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兔头最好吃的地方(大同滋味那曾经火了一条街的)

大同人吃兔头,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那时的大同外贸年产冻兔肉1800多吨,产品畅销于德、英、美、法、意、日等国家。兔肉出口,剩下的兔头,开始论个儿买给职工、家属。大家将冻成一版一版的兔头拿回家,洗净、去掉残留的兔毛、剪掉眼帘、冲掉血水后,煮了给大人孩子们解馋。街坊邻居们也少不了跟着沾光,分个一版半版的。那个年代,计划经济,配给制,一切生活所需凭票供应,吃肉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渴望和奢侈。用多种调味品熬上一锅兔头,满街巷都能闻到香味。就这样兔头逐渐走进了大同人家,登上了大同人家的饭桌。

大同兔头最好吃的地方(大同滋味那曾经火了一条街的)(1)

上世纪80年代,经济搞活,有些人到晚上,拎个上面架一锅兔头的小火炉,在鼓楼、钟楼附近的街市三五分钱一个地去卖。过往的行人随时可以吃上热乎乎、香喷喷的兔头。卖者手持一根带钩的小铁棍儿,不停地翻动、吆喝,“兔头,五香兔头!五毛一个”。这种情景如今只有在西门外华林新天地的肯德基门口看到,只此一家,“兔头,五香兔头!”没变,只是价格变成“八元一个”。

当年,钟楼附近买兔头的的小散户,渐渐的还真成了气候。钟楼北面的长不过二百米的帅府街(也叫司令部街)东西两侧,冒出了大大小小十几家主营兔头的饭店,后来人们干脆把这条街叫“兔头一条街”。

这条街的最北面是大同军分区司令部所在,明、清时期的大同总镇署。壁垒森严的军事要处,因兔头增加了一些灵气的和生活的味道。浓郁的是人间烟火,而不是战火,一片有着市井气息的地方,令人流连忘返。

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头十年,这条街火着呐。凭着大同人对兔头那份情有独钟的劲儿,每天晚上,兔头一条街都是人声鼎沸,据说当时日销能达四万多只。炒的、煮的、原味的、麻辣的,再配以各种烧烤、主食,喜欢喝酒的来上一杯啤酒,大同人的夜宵生活就从这里开始了。只见大同人动作娴熟的将兔头一分为二,将一块兔腮肉放入口中,肉香顿时流于齿间,让人回味无穷。热情好客的大同人会把好吃的兔头推荐给问大同有什么好吃的的游客们,慢慢的这里多了些吃了还要带走的外地食客。

据《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养胃利肠之功效。现代科学家研究证明,兔肉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是一种“三高三低”的食品,食之可预防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等现代文明疾病。开始吃兔头的人们哪儿懂得这些,只是解馋而已。

可如今,大同人吃兔头还吃上了瘾,吃出了名堂,本不登大雅之堂,只是街头小吃,如今几乎各大饭店酒楼都有这道菜。只是,那条曾经因兔头而火了的条帅府街,不再有往日的光景了,人们也少了站在街上,迎着风、吃着热乎兔头的那份悠闲的情趣了。

(本文作者赵雯君)

来源: 大同文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