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有多少区(湖北省荆门市概况)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全境以山地为主,辖境南部接江汉平原,北通京豫,南达湖广,东瞰吴越,西带川秦,自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地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1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7%。

荆门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综合优势突出,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有“中国农谷”金字招牌。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

建制沿革

湖北省荆门市有多少区(湖北省荆门市概况)(1)

荆门市

夏商荆门属荆州之域,西周分属权国、鄀国,春秋战国归属楚,汉置当阳县,唐立荆门县,宋建荆门军,元设荆门府,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续为荆门县。[2]

1979年,分设荆门县、荆门市。

1983年,荆门县并入荆门市,升为湖北省直辖市,下设东宝区、沙洋区。1996年,荆州市所辖京山县、钟祥市划归荆门市。

1998年,沙洋撤区设县。

2001年,将东宝区麻城镇、团林铺镇、白庙街道办事处、何场乡与掇刀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合并成立掇刀区。

2002年,湖北省五三农场划归荆门市,成立屈家岭管理区。2011年9月,成立漳河新区,托管原东宝区漳河镇、原掇刀区双喜街道办事处。

地理环境

折叠

地理位置

湖北省荆门市有多少区(湖北省荆门市概况)(2)

荆门市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地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1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7%。

荆门东接大洪山之毓秀,北枕荆山之灵脉,南拥江汉平原之富庶,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境内北部层峦叠翠,中部岗岭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地形兼具、优势兼得。荆门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

折叠

地形地貌

荆门地域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形成低山坳谷、丘岗冲沟和平原湖区兼具地势。东北部的钟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处大洪山南麓,地质特征为褶皱断块山地,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形成低山或丘陵。最高海拔为钟祥市客店镇的斋公岩,高程1050米;西北部的东宝区地域是由大巴山东延至保康、南漳的荆山,海拔降至1000米以下,山文线由东西转为北西至东南,蜿蜒形成荆山余脉。主要由二叠三叠纪石灰岩组成,形成坳谷、冲沟分割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或岗地。最高海拔为东宝区栗溪镇境内的裴山,高程684米;中、南部汉江两岸的钟祥市、京山县部分和沙洋县大部分地域,主要分布于新生代沉降盆地之中,由于江河冲积和湖泊淤积,形成平原湖区。最低海拔高程为沙洋县境内的长湖湖底和京山县永隆镇潘家湾河床,高程27米。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是全市粮棉集中产区。

折叠

气候环境

全年平均气温荆门15.8℃(比历年偏低0.3℃)、钟祥16.7℃(比历年偏高0.6℃)、京山16.5℃(比历年偏高0.1℃);年极端最高气温荆门、钟祥、出现在7月25日分别为36.4℃和37.3℃,京山出现在7月26日为37℃。年极端最低气温荆门出现在1月3日为零下5.3℃;钟祥出现在1月16日为零下4.5℃;京山出现在1月8日为零下7.6℃。年最高气温≥35℃的日数荆门4天、钟祥18天、京山14天;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荆门32天、钟祥29天、京山35天。

1月气温偏低明显且比历年偏低1.8~2.6℃,≤0℃日数有20多天,荆门上旬平均气温是建站以来同期最低的一旬,京山为1977年来最低年份。春季季平均气温偏高0.5~1.7℃,季最高气温荆门35.8℃、钟祥36.3℃、京山36℃,均为历史有记录以来最高值。夏季季平均气温荆门、京山偏低0.4~1℃,钟祥则偏高0.4℃。8月上旬气温偏低十分明显,荆门偏低4.6℃,为近20年来同期最低,京山偏低3.5℃,为建站以来历史最低。秋季季平均气温偏高0~0.4℃。但是9月气温明显偏低,荆、钟、京3站月平均气温均为近30年来最低,荆门站中旬平均气温18.6℃为1958年建站以来最低值。

全年降水量荆门696.9毫米(比历年偏少26.6%)、钟祥684.4毫米(比历年偏少29.5%)、京山707.4毫米(比历年偏少34.7%)。全年降雨(雪)日数荆门89天、钟祥81天、京山93天;≥50毫米降水荆门站出现1次,钟祥、京山各有2次。降水大部分月份均为偏少,其中1~4月连续4个月均偏少明显,出现明显旱情;进入汛期以后,强对流天气过程频繁,降水量有所增加,但从降水量月季分布上来看,仍以偏少为主;入秋后,冷空气活动频繁,先后出现多段连阴雨天气过程,尤其是11月降水偏多明显。

全年日照时数荆门1601.2小时(比历年偏少10.9%)、钟祥1689.7小时(比历年偏少11.4%)、京山1936.6小时(比历年偏少0.9%)。上半年1~5月期间日照较为丰富,以偏多为主,其余月份则以偏少为主,9月偏少尤为明显,偏少4~5成。

自然资源

折叠

水资源

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水域面积18.49万公顷,地表水、地下水总量为40.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8万千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泉眼、水库星罗棋布,地下水和地表水十分丰富。全境大小河流900余条,形成以汉江中下游、漳河、长湖和府环河为主的四大水系,连接着58座湖泊556座大中小型水库、71处河坝和12.95万口堰塘,全市水域面积18.52万公顷。

据测算分析,辖区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3.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5.4亿立方米,除去重复计算量12.94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6.13亿立方米。过境河流主要有汉江、漳河和富水河;入境河流主要有蛮河、长寿河;出境河流主要有京山河、天门河、西荆河。汉江皇庄站多年平均过水流量1710秒立方米,过境水量504亿立方米;漳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1亿立方米。境内百亩水面以上湖泊58座,正常蓄水位容积5.5亿立方米。其中,千亩以上水面的湖泊19座,正常蓄水位容积5.33亿立方米。

较大湖泊为长湖,正常水面11.34千公顷,镜月湖、借粮湖、彭冢南湖、林湖、贺吕湖、虾子湖、黄荡湖次之。蓄水工程有大型水库7座(外管3座)、中型水库29座(外管4座)、小(Ⅰ)型水库157座(外管2座)、小(Ⅱ)型水库363座,另有2座在建未验收投运,总库容49.9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6.43亿立方米(不含外管水库);12.95万口塘堰总容积2.5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主要分布在汉江沿线,有大小引水闸16处,引水流量210.7秒立方米;71处河坝可蓄水量5961.1万立方米,引水流量20.6秒立方米。提水工程有大中型电灌站77处,年提水能力3.17亿立方米。机电工程35处装机97台,容量2657.7千瓦。

折叠

植物资源

湖北省荆门市有多少区(湖北省荆门市概况)(3)

荆门市

境内维管植物有172科755属1647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40属79种;裸子植物7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138科698属1544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17科553属1220种;单子叶植物21科145属284种。在维管植物总类中,乔木类植物有54科142属453种,灌木类植物有65科184属479种,藤本类植物有23科63属147种,草本类植物有123科608属1247种。用材类植物有43科114属280种。在全市植物资源类型植物中,淀粉植物类86种、食用油脂植物类37种、维生素植物类16种、野生蔬菜76种、野果植物类46种、蜜源植物182种、药用植物1011种、用材植物87种、纤维植物143种、香料植物97种、工业用油脂植物138种、园林花卉705种、能源植物107种。全市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栎树、刺槐、泡桐、对节白蜡、银杏、桂花、香樟,其中国家二级、省级珍贵树种11种。马尾松、杉木、银杏、香樟等树种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和南部平原湖区。

折叠

动物资源

全市主要陆生野生动物170种,其中鸟类100种、兽类7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腹锦鸡、小灵猫、猫头鹰、灰鹤、白尾鹞等20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果子狸、狗獾、猪獾、黄腹鼬、豪猪、红白鼬鼠、豹猫、华南兔、绿头鸭、白鹭、棕腹啄木鸟、画眉、苍鹭、灰雁、乌鸦、环颈雉、八哥、灰喜鹊、董鸡、王锦蛇、银环蛇、湖北金线蛙、黑斑蛙等,分布在全市各个乡镇。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2499公顷。

折叠

矿藏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非金属矿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全市探明矿种50多种,已开采23种矿产,225个开采矿区。其中,市直属5种,4个矿区;钟祥市10种,76个矿区;京山县8种,87个矿区;沙洋县4种,9个矿区;东宝区7种,35个矿区;掇刀区6种,12个矿区;屈家岭3种,7个矿区。已探明储量并得到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有煤炭、石膏、磷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累托石、白云岩、砖瓦用粘土、玄武岩、矿泉水等23种。截至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包括占用和未占用)分别为,累托石698万吨,居全国之首;石膏、磷矿石、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硅石储量居全省前列,分别为11.18亿吨、8.38亿吨、1.35亿吨、3.04亿吨和1.06亿吨。已探明的23种主要矿产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矿产累托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石膏、磷块岩、白云岩、石灰岩储量居全省第一位。荆门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探明矿种50多种,矿床(点)543处,探明储量并开发利用的矿产达23种。尤其是非金属矿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等特点。其中,在石油钻探和航天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用途的累托石储量673万吨,居全国之首;石膏、白云岩和水泥用石灰岩储量居湖北省第一位,分别为11.6亿吨、12.5亿吨和6亿吨,磷矿石储量3.6亿吨,居省前列。

折叠

人口详情

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8.72万人。人口出生率9.26‰,人口死亡率5.02‰,人口自然增长率4.24‰。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2.61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4.57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8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2.0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5.18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15元。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5%。

折叠

第一产业

荆门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综合优势突出,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有“中国农谷”金字招牌。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

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93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4.4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5.1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4.6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6.44千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为:粮食267.60万吨,增长2.1%;棉花4.77万吨,油料38.80万吨,蔬菜197.83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42.24万吨,禽蛋产量15.13万吨,水产品产量49.17万吨。

折叠

第二产业

荆门工业体系日臻完备。已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机电、纺织为主的产业新格局,拥有以中石化荆门分公司、荆门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为代表的中央、省属企业,以金龙泉啤酒集团、京山轻机、洋丰集团、宝源木业为代表的地方大中型骨干企业。荆门已经成为中西部承接境外和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先后引进了李宁工业园、福耀汽车玻璃、中粮集团、中海油、中集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项目。

201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5.75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4.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2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9.23亿元,实现利润124.21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7.81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

折叠

第三产业

201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5.48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6.08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9.40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44.66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0.82亿元。全年进口总额15945万美元,出口总额61752万美元。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额26275万美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1.25亿元。其中,单位存款336.61亿元,个人存款738.5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0.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00.77亿元,中长期贷款256.68亿元。全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4.47亿元,保险赔款及给付11.66亿元。 风景名胜

湖北省荆门市有多少区(湖北省荆门市概况)(4)

荆门市

明显陵(Xianling Mausoleum of the Ming Dynasty)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湖北省荆门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

漳河位于湖北省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地处古三国战场的中心地带,是张家界、古隆中、长江三峡等旅游热线的黄金腹地。漳河水库是拦截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沮漳河的东支──漳河及其支流建成的水库群,通过3段明槽串联成整体。位于漳河境内的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漳河水库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工程宏伟,水域宽阔。亚洲第一大人工土坝李家洲大坝气势恢弘,腰斩桀骜不驯的漳河而形成库容20.35亿立方米、水面10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

象山风景区国家3A级景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是一座以历史文化为背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区。象山风景区占地面积78公顷,景区内山、泉、湖、河相映成趣,楼、台、亭、阁顾影生辉。现建有华夏艺林园、动物园、盆景园、游乐园、百花园、张自忠纪念馆、陆夫子祠、荆门历代廉吏馆、荆门乡贤馆等景区景点。荆门历史上“三台八景”中的讲经台、老莱山庄、唐安古柏、西宝昙光、龙泉十亭均位于此。园内山体摩崖石刻随处可见,文明湖常年碧波澄清,蒙、龙、惠、顺四泉冬暖夏凉,常年不竭。年接待游人100万人次以上,每年举办展览、交流活动10多次,现已成为市传统教育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科普教育基地、市廉政教育基地。

黄仙洞及大洪山溶洞群“天下第一洞府,人间罕见云盆。”“黄仙山里黄仙洞,高广悠深气势宏,天下第一清誉远,迎来游客探峥嵘。”黄仙洞,俗称黄金洞,是国家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位于大洪山脉之南麓,坐落在钟祥境内,距郢中镇六十六公里。

屈家岭文化遗址位于屈家岭管理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山川、河流风光秀丽,为华中自然风光旅游带。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家岭遗址,中外闻名,是新石器时代的一处文化遗产,距今4600余年,为长江流域古文化的代表之一;有雁门口古战场、天子寨、绿林关、白龙观风景区、六大禅寺遗址、梁庄王墓等著名古墓群、古战场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寺庙遗址;有著名的现代革命纪念地黎家集苏维埃政府旧址、革命烈士就义旧址、黄家冲修械所旧址、下洋港迫降旧址、王家咀遇难旧址、枣树岭烈士墓等;有独具特色的中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梅花鹿养殖基地;还有万亩桃园,已种植桃、梨、桔等水果3万余亩,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与幽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大洪山南麓山脉,距钟祥市区郢中镇30千米。从武汉市走207国道转皂当公路可到达。距武汉市区约190千米。是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公园面积159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3%,平均海拔350米,最高海拔565.4米。公园属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公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气象景观之精华,融奇花异草、古树名木、珍禽异兽、古洞飞瀑于一体,有称之为华中绝景的鹰子洞瀑布,气势磅礴的柳门口三叠飞瀑,有险峻陡峭的百丈深涧,幽静祥和的上下天池;有多种独具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的动、植物。鹰子洞瀑布落差40余米,两侧橙黄色的石壁上分挂着数百个蜂窝状洞穴,一洞可进,百洞可出,洞洞相连,状如迷宫。瀑掩洞,洞衬瀑,洞前银帘悬挂,彩虹飞架,瀑后绿草茵茵,奇形异状,相映成趣。史料记载,园内云台观,是真武大帝创立道教基业修炼地,誉为“小武当”。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西南的石龙镇境内。兰杭高速(武荆段)从公园腹地穿过,南边紧邻老汉宜公路,距京山县城及长荆铁路仅30千米,东距武汉170千米,西距荆门90千米,北靠大洪山,南接江汉平原,海拔在40~467米之间,属低山丘陵地区。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793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4%。丰富的森林资源,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王莽溶洞(AA级景区):此洞深达千米,洞口依天梯垂直而下,洞中大景一十六,小景四十八,大小钟乳色彩斑斓,洞中藏洞。更有大自然海陆变迁保留在江汉平原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地貌——石仓雨林,它集石林、古木藤林于一体,攀行其间如入“八卦阵”,随处可见“树抱石,石抱树”的自然奇观;满山满坡的太湖石棱角分明,好像是一个天然的“足疗场”。公园尤以万亩果园赏花摘果、溶洞探险、野外生存及拓展训练、森林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特色,被誉为“生态保健院、天然健身房”。

虎爪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京山县城西南28千米处,公园总面积3600公顷,森林覆盖率92%。

绿林山风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荆门市绿林镇,景区内山清水秀,人文景观众多,明末清初“绿林好汉”发迹于此。鸳鸯溪漂流,整个漂流河段长5千米,水域平均宽20米,漂流静水面较长,一般情况下,漂流与划行并行,浏览风光与漂流并进,鸳鸯溪被誉为“九曲鸳鸯溪、十里水画廊”;谷是绿林山南麓的美人谷,谷内山水相依、景色宜人,峡谷纵深八百余米,谷底怪石嶙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