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多收新技术(一三八能放即放)

(梁老师)

支委扩大会——

扩大到全体党员和生产队长,体现民主。

西瓜吃得还不够过瘾,正在兴头上,嚷着还要吃。

老支书发话了。他笑着说:“这是张娃的西瓜。”

大家觉着上当了,几乎同时“啊呀”了一声。

三队队长笑着说:“一个党支部斗不过一个张娃。”

党员凹虎悻悻地:“我弃权,这西瓜白吃它了。”

老支书说:“不行,你得吐出来,才算数。”

党员根全说:“老支书吭人,怎么不早说是张娃的西瓜,叫我们吃了苍蝇般,想吐吐不出来。”

老支书说:“你咋不问问谁的西瓜就张口?嘴贱,就你,顾不了‘糖衣炮弹’的。”

根全说:“老支书这壶‘毒酒’,肚子里发作了,我肚子疼。”

老支书说:“那就把该讲的讲出来,是屁就放出来,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毒药’不成?”

大家说开了——

是该不该取消张娃车把式的事儿,嚷嚷了大半年了。

大家都在火头上,连吃进肚子里的西瓜都快“着火”了。

有的跳将起来,有的干脆坐到桌子上。

老支书平静地说:“还有党纪国法没有,文盲党员就是难管。”

一党员问:“老支书还让不让我们说话?”

老支书又平静地:“有理不在高言。”

气氛缓和了点,也尖锐了点。

大家一边说,一边骂:“张娃不是人!”

凹虎说:“送劳教所管教他两年!”

老支书问:“他犯了什么法?”

大家说:“老支书你自己心里明白,这用我们说?”

僵持了大约一个半小时。

是一场和老支书的辩论。老支书压了大半年,让大家‘放’了。

没有“子弹”也没有“炮弹”了,只剩下了“冷枪”。

老支书要会议记录人将记录念了一遍,问大家还要不要补充,还说半年后会接着开,到时候再把记录重念一遍。

老支书发表了意见:

一、许多人比张娃老实,政治上可靠,是事实。

二、我们要的是车把式。把式不好,不行。

三、要当车把式,得有两条胜过张娃。

1、该上交的,能交上去。2、该拉回的,能拉回来。

大家认为:这不难。

老支书说:“拉出去,上面不收,再拉回来,劳民伤财。该记工,还是得扣工,得以村上规矩。人家给了坏的,你拉回来,可以算你是个好社员,但你不能算好车把式,你让全村人吃了亏。我们现在选的,是好车把式,不是好社员。”

尽往回拉次品,我问你,要你这个车把式干什么?那是没有原则。共产党员要有原则,原则就是对咱村上人负责。

老支书又讲了张娃——

张娃人性不好,我承认:但他那次任务也完成了,是事实。人性好的有几个能做到?利益面前,他敢据理力争;张娃急了,也打不着人;可去个实心眼,三拳两拳将人打死了,我这个支书得跟着坐牢。

车把式,不光会赶车,还要会动脑子。死脑筋,赶不了车,也做不了车把式。

张娃车把式好,别人插不上队,他能挤进去。满地都是大车,挡不住张娃插队。你看张娃骂人,换上别人,早挨巴掌了。

就是说,要有原则,也要有灵活性。今天不是要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找出一个比张娃强的车把式。车马撞了,翻了车,都要自己负责。这方面,张娃出了问题,找我。

——没人声明他自己对车把式负责。

老支书声明:西瓜是我的,我替张娃请大家。

老支书说:“我已和张娃谈过,找到合适的车把式,就将张娃换掉。”

张娃已经表示,换上谁,他也没意见。

老支书说:“支委留下,休会。”老支书做事很讲究。

瞎子鹿三两口儿搭伙给队上铡草。

这在鹿坪已不是稀罕事儿。瞎子鹿三对人说:“师父家里有田有地,养着骡马大车。长工们铡草,长短不得超过一寸,师父用手捏,捏得很细,长工们根本骗不了他。”

他想向大家说明,师父和他一样都是瞎子,没肯脱口。

瞎子鹿三耳朵灵,手把得准,跟老婆合作没问题。

偏是张娃老婆这会儿没肯消停。冲着鹿三老婆背后叫了声:“嗬,能得住蒿絮絮上屙呀!”

鹿三老婆一失神,半截指头被剁了下来,鲜血直流。鹿三老婆杀猪般叫喊,瞎子鹿三什么也看不见,原地大声喊人。

这风波闹得不小。

张娃还算耐住了性子:“我的姑奶奶,你惹谁不可以,偏要惹着个瞎子,这是比将军部长还要麻烦的。这瞎子软不吃,硬不吃。说书学来一手哭的本事,假哭比真哭还像,到咱门前,会哭活咱八辈祖宗的。”

张娃老婆吓坏了,赶忙央求四邻:向老支书老婆虎云求告,也动员了能说会道的贵凤,登了刘俊英的门,当面向长宝娘作了揖。

贴上了张娃的人情,买了老支书的面子,瞎子鹿三还算息事宁人。

话分两头,鹿三老婆被送到金喜那儿,金喜是中医,处置是外行,包扎了一下,吩咐去县城医院。

还好,张娃有车。

瞎子鹿三相随,一路表现得很冷静,倒像是他求着张娃。

瞎子鹿三说:“张娃哥,这鹿坪村,我离了谁也离不了你,没有老支书行没有你不行啊!”

又说:“她这根手指头,对不上,我就替她包好,将来一块放进棺材里。”

瞎子鹿三这话果然感动了张娃,话说对了地方,张娃有求必应。

县招待所缺一炊事员。鹿前想到了虎虎,没商量,就替他报了名。回来和村上人商量,村上人同意了。

虎虎来到县上,有关人员面试了厨艺,品尝了饭莱。觉着地方风味很浓,适合外来客人。于是,对他来了兴趣。问起他的过去,得知他自小学徒,是童子功,对他的能力已很放心。

一段时间,大家成了熟人。题外话,问起了虎虎这些年都干什么。虎虎人老实,如实相告,也谈到了那段掏茅粪的经历。问起了时间,虎虎说,断断续续两年多不到三年,有关人员兴趣大减,知情人见了饭菜有些人有些倒胃口。

所长找到鹿前,委婉地对辞退虎虎做出了解释。

面对虎虎,鹿前觉着有话说不出,诚恳的承担了责任。说他没把话说清楚。谁知虎虎一脸坦然:“我务农已多年,厨艺已淡忘,本没打算去,责任不在你。”

虎虎要鹿前别往心里去。

鹿坪人有些诅丧,觉得招待所对人“用着揣进怀,辞退推下崖。”张娃叫着:“窝囊!咋不弄他个请神容易送神难!”

一地多收新技术(一三八能放即放)(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