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与战国是一个时期吗(春秋与战国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春秋与战国是一个时期吗(春秋与战国到底是怎么划分的)(1)

根据《史记》、《春秋》等史料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不过,对于晋国来说,因为公族势力的衰微,所以卿大夫的势力也相应增强。对于晋国的卿大夫来说,本来分为六卿。在之后的较量中,这六卿变为四家,分别为智氏、魏氏、赵氏、韩氏。公元前453年,赵氏联合魏氏、韩氏一起消灭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对于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周王室不仅没有率军讨伐,反而还册封三家为诸侯。

春秋与战国是一个时期吗(春秋与战国到底是怎么划分的)(2)

说到三家分晋,就不能忽略田氏代齐。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齐威王始称齐王)的事件。《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也即和三家分晋一样,周天子对于田氏代齐这一历史事件,也选择了承认。自此之后,田氏齐国取代了姜氏齐国。此外,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彻底告别了齐国君主的大舞台。

春秋与战国是一个时期吗(春秋与战国到底是怎么划分的)(3)

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形成了魏国、韩国、赵国、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这战国七雄相争的格局。不过,在这战国七雄中,一开始还是只有楚国这一个诸侯国僭越称王。当然,这一情况从徐州相王开始发生改变。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徐州相王指的是战国时期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的历史事件。公元前443年,魏国君主魏惠王因为多次被齐国击败,所以率领一些诸侯国一起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

春秋与战国是一个时期吗(春秋与战国到底是怎么划分的)(4)

最后,对于徐州相王来说,主要是魏国和齐国这两个诸侯国的称王。公元前325年,在徐州相王之后,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也即“五国称王”。在五国称王之后,不仅战国七雄都相继称王了,对于中山国、宋国等除战国七雄之外的诸侯国,也都僭越称王。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之后,标志着周王室权威的彻底消失,也即战国七雄的君主已经和周王室平起平坐了。而这,或许才是战国时代的真正到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