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

2010-2020淮海三大中心城市,徐州、临沂、济宁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1)

一、人口

1、临沂:1004万-1102万,增长98万,增幅9.74%;

2、徐州:858万-908万,增长50万,增幅5.86%;

3、济宁:808万-836万,增长28万,增幅3.41%。

二、GDP

1、徐州:2867亿-7320亿,增长4453亿,增幅155.32%;

2、临沂:2400亿-4805亿,增长2405亿,增幅100.21%;

3、济宁:2543亿-4494亿,增长1951亿,增幅76.72%。

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2)

三、资金

1、徐州:2632亿-9142亿,增长6510亿,增幅247.34%;

2、临沂:2115亿-8144亿,增长6029亿,增幅285.06%;

3、济宁:2256亿-6568亿,增长4312亿,增幅191.13%。

人口、GDP、资金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数据,能真实反映一座城市的发展情况。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三城各项数据差距都不大,实力在伯仲之间,而到了2010年,济宁严重掉队,和徐州、临沂已经没有可比性,完全处于下风;而临沂与徐州相比,在人口上还有一定优势,资金略逊,GDP则有较大差距;徐州基本确立了在黄淮海地区霸主地位。

一、十年反思

过去十年,徐州做对了什么?济宁和临沂做错了什么?

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3)

1、产业优化

徐州过去是一座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徐州积极转型制造业,经过10年努力,徐州建立了以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及生态农业为核心的比较先进的产业体系,产业附加值在黄淮海地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而临沂和济宁,2020年和2010年的支柱产业几乎完全相同,仍然以中低端产业为主,近年因为淘汰落后产能,GDP元气大伤,与徐州拉开差距。

2、城市建设

十年前,三座城市城建相差不大,都是典型的三线城市,但从2010年开始,徐州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表现出超前的眼光:2014年建成第一条高架,目前高架快速路已经纵横交错,覆盖全城;2014年开工建设第一条地铁,现在已经建成两条线路46.15公里,3号线一期也已经通过验收,即将运营,3号线二期和6号线也已经开工,2025年地铁里程将突破80公里;其它大型公共项目,如体育中心、音乐馆、湿地公园、科创中心、高科技园区等,徐州都快友城一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从三线城市到二线城市的蜕变。

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4)

而临沂和济宁,虽然城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主要是以房地产为推动,以高楼大厦为追求,公共交通、公共设施、产业升级推进的较慢,城市仍然是三线城市的路数,并没有二线城市的格局。

3、城市格局

徐州主导的淮海经济区,经过多年推进,现在已经得到周边城市的认可,从浮云变成现实,徐州也因此确立了黄淮海中心城市的地位,城市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在国家城市格局中的位置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中国,政治地位就意味着政策,意味着风的方向,是企业投资重要的考量因素。2020年徐州实际使用外资22亿美元,新批协议72.68美元,几乎是鲁南五市之和。

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5)

而临沂和济宁都比较“独”,有假清高之态,对周围城市有俯视之意,城市合作雷声大、雨点小,鲁南五市貌合神离,连一条贯通的高速公路都才刚刚实现,铁路更是遥遥无期,经济合作基本停留于口头表态,甚至互相拆台。如台儿庄古城火了之后,济宁、临沂、日照都纷纷上马古城,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反倒是徐州规划S1轻轨直达台儿庄,试想轻轨通车后,枣庄、台儿庄心向何方?

徐州已经有省会格局,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产业布局,都颇有章法,形成了对周边城市的带动效应和人口聚集,实实在在的走在了崛起的道路上。

二、未来发展建议

1、徐州

未来宗旨:做大、做强、强化中心!

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6)

大城:做大做强市区,争取将贾汪区整体纳入市区范畴,城市建成区扩大到5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500万,成为特大城市。徐州周边200公里半径内没有一座特大城市,本地区4000多万人口对大城市的向往是其它地区的人所不能理解的。特大城市徐州才是淮海真龙。

大都市:构建以徐州为核心的城际轨道交通网,公交化运营,加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和人口吸附力,强化徐州中心地位,最终目标是形成“徐州都市圈”。徐州应成为周边教育、就业、置业、购物、娱乐、养老的首选,最终形成潜意识“地域认同”。

大产业:继续推进产业升级,打造出5-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3-5家世界级企业,新创造50-100万个就业机会,助力徐州崛起。

2、临沂

未来宗旨:升级!

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7)

产业升级:过去30年临沂因产业而兴,过去十年也因产业的停滞而停滞,未来的出路还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几乎是为临沂量身打造的产业政策,建议申请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第二起步区”,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一个高质量、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

城市升级:城市升级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升级,更重要的是交通升级、产业升级、公共设施升级、思维升级、格局升级,临沂要学会如何做一个二线城市,建议向无锡、宁波、徐州、常州这些真二线城市学习。

3、济宁

未来宗旨:整合!

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徐州做对了什么)(8)

济宁因为几十年煤炭开采,导致沉陷区比较多,地形支离破碎,影响了几大城区的整合,济宁中心城区、兖州城区、邹城城区、曲阜城区都相互独立,没有形成合力,造成了济宁散而不聚、大而不强的局面。济宁要想崛起,必须整合出一个主体城区,方案有二:

第一:就交通,将兖州、曲阜、邹城三个城区整合起来,作为未来主城区,好处是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周边名胜古迹众多,发展前途较好,缺点是整合难度比较大,投入较多;

第二:就主城,以主城区和嘉祥县为核心在微山湖西北打造出一个大城,东西30公里、南北20公里,规划人口400万,好处是投入较少,缺点是人口不足,高铁较弱。

无论哪个方案,必须早下决定,然后集中资源将这个主城区做大做强,切忌三心二意。

淮海三城定位基本形成,徐州是中心,临沂是副中心,济宁作为旅游中心打造。

欢迎关注猴军集,城市、农村、经济、人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