明,让祥瑞降临,预兆天下太平,人们能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将其看作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

RMB: 20,000-4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6)

046

清道光 青花云龙纹盘

“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17cm

本品敞口,浅腹,圈足。内沿、内底各饰一道双圈青花,盘内底及外壁均饰云龙赶珠纹,龙髮飘摆,五爪锋利,四周围饰火焰云纹,行龙矫健威猛,构图紧密,气势逼人。本品为清代御窑传统制式,胎体轻薄,造型端庄,绘工精美,为道光时期少有佳作。

参阅:

《形秀色丽四代珍》,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1992年。页146图166。

RMB: 20,000-4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7)

047

清乾隆 青花云龙戏珠纹盘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字款

口径17cm

本品圆口,浅弧腹,圈足。通体施透明白釉,釉质莹润,内外口沿饰青花弦纹两道,盘心绘青花云龙纹,外壁绘双龙赶珠纹,纹饰饱满,龙形矫健,张口怒目,须髮、鳞片绘制一丝不苟,极为精细。本品青花发色纯正,釉面光润匀泽,纹饰绘工流畅,属清代官窑的经典传统品种。其自康熙朝开始烧造,一直延续至清末,其间质量较上乘者当推雍正、乾隆二朝。

参阅: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第406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形秀色丽四代珍》,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1992年,页146,图166。

RMB: 60,000-8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8)

048

清乾隆 斗彩寿字忍冬纹盘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口径20.5cm

本品敞口,弧腹壁,浅圈足。外壁口沿一周如意圆点纹,腹部绘贯套与藤蔓草叶托八组忍冬纹,形似篆体寿字。盘心团寿外对称环绕四组变体寿字,周围再绘以贯套纹。整体图案先以青花勾勒,再在釉上以黄、绿、赭等诸彩填色,风格清新恬淡。足端露胎,胎质细洁。“忍冬”即“金银花”,因越冬不凋,故名,《本草纲目》云:“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始出现於魏晋南北朝佛教装饰上,比喻人的灵魂轮回永生,后被瓷器装饰引用,有多福多寿之吉祥寓意。本品器形规整,盘饰简洁,典雅庄重,当为乾隆时期宫廷寿辰用器。

参阅: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3年 页306。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3年10月页174。

RMB: 60,000-8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49)

049 

清道光 黄地绿彩龙纹花口盘

“大清道光年製”三行六字青花篆书款

口径13cm

本品棱口呈花瓣状,平底、圈足。口沿饰茄皮紫双线,盘内亦以茄皮紫双线分隔,盘心绘绿彩龙,盘内壁各绘绿彩云龙两条。器型成型规整,全器以黄彩为地绿彩装饰,胎釉精良更承托出绿彩的鲜艳。此盘以黄彩地绿龙为主题,为宫廷日用器皿。

据《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中规定:“蓝底黄龙或黄地绿龙为嫔妃所用,不得愈越”,由此可知此种黄地绿彩龙纹盘一般由皇宫中的“嫔”所使用。黄地绿彩工艺最早出现于明初永宣时期,其具体做法为现在素胎上锥刻纹饰,然后以高温烧成涩胎,复施黄釉绿彩,在低温烘烧而成,整个流程极为复杂,因此在明清两代御窑之中,相对其他品种而言,黄地绿彩瓷的造烧数量可谓少之又少。据《清档》中记载,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黄地绿龙葵瓣四寸碟一件,传旨:……黄地绿龙葵瓣四寸碟上龙发绿釉水不清楚,碟外画行龙……”则此类款式器物,系由乾隆皇帝亲自下旨更改,设计而成。而据《国朝宫史》中记载,此种黄地绿彩器为贵妃所用,档次高贵。本品胎釉俱佳,色彩纯正,时代特征鲜明。

参阅:

《汲古丛珍》第177页,图162,文物出版社 1997年。

RMB: 20,000-40,000

清代官窑瓷器拍卖记录(一次性拿出50件清代官窑)(50)

050

清光绪 矾红蝠纹盘(一对)

“大清光绪年製”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

口径15.3cm

本品敞口,弧壁,浅腹,圈足。盘心五只红蝠围成团状,寓“五福”美意,盘内壁环绕十二只红蝠,外壁环绕八只,寓意“洪福齐天”。本品以红蝠和青花双弦纹装饰,主题及寓意皆鲜明,胎质细腻,釉面莹润,纹饰典雅清丽,成对保存,值得珍藏。

参阅:

《异彩纷呈—浙江省博物馆藏瓷选集》页181;《清代瓷器赏鉴》页284,图379。

《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81,图65

《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295,图265。

RMB: 20,000-40,000

本文来源:古董我看鉴 gudongwokanjia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