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职业规划(毕业季心理课③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央视网消息(策划/徐也晴 剪辑/实习 王一帆 设计/刘京京):5月,高校毕业生完成论文和答辩后,陆续迎来属于自己的毕业季疫情当前,毕业生或许会少了些毕业典礼的仪式感,或许要面临就业时的抉择,抑或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迷茫……,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心理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职业规划?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心理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职业规划(毕业季心理课③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心理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职业规划

央视网消息(策划/徐也晴 剪辑/实习 王一帆 设计/刘京京):5月,高校毕业生完成论文和答辩后,陆续迎来属于自己的毕业季。疫情当前,毕业生或许会少了些毕业典礼的仪式感,或许要面临就业时的抉择,抑或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迷茫……

为了解答即将走入职场的学生们面临的种种心理困扰,央视网《新闻 》特别策划《毕业季心理课》,从“毕业就业的焦虑情绪”聊到“工作的意义”,从“面试技巧”聊到“职业规划”。本期节目,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测评系系主任迟毓凯为大家解答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1.职业测评量表等工具在找工作时有参考价值吗?

迟毓凯:这种工具在找部分工作的时候,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比如说以人际交往为主的服务性行业,可能外向型人格更适合。有些工作可能需要沉下心来,不能很激动,比如科研工作,可能就要坐得住板凳才行。

所以有些工作,性格特点是与岗位相匹配的。因此有些行业,有一些特殊的岗位做一些相关的测试也是合适的。

2.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迟毓凯:当然,社会上有一些传言,说有一些工作可以被称为“YYDS”(网络用语缩写,即“永远的神”),比如“考公”“考编”、有户口。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其实现实中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相对好的工作

学生们总是幻想一个非常完美的工作,叫做“钱多活少离家近”,这种工作有吗?有,但可能不属于刚刚毕业的你。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没有最佳工作但有跟你更匹配的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岗匹配”。

那么在求职过程中,还有几点建议要给年轻的毕业生。

第一个,不要拒绝现有的资源,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也就是说,在做一份工作前要考虑到自己有哪些社会支持,这是很重要的。没有社会支持,家人也不支持,可能你找工作只能自立了。但是现在的毕业生有一个趋向,就是说“我不靠自己家,不管家里什么条件就不回家,一定要在大城市去找工作”。

有没有必要一定坚持这个想法呢?我觉得不一定。因为有时候家庭给你安置一些条件,比如有鱼塘需要去继承,那就不一定坚持在大城市去打拼,很辛苦也没有必要,毕竟人生不是为了受苦的。

第二个,要寻找专家的建议。大学里的老师是专家,工作岗位上的前辈是专家,但最重要的“专家”其实是你前几届的师兄师姐。因为他们刚毕业不久,可能现在所在的岗位就是你理想中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找他们去咨询,他们可能更熟悉你的情况,对你当下的境遇记忆犹新,因此他们的建议可能就非常合适。

最后,要发展自身的特性。你要清楚“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能干什么”。了解自己,掌握社会资源,然后再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做出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决策。

下期话题:面试时如何提升自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