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依托搭建邻里互助平台(让社区邻里更合)

小小的楼道既是居民回家的通道,也是社区治理的最小单位,然而“同在一个楼道,却互不相识”的城市通病让邻里之间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

今年1月以来,方松街道阳光翠庭居民区通过充满温度的“幸福阳光里”楼道邻里群,号召楼内党员主动亮身份、做表率,既温暖了邻里关系,也推动了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明明拥有多达500人的庞大业主群供居民们交流,为何大家仍然没有社区参与感?“业主群过于庞大其实也未必是件好事,大家都有不同的诉求。很多时候,一件小事情会带来不同角度的讨论,有可能让简单问题复杂化。”阳光翠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怡说,“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业主大群中‘发声’就代表着‘官宣’,很多时候他们担忧言辞不当会引来轩然大波,所以不得不暂时‘潜水’。”居民杨女士也表示,在几百人的大群中发表意见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让她有种即将“上台演讲”的紧张感,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沉默。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居民区探索组建了“幸福阳光里”楼道邻里群。无论是业主还是租客,只要进入所居住单元楼的微信群,就能直接地向居委会反映自己对于社区管理、公共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一个楼道群里都有楼组长、居委会工作人员,二三十人的小群,大家一有问题就在群里反映,楼组长会第一时间进行协调。而对于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也会由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后续处理。”46号楼楼组长李征说。

以社区为依托搭建邻里互助平台(让社区邻里更合)(1)

↑楼组长、物业一起上门查看居民家漏水情况

前不久,46号楼的某层住户正在装修新房,由于希望能够尽早搬入新家,导致每天的施工作业时间过长,影响到了其他住户。在楼道群中得知这一情况后,李征和妻子张桂珍第一时间进行协调,让矛盾不出楼道就得以成功解决。

以社区为依托搭建邻里互助平台(让社区邻里更合)(2)

除了化解矛盾变容易,居民获取社区信息的渠道也拓宽了。现在,张桂珍常常将燃气安检、防盗宣传、惠民政策等便民信息分享在群内,既准确又高效,避免了错误信息给居民造成的不便。

以社区为依托搭建邻里互助平台(让社区邻里更合)(3)

事实上,楼道群不仅增进了社区邻里情感,也重新焕发了社区自治活力。在过去,小区的低层居民常因树木过于高大,遮住了自家窗前的风景和阳光,而向居委会反映,希望能够对树木进行修剪。“而每次的修剪工作都会遭到另一些居民的反对,他们认为修剪太多、太频繁是在破坏绿化。”孙怡说。由于修剪树枝需要邀请第三方作业人员,这对于居委会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出于节约成本的角度,很多时候居民区不得不一次性让作业人员多剪掉一些树枝。

以社区为依托搭建邻里互助平台(让社区邻里更合)(4)

就在大家左右为难时,一个妙招在楼道群中被提了出来。“我们不如买一台升降机?从长期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一次性投入也是划算的,以后可以随时随地修剪,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修剪。”很快,想法得到了一致同意,多年来一直众口难调的社区绿化修剪矛盾也终于解决了。

对于许多居民而言,有了楼道邻里群,就有了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渠道,而像张桂珍这样的党员志愿者也有了发挥更大作用的地方。“我们将楼道群命名为‘幸福阳光里’就是希望能够让大家重新拥有小时候那种亲近的邻里关系。”孙怡说,“以楼道为单位,让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参与楼道管理与服务,让邻里互助从楼道开始,带动周边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文字:陆延玥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韩佳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