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划分(中微量元素产量)

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划分(中微量元素产量)(1)

在氮磷钾供应足量的前提下,中微量元素的补给质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根据作物需求量的大小,农业领域大致将中微量元素划分为中量元素(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铁、锰、锌、硼、铜等)。

锌——生长元素

锌是植物合成生长类激素的关键元素,加强补锌可提升植物内源激素水平,促进作物生长,预防僵苗、小叶簇生等生理病害;加强补锌还可以提升植物抵御不良环境及病害的能力,尤其是提升植株抗病毒病的能力;锌可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发育,提高植株座果率。

枝叶生长初期及果实发育前期,是补充锌的关键时期。

钙——品质元素

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元素,提升钙的含量,可使细胞壁更为柔软,细胞间联系更为紧密,提升抗机械冲击和外力破坏的能力;补钙可提升果实抗外力冲击能力,便于果实保险,尤其是提升果实表光,避免裂果、日灼、糙皮、干烧心、脐腐等生理性病害。

缺钙的典型症状,在根系上表现为毛细根短而粗,吸收能力下降;在叶子上表现为叶片皱缩,边缘焦枯;在生长点上表现为生长点坏死,烂心严重;在果实上表现为果实不耐储藏,磕碰后易腐烂。

温度较低,尤其是冷暖交替时,或者氮钾肥用量过大时,最易出现缺钙症状。

坐果作物于幼果期前后,是补钙的关键时期。

(柑橘缺钙)

硼——生殖元素

硼在作物授粉受精过程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对提升授粉质量、提高座果率、降低畸形果意义重大。根系缺硼主要表现为根尖分生组织木栓化,根系易坏死。

开花作物,花期前后是补硼的关键时期。

(柑橘缺硼)

铁——绿色元素

铁是叶绿体的组成元素之一,植株缺铁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尤其是新叶黄化。叶片黄化后,植株养分合成能力下降。对于樱桃等部分作物,植物缺铁后会出现新叶发白,枝梢逐渐枯死等症状,该类作物更需要强化铁的供给。

镁——色彩及能量元素

镁的生物活性较为丰富,集中表现为色彩、能量两大基本功能。镁是叶绿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叶绿素水平提升意味着植物可合成更多的营养物质,故幼株期强化镁的补给,可以提升植株养分供应,促进植株生长。

果实着色本质上源于果皮中的花青素,在果实含糖量高时呈鲜艳的红或紫色,在果实含糖量低时花青素呈青白色。镁是植物糖类代谢酶的主要活化元素,幼果初期强化镁的补给,有助于果实糖分合成及上色艳丽。

植株缺镁直接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生长缓慢、果实着色困难。

幼株期及幼果期是补镁的关键时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