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新款生肖瓶(农夫山泉虎年生肖瓶上线)

农夫山泉新款生肖瓶(农夫山泉虎年生肖瓶上线)(1)

辞旧迎新,总要有点仪式感。

最近几年,农夫山泉的生肖瓶就像是时间转盘上的一个刻度,每到年底准时与大家见面。2022年即将启航,壬寅虎年典藏版矿泉水也如期而至。

此次的“金虎水”以极具中国代表性的东北虎作为IP形象,白色线条勾勒的老虎造型栩栩如生,与简约的瓶身设计相得益彰,尽显高级美感。

据了解,虎年生肖瓶也延续了之前“只送不卖”的传统,限量发行10万套。

农夫山泉新款生肖瓶(农夫山泉虎年生肖瓶上线)(2)

在中国,生肖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农夫山泉将生肖文化注入到产品设计中,无疑是想要借势这些超级IP之力唤醒国人对新年和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自2016年以来,农夫山泉相继上线了金猴瓶、金鸡瓶、金狗瓶、金猪瓶、金鼠瓶、金牛瓶六款限定版产品,玻璃瓶设计历经58稿,极具艺术价值。并且,每年都会重新设计图案,每只动物的描绘都精致到细微之处。

可以说,农夫山泉通过独特的生肖视觉呈现,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文明的敬意,也为品牌筑建了东方美学的躯壳,巧妙的将新年祝福传递给消费者,抢占用户心智。

除此之外,新年的生肖限定款产品也带有“消费升级”的烙印。

随着“轻收藏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于收藏品的选择也更加广泛。在饮用水领域,越来越多的品牌逐渐意识到了深挖产品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水不仅仅是水本身,也可以是与消费者对话的新方式,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

一直以来,崇尚自然风格的农夫山泉都十分喜爱动物元素,在生肖瓶之前,还推出过长白山动物款,运用东方神韵体现产品水源地特色。

对于农夫山泉来说,随着时间的沉淀,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持续性文化输出,势必会助力企业在消费者的脑海中打造长久的品牌记忆点。

农夫山泉新款生肖瓶(农夫山泉虎年生肖瓶上线)(3)

不可置否,这是一个视觉营销的时代。品牌想要在市场的角逐中披荆斩棘,不仅需要“语言的钉子”,更需要“视觉的锤子”。

研究发现,视觉往往先于文字被大脑所接受,且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将“语言的钉子”钉到顾客心上的最佳方法,就是借助“视觉的锤子”。

其实除了农夫山泉之外,行业内的其他品牌也深谙“视觉锤”营销之道。

比如,一直走高端设计路线的依云矿泉水,就很擅长借助节日主题来做文章。早期被奉为经典案例的一款圣诞节复古包装,瓶身宛如冰川断裂般的设计,搭配上圣诞树、雪花、星星等图案,用反常规的冷淡色调来展现圣诞气氛。独具一格的设计,让它成功吸引到了目标用户的注意力。

瓶身设计资深玩家可口可乐,曾推出过昵称瓶、歌词瓶、台词瓶、密语瓶、自拍瓶、反转瓶等等。还经常做跨界合作,为品牌和个人设计专属艺术瓶,像是“老佛爷”Karl Lagerfeld、Jean Paul Gaultier等都曾有过独属于自己的特定产品。

近年来在白酒市场异军突起的洋河蓝色经典,也设计出了不该属于本品类的瓶子。面对市面上一众红色基调的产品包装,洋河蓝色经典反其道而行之,大胆采用了蓝色瓶身和洋酒造型,成功打造出了视觉上的差异感。

农夫山泉新款生肖瓶(农夫山泉虎年生肖瓶上线)(4)

瓶身包装作为一种品牌的“传播媒介”,还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

向来钟情于文字游戏的江小白,最大的包装特色就是把一些充满哲理的句子印在酒瓶上。饮江小白的酒让人喝醉,看江小白的文案让人心醉。那些被戳中痛点的成年人们,把产品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上,就自发的对品牌进行了二次宣传,让信息增值。

可口可乐也非常会洞察年轻人的“社交情绪”,早前曾上线过一款“勾搭瓶”,独特的瓶盖设计,只有两人合作才能打开,这就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社交机会,消费者在使用这个绝对不会尴尬的理由去搭讪其他人的同时,也为品牌宣传做出了贡献。

另外,作为一个“流动的广告牌”,产品包装也可以看作是品牌最好的广告版面。

例如一直被大家嘲笑“土味包装”的椰树椰汁,这么多年来都坚持把“鲜榨”、“不用椰浆”等广告语直白的印在包装上,反而让大家对它天然健康的核心卖点印象深刻。

农夫山泉新款生肖瓶(农夫山泉虎年生肖瓶上线)(5)

产品包装是消费者对品牌形成认知的第一个触点,不难发现,聪明的品牌都非常擅于把“视觉锤”变成营销活动的主角,利用创意使品牌散发出持久鲜活的生命力,让品牌视觉长期聚焦。

在“无包装,不营销”的大趋势下,接下来众多的品牌又会抓住怎样的包装商机来吸金吸睛呢,这确实值得我们期待。

农夫山泉新款生肖瓶(农夫山泉虎年生肖瓶上线)(6)

编辑:鞠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