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真实感悟(端午节感怀)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就到了端午节,到了煮鸡蛋、缝香包、挂艾草的节日,也到了割麦子、打麦场、抢收抢种的大忙时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端午节的真实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端午节的真实感悟(端午节感怀)

端午节的真实感悟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就到了端午节,到了煮鸡蛋、缝香包、挂艾草的节日,也到了割麦子、打麦场、抢收抢种的大忙时节。

“端午到,鹌鹑叫,小孩儿燎麦心欢笑;端午到,打麦场,老爷爷晒得老农笑;端午到,缝香包,藏在身上蚊不咬;端午到,煮鸡蛋,艾叶挂门人人俏。”(“老爷爷”是我老家这边的方言,就是指太阳。)每每到了端午,耳边就会响起,这首传唱不知多久,也不知道谁创作的儿歌。我们这边先前过端午节,是从来不吃粽子的,小时候也不知道粽子为何物。想来那时候,大米、蜜枣、粽叶大多产自南方,为稀罕物,老家这边地处北方,那时交通不便,粽子自然也就无从见过了。但是,在老家这边过端午节也是有讲究的。如,端午节这天早上,家家户户要用艾叶煮上一大锅鸡蛋,早饭的大菜就是这艾叶煮的鸡蛋,每人再来上一大碗玉米面的糊糊,就着葱花、香菜调的咸菜条,那也是相当令人谗虫都会爬出来的美餐。如果煮鸡蛋能剩下那么五六七八个,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中午把鸡蛋捣碎,再捣碎一头蒜,用酱油、香油、盐调制成料汁,一股脑倒进碎鸡蛋内。当时家里比较富裕的,还会再炒点肉丝或肉沫,与蒜泥料汁一块拌碎鸡蛋,那当然更是美滋滋的。清水煮一锅挂面,或者手擀面,每人盛一大碗,淋上已经拌好的碎鸡蛋,那会吃得人人满头大汗,酣畅淋漓,肚饱溜圆。小时候,每到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我和父母会赶到邻村的大姑家过端午节。因为这天也是大姑的生日,三个表哥、四个表姐,满满一院子人。四个姐夫都是响当当的大厨,都有煎炒烹炸的好手艺,表哥、表嫂、表姐一起打下手,择菜、洗菜、切剁、烧火,全家齐动手,不大会儿的工夫,十多个菜就出锅上桌了。在院外疯玩的我们这帮小孩,闻着菜香,呼啦就跑回大姑家了。三桌席同时开席,男爷们陪着大姑父喝酒叙旧,女人们陪着大姑聊聊家常,我们小孩就是一阵可劲的叨菜猛吃,看着我们哪个菜吃没了,大姑就会把她们那桌的同样一道菜,端给我们。看着我们,你争我抢一扫而光,会笑着说,别抢,我再给你们端去。大姑父那桌的那道菜,也就成了我们再次争抢的菜肴了。今又端午,可是大姑和大姑父都走了,往日喧闹的小院,再也不会有熟悉的声音、再也不会有熟悉的菜香。我也不会再吃到大姑专门给我炸的豆腐皮卷肉,再也收不到大姑给我缝制的元宝香包。

端午来临前几天,家家户户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婆,都会拿出针线,找出早前攒下的花布边边角角、条条块块,随形合着大小,缝制个心形、桃形、元宝形等等,多种多样形状的香包,里边塞进刚刚摘来的艾叶,塞得满满当当、鼓鼓囊囊的,然后缝住边口,不能让艾叶跑出来,再用一个红线穿起来,方便挂在脖子上,或者拴在裤袋上,或者拴在上衣口袋内。有缝制特别别致的,花布颜色鲜亮、形状别出心裁、大小合适的,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还会缝在自己心爱的上衣上,权当了类似胸针这类的装饰物,也是相当的别有韵致。当然,不同形状,送给什么人佩戴,怎么佩戴,也是有讲头的。如心形的香包,是娘缝给自己的孩子和家里的掌柜佩戴的,孩子佩戴的香包是用一根长一点红线穿起来,挂在脖子上,心尖尖向下,代表着娘亲对孩儿的一片爱心永记心头;家里的掌柜佩戴香包,要用一小块红布,或者一根粗红线,将心形香包,牢牢拴在裤腰带上,那时候没有皮带,人人都扎一条深色长布条或搓成的布绳,代表着两口子的情谊永相随。当然还有心有所属的小姑娘,会缝制一个鸳鸯或者心连心形状的香包,送给如意情郎,寄托着浓浓的爱情蜜意和对未来的那口子的心意表白;上了年纪的奶奶、姥娘,会给自己的孙子孙女缝制一些桃形、元宝形的香包,在端午节这天早上,用红线穿起来,挂在孙辈小孩的脖子上,祝愿儿孙们未来去凶避灾、多财多福。当然,心灵手巧的姑姑婶婶,会缝制很多形形状状、色彩鲜亮的香包,如老虎形状的、百花状等,拿到集市上售卖,都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家里没有时间缝制的,就会去集市买别人缝制的,送给家里老人小孩佩戴,一来用艾草香包防避蚊虫叮咬,二来以此为家人寄托一份美好祝愿。从很小记事起,就记得大姑每年都会给我提早缝制各种大小的元宝香包,等我端午去她家时,就念叨着:“老奶奶神,保佑我侄无病又无灾;老奶奶灵,保佑我孩长得高又壮;老奶奶好,保佑我家后生招财又进宝;挂上香包,老奶奶就来到”(老奶奶就是泰山碧霞元君,泰山周边老百姓家里都有供奉泰山老奶奶的习俗,老奶奶是泰山周边老百姓的保护神)。由于我自小体弱多病,奶奶过世早,母亲粗手笨脚的,只知道下地干活,从来不会做缝香包之类的针线活,大姑自然而然地就接过这些。尤其是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大姑过世那一年的端午节。大姑冥冥之中好像知道些什么似的,那一年,大姑身体一直病恹恹的,实在是干不了什么针线活了,就请邻居缝了三个香包的半成品。等到端午节那天,我和妻子、闺女,一家三口早早赶到大姑家,给她老人家拜寿,大姑颤颤巍巍用手从大门口种植艾草上,摘了许多特别肥厚的艾叶,一个叶子、一个叶子地塞进三个香包里,想来是大姑特意留的艾草吧。顺手还从家中老奶奶神像前的香炉内,捏了三捏香灰,分别放进三个香包内,然后让我媳妇把三个香包完全缝好,每个香包都穿上了红绳。大姑给我们一家三口,把三个香包一一挂到脖子上,又重复念叨了那三句神词祝语。那一刻,我们夫妻二人再也难以强忍泪水,都说给老人过寿,不能哭,好日子要笑。可我们俩面对大姑,却不争气的泪流满面。我家年幼的闺女,始终把玩着姑奶奶给她挂上的香包,满生欢喜的样。大姑那一刻露出了无比自豪的神情和发自心底的欣慰。端午过后不久,大姑安详地离开了我们。那三个香包,被妻子像宝贝似的珍藏了起来,每年端午一大早,妻子都会把三个香包请出来,分别挂在我们仨脖子上,只是再也听不到大姑的念叨,再也收不到大姑新缝的端午香包了。自那年起,我们仨在端午节,也再没有挂过其它的香包。

在泰安,过端午节,家家户户在院子的大门口、房屋的各个门口,都要在门两侧,分别挂一束艾草和桃树枝。在我老家,端午节门口挂艾草和桃树枝,也是有讲究的。首先,艾草和桃树枝的数目是固定的,三支艾草、两支桃枝,艾草要越长越好,桃枝长短不论,但是要桃树朝南的树枝,其他朝向不能折。至于为什么,我曾经问过家里的老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这是老辈传下来的,我们照做就是了。我想,大概是老奶奶的老家—徂徕山,在泰山之南,所以要折桃树南向的树枝,代表着“每逢端午倍思亲,远行千里不忘根”吧。这三支艾草、两支桃枝要扎成一捆,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太阳下山时刻,在各个门口上沿分别挂两捆,寓意趋吉避凶、家和万事兴。这两捆艾草和桃枝,要到秋后天气转凉之时,才能取下来。取下之后,也不能丢弃,要放在床板之上、床褥子之下,而且是放在枕头那个位置。如此年复一年的更换。想来这样做,也是有科学道理的。艾叶预防瘟疫、驱蚊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桃枝也是自古就有辟邪和解毒杀虫的作用。如此说来,把艾草和桃枝挂在门口、铺在床上,是大有益处的。

端午节就要到了,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和过节方式。我知道的是,南方要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在泰安,我们这里是煮鸡蛋、挂艾草、缝香包。正所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在这个注定不同以往年份的端午节里,让我们共同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万家祥和,共同祝愿端午吉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