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感人电影推荐(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

旅行感人电影推荐(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1)

小时候,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记得老家的傍晚,小学校的操场上,一块白色的银幕,用绳子扯着拴在两棵树之间。距离银幕20米左右的地方一张桌子上排放着电影放映机。这样,乡村的露天电影院就搭建好了。就等着来看电影的乡亲们了。村里放电影是不用宣传也不用通知的,放学的孩子看见了,在放电影的地儿溜达一圈后,赶紧往家跑,只要见到人就会欢喜的告诉他:“ 今黑,有电影看喽!"。那过路的人就会问,在哪里放电影啊“谁家有啥喜事,就放电影了。”小孩子才不管谁家放电影呢,只说在小学校的操场上。这样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操场上放电影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到天黑,不仅村里人都知道了,邻村的人也知道了。

旅行感人电影推荐(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2)

看电影,村里的小孩最积极。天还没有擦黑,囫囵吃个馍,喝碗汤,他们搬一个板凳就往外跑,全然不顾后面老妈的埋怨声。之所以跑的那么快,就是为了早点去,抢占一个最佳观影的位置。那时候,电影放映员就叫玩电影的。他就是邻村一个叫老黑的人,方圆十里八村有人请村里人看电影,都叫(请)他来(演)放映。我记得看过他放映的《高山下的花环》。按小时候的说法,是一个打仗片,打的可厉害,可好看。

旅行感人电影推荐(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3)

那个时候,看场电影真不容易,小操场围满了看电影的乡亲们,大家都盼望着早点开演。电影开始前,请村书记或者村长讲几句话是一个惯例。其实,村长讲的就是谁家因为什么喜事,请大家看电影、电影的名字,然后说一些村里的治安问题。村长简短的讲话后,电影就算正式开始了。一场电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加演片就是科教片,另一部分就是正片,大家都很期待的故事片、打仗片、武打片等等。加演片的时长大概20分钟,主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工业发展成果等等。加演片结束后,才是正片的开始。那个时候的老家流行放映《地道战》、《南北少林》、《过江龙》等影片。

旅行感人电影推荐(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4)

那时候的农村,不定时的老停电。大家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一闪,全场一下子黑下来,原来停电了。停电是乡亲们骂娘的时候,一边愤怒的骂着,一边焦急的等待着来电。等待的时间一长,上了年纪的老人,怀里抱着孩子的女人就开始陆续回家睡觉了。中断放映,一方面是等电来,一方面就是把放映员老黑家的发电机拉来。发着电了继续放映电影。放电影的故障,除了突然停电,还有胶片在放映中温度过热,烧电影胶片的时候。老黑只好中断放映,用剪刀剪掉烧焦的部分,然后用透明的胶带接上,继续放映。细心的人在观影的过程中,感觉画面和同期声有跳跃,这就是烧焦的胶片,剪接造成的。如果遇到老天突然下起大雨,老黑也会中断放映,等到天晴了,再找一个时间重新放映。这也是老家最朴素的约定俗成的信任。

旅行感人电影推荐(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5)

本村放电影,附近村里的年轻人成群结队来看。同样,其他村放电影,知道得知消息了,我们也会大老远的跑去看。由于年纪小,不敢自作主张自己去看。我们就围在一帮年龄稍大的孩子跟前。这些年龄大的孩子有的读中学了,有的读四五年级了。他们商量决定去哪个村看电影,我们就会像小屁虫一样跟着去看。三五里路的村子,七八里的路庄子,都是用脚走着去的。

旅行感人电影推荐(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6)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根据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改编的电影《画皮》,还有一部叫《董小宛》。看完《画皮》后,我很害怕,很后悔不该看这部片子。因为电影里的女鬼太恐怖太可怕了,总感觉她会变成一张脸皮,在我眼前迎来绕去的。晚上睡觉,听妈妈说,被噩梦惊醒好几次。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看电影,只要有机会,还是会跟着大我好几岁的哥哥们走街串巷看电影。那时候,请大家看电影,总要有一个理由。比如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家里终于有个出息的人,高兴,请大家看电影。谁家的儿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有传宗接代的人了,开心,请大家看电影。我记得,大侄子出生的时候。办完满月,父亲也请村里的人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太后吉祥》,著名喜剧明星陈佩斯主演的。

旅行感人电影推荐(有一种电影叫露天电影)(7)

如今,村里哪家有什么喜事大事,也不再请乡亲们看电影了。因为人们现在的娱乐方式太多了,电影不再是一个稀罕物了。而露天电影也就是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啦!那个给村里人带来精神文化食粮的电影放映员老黑,也老了,听村里人说,在漯河某一个小区当保安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