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不能出门(刚过完年这件事情不能做)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春节期间除了守岁、拜年、吃饺子,也有很多过年禁忌吧,民间说法认为,从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二,理发、搬家等是犯忌讳的,到底是为什么呢?正月里还有什么忌讳?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一起来看看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年过完了不能出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年过完了不能出门(刚过完年这件事情不能做)

年过完了不能出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春节期间除了守岁、拜年、吃饺子,也有很多过年禁忌吧,民间说法认为,从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二,理发、搬家等是犯忌讳的,到底是为什么呢?正月里还有什么忌讳?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忌杀生

畜生的轮回道在正月停止,古代传闻说掌过畜生轮回道的“司祭神”的母亲生日是在正月初八,因此“司祭神”在正月会关闭轮回道给母亲过寿,因此被你杀死的畜生的亡灵无法进入六道轮回,会跟在你的身边,直到下个月的第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三)。

正月忌揭倒有

这里说的揭,是人为的揭,古历阴历三十是全年最阴的一天,而倒有(吊钱)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吊钱,又名“到有”,古名吊虔,是夏朝的一种刑具,用几片白纸盖住受刑者的脑袋,用一个磨盘在受刑者的胸口碾压,直到受刑者五脏都被压成血汁为止,而受刑者盖头的那张纸早就被染成红色,染红之后,有大臣挂在刑场的窗户上,用来警世犯罪者)是镇邪圣物,如果被风吹走,说明你家已经有神看管了,如果是人为的揭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到了规定的日子,才能揭掉。

正月忌观红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正月在旧历是“冥婚”的时节,因为阴间的正月和阳间一样,要放假,所有的阴间物都可以来到阳间,因此当你在荒郊野外看到娶亲的,千万不要驻足观看,要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很多人都在围着看,说明是阳间的婚礼,如果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你一个人,或者周围的人看到婚礼队伍没有反映的时候,你最好掉头就跑,因为很有可能他们是来接你的!

正月忌理发

古语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查满清朝《礼书》书中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然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最早却源于唐朝,唐人称理发为“消耳”唐朝有一种武器名曰“金钺”是唐朝用来为十恶不赦的犯人执行死刑,砍头时用的砍刀,而正月在唐朝则称为“金月”正月理发和起来就是‘金钺消耳’,就是上法场砍头的意思!

正月忌扔粮食

看过三国演绎的朋友应该知道,诸葛亮平定南帮时杀了很多人,后来诸葛亮做成了一种祭品“馒头”来给死难者献祭,从那以后,民间便流行用馒头,或者其他谷物做成面食,献给死者,然而正月阳气上浮,阴气也同样上浮,有时往往活人和死人只隔着一层几寸薄的洋土,如果你不小心把粮食掉在地上,千万不要捡,要赶快离开此地,如果你故意扔掉粮食,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地下的朋友尝到一次甜头,会跟着你的,他们知道你还会仍,在你的身上有甜头吃,如果你不再仍了,他们会把你当作“馒头”。

正月初一

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

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

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大年初六

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是人日

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天训孩子。

初八是谷日

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农历大年初九

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过年讲究与忌讳

中国的过年,大致都会在每年立春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故此,也称春节。其目的,主要就是辞旧迎新。因为,人们熬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终于迎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不免会有新的希望,新的打算,自然要将以前旧的岁月抛开,无论你以前过的怎样,是春风得意,还是倒霉透顶。总之,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今后将开始一段崭新的岁月。

在这样一个时间窗口,谨慎和尊重,自然成为必然的选择,亦会产生自己的程序和仪式。一来,会令人们感受生命的意义与尊严;二来,可以让人们得到应有的快乐;三来,亦可以提醒人们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过去的,或者即将开始的日子。

这种程序和仪式,即是文化的体现,因为每一个讲究和禁忌,都是我们中国人民族精神特质的积淀,表明了我们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的按照先辈传承的春节习俗来过年,只会越过越有意思;哪里会有年越过越淡的现象出现。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先辈是如何过年的,过年的讲究和禁忌的内涵是些啥,自然这些程序记不住,进不到自己的内心。故此,不少人,要求我们写写春节,过年的讲究与禁忌。

先说说过年的讲究

中国人过年之前,大体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预热;然后到腊月二十三,开始拉开序幕;除夕就开始进入高潮,最后在正月十六、十七正式结束。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人们在这段时间,有辞旧的活动,也有迎新的活动;大多会与亲人,朋友在一年团年。每一天做什么事情,怎样做都有自己的讲究。

具体说来, 有年歌为证: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初八

开始喝上腊八粥了,人们就开始了春节向往,有了辞旧迎新的打算;小孩更是要天天扳指头,算算还有多少天要过年了。

腊月二十三

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亦称小年。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结语:虽然岁月变迁,人们对春节的向往情结依然如故,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春节的一些习俗都不是很了解。希望以上小编整理的这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最后,小编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