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版峄县县志(林宜陵lt)

《宋史·文苑傳》中所顯現之忠義情懷——以經歷靖康之難安邦定國者為觀察主體

丨林宜陵 著丨

近代版峄县县志(林宜陵lt)(1)

ISBN:9789864785599

出版商:萬卷樓

出版日期:2022-01

定價:新台幣 460 元

售價:新台幣 345 元

近代版峄县县志(林宜陵lt)(2)

内容简介

一代文學與文風和政治、政策緊密相連,君王提倡的文風政策,無疑為當時文人關懷政治、民生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得文學作品跳脫鑑賞的侷限性,如實紀錄當代的風貌並發揮影響力。作者延續其在《北宋詩歌論政研究》的主題思想,關注文學史背後政治的暗流,以《宋史·文苑傳》為出發,分別揀選南宋初期五位大臣:陳與義、汪藻、葉夢得、程俱、張嵲為研究對象,蒐羅其詩、詞、文及史書資料,各自成章進行考證,試圖從「忠義」的角度入手,以平述生平記載、作品賞析等方式,重新反思當時文人如何連結文學與政治、精神與實踐,成就經世濟民、安邦定國,實現儒者以為職志的目標。

作者简介

林宜陵臺北市人,東吳大學中國學學系學士、碩士、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擔任詩選及習作、大一國文、生態旅遊與文學等科目教師。研究範圍包含古典詩學、韻文、中文閱讀書寫、社會實踐教學,專書著作有《北宋詩歌論政研究》、《采石月下聞謫仙──宋代詩人郭功甫》、《金末遺臣李俊民與楊宏道詩學考察》等。

编辑推荐

文學對於時代的「實質影響」,始終是值得深思並反覆探索的議題,本書關注了〈文苑傳〉裡過去文人的特殊性,猶未止步,更以實例為證,指出風雨飄搖下,文人面對時代動盪時的

抉擇、舉措, 可視為對文學對於時代作用之思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研究方法 8

第三節 歷史背景 14

第二章 「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的陳與義 23

第一節 受命於危難之際 25

第二節 以文學傳達報國之心 27

第三節 知遇之忠——因詩作得徽宗、高宗賞識 33

第四節 各時期作品的特色 38

第五節 小結 60

第三章 「紫誥仍兼綰,黃麻似《六經》」的汪藻 65

第一節 輔佐三位君王 66

第二節 詩似蘇軾長於議論朝政 76

第三節 文似陸贄「閎麗精深,傑然視天下」 98

第四節 小結 110

第四章 「寄語遺民知帝力,勉拋鋒鏑事耕桑」的葉夢得 115

第一節 各時期的忠義表現 119

第二節 作品中的忠義情懷 130

第三節 小結 153

第五章 「正自饑欲死,敢言忠有餘」的程俱 159

第一節 史書中的忠義情懷 160

第二節 作品中的忠義情懷 167

第三節 小結 199

第六章 「孤臣難自力,報國意無窮」的張嵲 203

第一節 史書中所顯現之忠義情懷 203

第二節 作品所顯現之忠義情懷 212

第三節 小結 248

第七章 結論 259

參考文獻 287

一宋史研究资讯一

邮箱:txq1627@126.com

编辑:潘梦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