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么查看学区名额(干货扫盲北京学区择校)

北京怎么查看学区名额(干货扫盲北京学区择校)(1)

孩子上学如何选择学校?

选好学校又该如何顺利入学入校呢?

有哪些东西可以提前做准备,我要抓紧搞起来啊!

北京怎么查看学区名额(干货扫盲北京学区择校)(2)

别急,

别急,别急,

选学校是关系子女人生未来的大事儿

不是拍脑门,或者逛逛打听打听就能办妥滴

一切稳扎稳打,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

比如,先了解下升学领域的名词解释

↓↓↓

六年一学位‍

指“六年一学位”政策规定,同一住房地址自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六年内将提供有限学位,意思就是说一套房产在6年内,只能有1个直系子女就近在学区内入学,二胎除外。

自西城区从2020年开始实行六年一学位政策以后,目前北京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通州区、石景山区)已经全部实行这一政策。其他城区暂未官方通报实行“六年一学位”。

单校划片/登记入学

单校划片即实际居住地对应一所小学,孩子幼升小只需按要求前往小区对应学校进行登记报名,即可入学。单校划片时代买到了一个学校对应的小区就能保证一定入学,即便是不能住人的一个过道,甚至是一个地下室,都会遭到家长们的疯抢。

多校划片

通俗来讲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买到了某个名校附近的学区房,也不能保证稳定进入名校。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多校划片以后,可能有人花了上千万买的学区房,会被分配到一个普通学校,而普通小区的孩子,也有了进入名校就读的可能。

点招

点招指点名招生,是一些重点小学、初中不公开、不透明却很有效的升学方式,一般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2月,提前录取一部分成绩比较突出的优质生源,部分强势学校甚至可以实现跨区点招,只要学生成绩够好,就很有可能被名校掐尖儿录取。

点招不受其他任何招生方式的影响,在教育资源抢手的东城、西城、海淀区存在得尤其明显。很多热门学校都是通过自己办培训班或授权某个教育机构办培训班但定期考试的形式选拔优质学生。同样,家长也希望通过点招,提前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名校,由于点招信息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的学校和家长对于这方面的信息都是保密的。

电脑派位

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北京小升初派位分两种,第一种是推优生在全市重点中学范围内进行首轮派位,也就是小派位,第二次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二轮派位通常叫大派位。推优(也就是小派位)已于2017年明令取消。

实际操作中,电脑派位会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由电脑将符合某一学校要求的学生按序号排列后,由学生或家长代表摇号选出可以进入这一学校的学生。一般来说,电脑大派位是北京小升初升学择校的最后一个方式,参加大派位的学生都是择校失败或者没有进行择校的学生,目的就是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上学。

电脑派位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最公平合理的升学方式。但由于教育质量区域性的巨大差异、学校教育的不均衡性、师资的差异性等因素,大派位只有两三年被较严格执行,后来被不下10种的入学方式所打压,目前在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以大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大约只有30-40%。如今,大派位比例的高低,已被很多人作为衡量一所小学教育质量高低、生源质量好坏、家长对教育重视与否、中学愿意录取与否的标准。

大派位,正有逐渐演变成弱势家庭、弱势群体、"问题"学生、信息孤岛者升学方式的趋势。

政保

政策性保障的简称,升学方式里非常强势的一种,没有官方统一说法,一般是核心部委,机关单位家属内部享有的名额。据说,操作上是单位在内部摸底,然后找教委(区、市)教委给学校和名额,能去哪个学校早就在内部公示,大家自行选择。理论上有上不了的,但实际极少发生,即使没有进入心仪学校,单位也会和教委直接沟通个别解决。

共建

共建是很多机关单位、大型垄断企业知名医院等和很多"牛校"之间存在共建合作关系,那些"牛校"提供一定的招生名额,而共建单位则会提供财力物力及其他权益作为交换。共建是2014年就明令取消了的,目前是有些大单位、核心部委等,比如金融街、东二环的垄断性企业,仍然和部分学校有点利益上的纠葛。这种情况就是单位直接找学校,也有一些更牛逼的可能会联系教委,我称之为伪共建。

推优

推优也称"小派位",是指小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素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学业成绩等一定标准,选出一些优秀学生向重点中学进行推荐,同时满足家长择校、中学择生的现实需要。获得一定荣誉称号或综合素质全A者才有资格参加“小学优秀毕业生”的推荐。

目前,推优入学的方式已于2017年被明令废止。

九年一贯制

通常是指该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则上不许择校流动,希望在本校升初中的学生也不用为上初中费尽心思;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年级通常被称为1年级、2年级……,至9年级。这样在学生年龄较小,适应能力较弱的时候的教育会有一个连贯性。

对口直升

对口直升是指在公办小学的毕业生,按照小学升入对口中学和统筹分配学位的原则,学生不用考试或者推荐生和电脑派位,实行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对口直升是小升初最“轻松”的升学方式。什么样的小学对口直升到什么样的中学,是提前可以知道的。

入学顺位

入学顺位可以理解为按照招生政策孩子录取的优先级,入学顺位不是区教委发布的信息,为各优质学校会有的政策。大家可查看学校招生简章是否有入学顺位的信息,但有些学校在现场报名的时候才会对外公布入学顺位表。各学校入学顺位一般都是以房产和户口作为参考依据的。

以东城区2017年对外公布入学顺位,大家可以参考感知一下:

第一顺位是孩子和父母户口在片内,住房也在片内;

第二顺位是实际居住地在片内,但户口没在片内;

第三顺位是孩子和父母户口在片内,房产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

第四顺位是孩子和父母是集体户口,属于片内,实际居住地也在片内;

第五顺位是按京籍对待的孩子;

第六顺位是孩子的户口在片内,房产是军产;

第七顺位是孩子和父母的户口在片内,房产属于曾祖父母等。

630政策

指2019年东城区幼升小入学政策原文件,要求: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2019年起该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

731政策

指自2020年7月31日后在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将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本期升学相关名词解释(基础篇)就为大家盘点到这里啦,有任何关于学区资讯的相关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站长将于收到的第一时间回复你哦。感兴趣进入学区房讨论群,欢迎私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