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

参考资料:B站:X博士官方频道,地狱级难度!还记得震撼亿万中国人的2008年春运吗?

羊城网: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2008年1月3日起,中国南方广大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大规模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天气。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影响。当时正值中国传统的客流大迁徙——春运,受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各地的火车站、机场、长途客运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因列车、航班和班车延误或者取消而造成的旅客滞留现象。其中,尤其以广州火车站的乘客滞留事件最为让人记忆得刻骨铭心。其滞留持续时间之长、滞留人数之多、场面之大、景象之“壮观”、秩序之混乱,在中国铁路“春运”历史上可谓空前,也恐怕是要绝后的。

当时的广州,是中国的“洛杉矶”。发达的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世界”迥然不同的灯红酒绿,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前来掘金。构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因此每当到了年关,会有无数人扛着大包小包,携妻带子,带着一年打工的辛苦所得回到各自的老家过年。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1)

广州站的站前广场

1月15日,随着雨夹雪和冻雨一路势如破竹的南下,所过之处长途客运站和机场别无选择,唯有关闭一条路,当冻雨到达广州时,广东省汽车客运站、广州滘口汽车站和番禺区市桥汽车站也陆续关闭,急于回家过年的人们一时间不约而同地全部涌向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环市西路159号的特等车站——广州火车站,因为该站是此时此刻(在理论上)他们可以离开广州回家的最后希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虽然总共取消了100多班航班,倒却是没关闭,但大部分农民工是坐不起飞机的,机场关闭不关闭跟他们的关系真心不大)。

另外,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广州很多企业因为停工而提前放假,也使得很多打工者提前踏上归途,间接导致春运人潮提前。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2)

被冰雪压垮的郴州电网塔架

1月25日,随着位于郴州市的几条用于电气化铁路供电的高压电线被结冰层压垮拉断(当时结在高压线塔架和输电线上的冰层厚度超过50毫米,一座原本只有6吨重的双回线电塔结冰后重达50多吨,输电线上凝结着碗口粗的冰层将早已不堪重负的电塔整排整排拉倒,有3名国家电网的抢修工在电塔输电线除冰抢修作业中不幸以身殉职),导致已经完全实现电气化运营的南北走向的大动脉京广线南段彻底瘫痪,所有电力机车全部趴在广铁集团广州机务段的整备车库里动弹不得,落后的内燃机车在此时瞬间又成了“铁老大”的宠儿。但临时抱佛脚一般地要将淘汰多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内燃机车重新征调和整备需要时间,只能整备完一台机车立即挂上编组列车出发,即便如此面对汹汹涌来的人潮无异于杯水车薪,因为第一列完成整备能发出的内燃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已经是5天之后的事情了(更有甚者,连平时只进行小运转调机运行的东风-5型调机机车都被强拉上阵去牵引短途旅客列车)。人流从四面八方不断汇集到广州站,虽然广州站在1月25日当天正式停止售票,但此举丝毫不能阻止人流涌向广州站,这些人里有买到票走不了的,也有买不到票来碰运气的。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3)

广州站公交站候车处的人潮

所以,在接下来的11天里,在广州站聚集的人群就此越聚越多。第一天数万人、第二天十万人、第三天十多万人……到第十一天的时候,占地约4万平方米的广州站内外已经聚集了数十万人,这个数字有很多版本,从二十万到八十万不等。广州站自1974年4月12日投入使用以来从来不曾容纳过如此庞大的人流,原本的秩序早已荡然无存。

这一年,岭南的冬天格外冷,广州的当时的最高气温不足6℃(广州冬季平均温度是 17℃ ~ 25℃),这个温度对于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的广州来说已经是百年一遇的“寒潮”天气了。天空中还飘着小雨,低温加上雨水,只要在户外站上个把小时就能把人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发麻。人群变得越来越焦虑,在本能的“回家”诉求的驱使下,逐渐丧失了理性,不顾一切地拼命往站内推搡拥挤,哪怕坐不上回家的列车,哪怕待在站台上等,也好像比在车站外广场上等来得安心一些。失去理性的人容易变得急躁、冲动、易怒、无礼,会做出种种在他正常的时候都厌恶甚至痛恨的行为。

当时,一个只有21岁的年轻人手持相机在广州站取景,为他正在制作和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积攒素材。根据他的回忆:躁动的人们就像一场洪水,将一切阻拦在前方的规则给冲倒。没有人顾得上将一碗方便面抬高至50元一碗的趁火打劫者,还有随地大小便的乘客。一切都在失控,骚动、失散、不知情的哭泣成为常态。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4)

《归途列车》海报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5)

《归途列车》导演范立欣,本文中出现的广州站的一幕幕多为他拍摄

更有人看他手里拿着照相机,以为他是记者,瞬间几百人将他团团围住,堵在他的镜头前尽吐“诉求”。更多的人则推开隔离栅栏疯狂地冲击着由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组成的警戒人墙,而数千名(随后逐步增援替换,总共有四万多名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参加了那次广州站的维持秩序和警戒任务)广州市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则昼夜不分地守在火车站前,两两挽手形成三重人墙,抵挡着决堤般的人潮。带队的警官举着高音喇叭声嘶力竭地要求人群不要乱,但丝毫没有效果,急于回家的人们没人听得进去这些话。民警和武警战士们唯有死守人墙,因为他们清楚:如果人墙失守,失去理智的人群将如同洪水猛兽,摧毁着一切秩序和良知的同时会造成比1994年衡阳火车站重大踩踏事故还要惨重的后果(衡阳站踩踏事故详情请看本厂长火车易坐衡阳难过,记94年衡阳站617次列车乘客拥挤踩踏事件一文)。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6)

拼命阻挡人潮的广州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7)

武警战士正在竭力要求人潮冷静,保持秩序

更多的人只能苦苦地等待在广州站外广场和附近的马路、街道上,至于周围的大小旅馆也早已被“填满”。从第3天开始,人们携带的干粮和水大多耗尽,吃喝成了大问题、连上厕所也成了问题,因为即便厕所就在离你不过几百米甚至百余米的地方,你就是挤不过去,就算你花一两个小时都休想挤开这几百米的人群,不少人实在不能忍,只能被迫就地解决。很快,阵阵骚臭就弥漫整个车站广场,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和焦躁。

到了1月29日下午,当晚点了80多个小时、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抵达广州站的K201次旅客列车的乘客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走出车站(K201次列车的遭遇本厂长将专文叙述)时,广场上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再度震撼到了这群已经在路上折腾得心力憔悴的人们的心灵。此时,也许他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和这些已经在广州站苦等了4天多人们比起来,他们是幸运的,至少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8)

广州站站台,显示牌上的K202次正是K201次的回程车次

到了第5天,随着紧急征调的内燃机车整备完毕可以上路运行,终于有列车可以从广州站发出,苦等的人群仿佛看到了希望,每当车站开始放人进站时,人群就发了疯一般朝进站口挤,不管这趟车跟自己有没有关系。每当这个时候,惊叫声、谩骂声、推搡声甚至还有殴打声充斥其中,情绪失控的人群开始疯狂地对组成人墙的武警战士进行攻击,不少武警战士被人群中丢过来的瓶子或者砖块砸破了头,但依然轻伤不下火线坚守岗位。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9)

武警战士正在帮助乘客传递年幼的孩子

不过,温馨的一幕依然无处不在,人群中不断有人因情绪过于激动和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地,此时人群会自发地伸出一双双手,将晕倒的人托举过头,像是传输机上的运输带,将其送往场外等候的民警和武警战士处。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10)

晕倒的人被“人肉传送带”接力举过头顶送出人群

事情就是这么矛盾,丧失理智冲击、攻击武警战士人墙的和小心翼翼将晕倒的人举过头顶抬出人群交给武警战士的恰恰是同一群人;而先前被人群中抛来的杂物砸得头破血流的武警战士和接到晕倒的群众立即抬起往急救点奔跑的武警战士也恰恰是同一群人。

这些争抢、推搡和厮打的人们原本就无冤无仇,他们的诉求其实很朴素、很简单,两个字:回家。

许多家住在广州站附近的广州市民自发带上了棉被分送给滞留的人群取暖;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日日睇》栏目主持人陈扬(G4陈Sir)顶着光头走到人群中劝农民工留在广州过年;车站广场上一遍遍放着电台的广播,主播嘶哑的声音不停地重复:“留下吧,广州也是你家。”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11)

陈扬(右)

尽管在人声鼎沸的火车站广场中,这些呐喊声如蚊蝇。

随着部分列车的恢复运行原本苦等的人们看到了回家的希望,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人潮又开始汹涌起来,在如此汹涌的人潮下,悲剧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有人倒在了回家门前——

2008年的2月2日凌晨,一位湖北监利女孩李红霞,在这场推推搡搡中被踩踏致死。

广州市番禺区某钟表公司员工李红霞、曾祥均等8名湖北省监利县白螺镇同乡,2月1日从番禺搭乘地铁抵达广州火车站,准备赶当晚8时的火车回湖北监利老家。

由于当时北上铁路交通恢复不久,大量急于回家的旅客涌入火车站广场地区,与原来滞留旅客汇集,导致火车站候车旅客达到40多万人,出现严重拥堵情况。

下午3时,李、曾等8名湖北同乡被人流挤散,李红霞、曾祥均等4人被挤到环市西路省汽车站外路段。该路段为火车站广场周边地区人群密集处,大批来自全省各地的旅客,从省汽车站涌向火车站广场。

21时许,省汽车站外路段的人群加快向火车站广场方向涌去,李红霞、曾祥均在人流中受挤迫倒地并被人群踩踏踩伤,现场执勤民警发现后迅速将受伤的李、曾两人从人群中抬出来,送到火车站广场医疗点抢救。

受伤较轻的曾均祥经抢救很快苏醒,但李红霞仍处于昏迷状态,被紧急送往广州陆军总医院抢救。该医院医护人员全力进行抢救,但因李红霞伤势严重,于2月2日0时许抢救无效死亡。

在她遇难前两个小时,她跟家人撒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谎言:“等我挤上火车,再给你们电话……”

B站视频:《地狱级难度!还记得震撼亿万中国人的2008年春运吗?》中还讲述了这么一则故事:2月1日凌晨,32岁的李满军拖着女友张池来到广州火车站,他们原本在顺德打工,当年准备回湖南老家完婚,他们是得知已经有同乡登上火车的消息后急匆匆地从顺德赶到广州站(他们曾经在2天前来过广州站,看到实在没有上车的希望只能暂时返回顺德),躲过执勤民警和武警的视线,翻过站台外的铁丝网,爬上了4米多高、横跨整个站区线路的人行天桥,因为有人告诉他们从天桥跳下去,就可以上火车。李满军先从天桥上跳到一列旅客列车中的一节车厢车顶(此时他们并不在乎这列列车开往哪里,只要能离开广州就行),满心欢喜地准备接过女友手中的行李时,侵入了位于车顶上方的电气线路区域,顿时被高达25000伏的电流击成一团火球,全身大面积烧伤,膝盖以下完全烧焦。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12)

张弛正在照看重伤的李满军,新快网

随即李满军被救起后送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病势虽然一度稳定,但在2月3日凌晨4时15分,值班护士发现李满军伤势恶化,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依然无力回天,李满军在5时20分宣告不治。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他外衣一侧还没被烧焦的衣兜里发现了属于他的那张从黄牛手中高价买到的火车票,而张弛在此之后再也没有踏入广州这片伤心之地。

同一天,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告全省人民书》,恳请广大在广东的务工人员能留在广东就地过年,部分确实回家无望的人响应了这个号召离开广州站返回到自己的暂住地,大大缓解了广州站的压力。另外,随着京广线电气化电网线路的逐渐恢复,原本趴窝的电力机车也开始陆续重新上线运营,困在广州站11天之久的人们得以陆陆续续踏上久违的返乡之途。

2月6日,也就是当年的农历除夕,中国气象局正式解除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三级响应的命令,广州站的秩序也逐渐恢复正常。一场令许多人终身难忘的地狱级返乡之旅也就此落下帷幕。

事后在经验教训总结中,首先自然是因为罕见的冰雪灾害天气超出了南方电网的设计所能允许承受的最大阈值,导致京广线的电气网路不堪重负陷入瘫痪。其次是广铁集团对突发性情况应对措施明显滞后,在京广线实现电气化后过早地将内燃机车撤出了客运且没有保留一定的随时可以待命投入客运运营内燃机车,导致因电网瘫痪、电力机车大面积趴窝后面临无车可用的窘境。第三,京广线沿线的车站城市所在的各级政府只有各自的应急预案而缺少自上而下统一的、成熟的应急体系,导致事发初期各自为战,效率大打折扣。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13)

广州机务段调车场

同时,在这场前所未见的紧急事件中,包括人民警察、武警、解放军和广大春运乘客在内的中国人民还是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生像94年衡阳火车站那样的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

这场罕见的、横跨整个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冰雪灾害性天气给广州甚至整个中国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直接打响了中国“基建狂魔”的发令枪,出于对“再也不能出现第二次这种情况”的决心,原本还在北方部分地区试点的“动车组”在随后的短短2年里迅速覆盖到了整个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到了2011年,随着全国开始推行12306网上售票,中国铁路告别了单一窗口售票时代。到2013年时,农民工们也普遍接受了网络购票,网络购票方式成为主调,窗口售票有人无票,形如虚设。再加上广州高铁枢纽站——广州南站的建成投入使用,广州站总算卸下了肩上的重担,再也不用担心遭到2008年春运那样的噩梦般的场面。

广州火车站08年春运事件档案 又到过年春运时(14)

广州南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