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知识(教师资格证高频考点之新课改的教学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知识(教师资格证高频考点之新课改的教学观)(1)

在教师资格考试过程中,综合素质考情相对固定,在职业理念部分每年所占分值在22分左右,主要出题角度围绕三观,所以各位备考考生需要掌握理解三观,而教学观在三观中,出现材料题的频率相对而言更高,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教学观常见的命题角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知识(教师资格证高频考点之新课改的教学观)(2)

一、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应试教育更多是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这样的课堂无疑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新课改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在材料中,如果出现老师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例如,角色扮演、演讲比赛、情景模拟、全班讨论等情形,都可以用这一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

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新课改强调教学最终目的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材料中,老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则可以用这一条去理解。

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新课改之前的应试教育只注重教学结果。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更重视学生学习的答案,不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过程,新课改后我们在注重结论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在材料中出现老师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讲自己解题思路;老师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知识推导过程,我们都可以答这一理论。

四、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新课改之前的应试教育老师关注的是如何教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意义理解,没有关注情感变化。新课改要求我们老师在关注学习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学生的品德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情绪情感体验、兴趣爱好、自信心等方面。这样才算做到“关注人”。在材料中如果出现对于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自卑孤立等情况时,老师能够去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能够创造情景让学生快乐学习等方面,我们则可以用这一天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知识(教师资格证高频考点之新课改的教学观)(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