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2)

古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话真是一点不假。到了苏州,我感觉仿佛置身于图画里。

小桥流水在苏州已经不算稀罕,苏州的特色是园林。到了苏州,其他可以忽略不看,但园林一定不能放过。

苏州的园林非常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拙政园。狮子林、留园、

说到园林,不得不提及叶圣陶的《苏州园林》。

站讲台几十年,这篇课文我反反复复讲过多次,其中很多词句我都记得滚瓜烂熟。

叶老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我此行的重点是园林。

当然,苏州不仅园林有特色,它的很多古镇也其他古镇无法比拟的

但是游览古镇和游览园林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

游览古镇,无非是感受古风古韵,探寻古踪古迹,品味古人兴衰。游览园林,那就全然不同了。

叶老说,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既然是图画,那就不仅仅是看而是要欣赏了。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3)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4)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5)

欣赏,就得有一点艺术家的眼光,否则,你就是看上一百遍,也难以体味苏州园林的特别,也绝对领悟不到苏州园林的标本作用。

因此,看园林人不宜多。

拙政园是我到苏州后观看的第一个园林。

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据说建成的这四百多年当中,拙政园曾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因而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虽则拙政园的古迹典故甚多,但若是把重心放在探寻古迹上,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拙政园以园林著称,那就得欣赏园林、

拙政园的园林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精华都浓缩在中花园里。中花园的确很美,美得我竟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她,也许是我的笔太笨拙了。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6)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7)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8)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9)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0)

去的那天上午拙政园游客爆满,进口处等待检票进入的队列弯来弯去足有好几十米长,依序进去至少也得等半个小时。我正在思索有没有别的办法提前进入,突然看见一个带着小孩的老人从另一个通道径直就走到了检票口,我立马也走了过去。保安将我拦住说,那边排队去。我说我买了票的,而且是半价票。保安一听是半价票,就说拿出来看看。保安看过票后,就将身体侧开让我进去了。

我不知道拙政园为什么是苏州园林的老大,是因为古迹典故甚多还是面积广阔?或许是东花园的亭子轩榭?有如:涵青亭、芙蓉榭、秫香馆;亦或是中花园的香洲、小飞虹、远香堂、听雨轩?亦或是西花园的亭阁楼台轩榭?犹如笠亭、留听阁、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波形廊。

的确,苏州其他园林的亭台楼阁轩榭都没有拙政园多,面积也不如拙政园宽大。。

虽则如此,我觉得狮子林比拙政园更有玩味!

下午,我又一鼓作气游览了狮子林。

游览狮子林是临时计划。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1)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2)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3)

从拙政园出来我看时间还不到一点,且狮子林距离拙政园很近,于是就决定去狮子林。

狮子林的亭台楼阁不如拙政园多,但其园林比拙政园更有特色。

其园林艺术堪称苏州园林之龙头老大。据说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就六次游览狮子林,还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进行仿建,且同样叫做狮子林,由此可见,狮子林的历史地位极其影响远远胜于拙政园。

狮子林的园林艺术之所以优越于苏州其他园林,主要是它将禅宗之理、园林之乐融合一体,因而使其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寺庙园林。

狮子林不仅独特,而且有趣。它虽然缀山不高,但沟壑盘旋,嵌空奇葩,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这种假山与楼阁亭池互为点缀的造园风格,在苏州园林中算是独树一帜,因而,决定了它在苏州园林中的历史地位。

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假山的堆叠艺术堪称中国一绝。太湖石的“透、漏。瘦、皱”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狮子林的假山分旱假山和水假山两部分,山体分上中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山顶诸峰各具神态,千奇百怪,穿梭其中,感觉时而迂回于洞壑峰峦之间,时而隐约于林木之中,真的是趣味无穷。

还没走到假山近前,我就被山顶的奇峰怪石所吸引,于是看见一个洞口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

我本想直达山顶,没想事与愿违。钻过去钻过来,居然回到了原点。

这哪里是什么假山,分明就是一个迷宫!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又一头钻了进去。

山洞里穿来穿去的游客很多,估计大都是找不到出口的人,我和她们都相遇好几次了,几个年轻女人着急出去,却绕来绕去都在原地转,其中一个很无奈地喊道:怎么办啊,出不去了。我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发现那里有一个非出口的洞口,就对她们说,从那里钻出去就在假山外了。果然,那几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就一个接一个的从那个小洞口爬了出去。

上山顶稍微费了一些周折,下来的时候很顺利,没走冤枉路就找到了出口。

除了假山,狮子林也有不少独具特色的亭堂、阁楼、轩榭。其他什么回廊、分景也毫不逊色于拙政园。

5月9日下午,游览唐寅园之后我又转道去了留园。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4)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5)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6)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7)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8)

本来不打算去留园的,转念一想,留园既然名列四大名园之榜。肯定也有它的特色,于是便欣然前往了。

留园,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 留园面积不大,却精巧别致,另有一番风味。

留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留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为原留园所在 。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留园给人的整体感觉不错。即便是在游览拙政园狮子林之后,观赏留园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敢看三大名园之后,我以为,苏州园林不愧为中国之最,拙政园、狮子林、留园领先,它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苏州园林的风格,而是全中国。

苏州园林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园中的隔景。

隔景、是中国园林建筑构景手段之一。其作用就是把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给人以虚虚实实之感。

苏州园林的隔景手段可谓是炉火纯青,隔景之妙,不仅限于增加层次,而是使景色丰富多彩,空间变化多样。

隔景,不仅使园林建筑显得含蓄有致,意味深长,更能引人入胜。苏州园林的设计大师们能够想到这一出,或许是源于人类的一个通病:越是不让看的东西,越是看不到的东西,越是想方设法去看。我想,如果苏州园林建筑没有隔景这一出,或许就黯然失色了。

一览无余的东西是不会吸引人眼球的。

另外,苏州园林的回廊、水廊、花墙等都很有特色,它正如叶老所说,“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廊子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游览园林这几天,我是走得精疲力尽,每每说出去了,却又忍不住要再看几眼,究其原因,皆因苏州园林的的确确太美了,美得观者都不忍离去。我想,但凡游览过苏州园林的游客,或许都有这种感觉。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19)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20)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21)

千年古城遇见苏州园林(苏行记之苏州园林)(22)

州园林之美,是不溢于言表的。这一切都源于设计者们的匠心独运。正如叶老所说“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真的是给人以身画图中的感觉。

2021年6月21日星期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