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

导语:古人是很注重誓言的,一旦发了誓,基本上都会信守誓言,直到死。因为他们害怕违背誓言会遭天谴,应了自己发的毒誓。如果真的因为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即便到九泉之下也会魂魄不宁的。

所以,古人对誓言都相当慎重,尤其是君子们,如果对自己的誓言没信心,他们是不会轻易发誓的。女子们亦如此。

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1)

所以,《芈月传》中的芈月倘若真对芈姝发誓一辈子不侍奉秦王,恐怕她也不敢违背誓言,出尔反尔的。

1、芈姝内心里很怕芈月跟自己抢秦王‍

虽然芈月也确实说过不侍奉秦王的话,但却不是发誓,也不是承诺,而是表达自己的意愿,仅此而已。所以她根本无需对此言论负责。

来到秦国以后,通过芈月与魏夫人的较量,芈姝看到了芈月的果敢与优秀,在欣慰和感动之余,也未免有些担心起来。

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2)

虽然芈姝的占有欲并不是那么强,也知道君王有好多女人很正常,即便没有芈月,还有孟昭氏和景氏,以及魏夫人阵营里的其她女人们,她们都会来分享自己的老公。

可不知道为什么,对于那些女人,芈姝有充分的自信和把握,她们充其量也只是秦王的女人而已,虽然能瓜分秦王的雨露,却无法与她瓜分秦王的心。而芈月不一样,芈月如此优秀,又如此精灵古怪,原本秦王就对她有好感,芈月一旦出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幸好芈月曾经对她说过:“自己不愿意侍奉秦王”。这让芈姝心里多少有点安慰。可是,芈月真的能贯彻到底吗?

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3)

带着这样的忧虑与疑问,芈姝在一次与芈月的深入对话中,情不自禁地问了出来。芈月与芈姝说完话,正要行礼告辞离去,芈姝却冷不丁地问出这句话来。原文如下:

芈姝拉住了芈月,惴惴不安地道:“妹妹,我再问你一次,你真的不愿意侍奉大王吗?”

芈月微微一笑:“姐姐,庄子曾说过一个故事,说楚国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锦锻竹匣而藏之庙堂之上。试问此龟是宁可死为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而曳尾于涂中?只要姐姐答应我,五年以后让我出宫,我愿意做那只曳尾于泥涂中的乌龟。”

患得患失的芈姝希望芈月能给她吃一颗定心丸。毕竟这才是她最担心的事。

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4)

2、芈月回答模棱两可,可进可退

电视剧里是“三年期限”,在原著里竟是五年。好家伙,芈月这缓兵之计可够长的啊。她怎么没说给她六十年期限呢,干脆,一步到位得了。“六十年后,请姐姐答应我离开秦国,尽管离开的不仅仅是秦国,而很可能是整个世界……彼时,我会离开的很彻底。”

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5)

芈月这明显是在给芈姝设套呢,芈月的期限为何是五年,而不是一年或半年?难道是为了抚养弟弟魏冉?即便是魏冉成年了又怎样?没有安全的生存环境,还不照样被贼寇追杀欺凌?

何况,芈月怎会知道五年内就能给黄歇报了仇?如果半年就破案了呢?或者十年还没查出真凶呢?这个预订期限纯粹是在忽悠人,相当于给人吃麻醉药。

芈月见芈姝如此不放心,只好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不会侍寝的,姐姐放心好了,我迟早是要离开的。

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6)

看了吧,芈月开始耍滑头了,她避开芈姝的问题,反而把球踢了回去。言下之意:“来秦国原本就不是我的初衷,不是你非让我来的吗?我原本就不愿意做媵女,但你当初却是好心救我,我也不能埋怨你什么,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身不由己。你让我承诺你什么呢,我啥也承诺不了哇。因为我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7)

芈月退了下去,一路上都在想芈姝的话,她不禁暗自苦笑,芈姝竟如此缺乏安全感,可她的安全感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她只是来为黄歇报仇的。

芈月传芈月拿不定主意(芈月真的不愿意侍奉秦王)(8)

也就是说,芈月早就打算利用秦王了,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即便辜负芈姝也在所不惜,反正自己也从未答应过她什么。自己的意愿并非是诺言,更非誓言,仅仅是意愿而已。话又说回来,世间有多少”事与愿违”啊!所以,那些话可以不算数的。我也很无奈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