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解读古人智慧(学术考证老庄关尹)

由于古今解读老子的话很多,所以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意思,随着时代的久远,很多阅读者很少看其他道家著作,因此,对老子的话有很多误解,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本人做了大量的考证,以供大家参考,由于篇幅有限,其中的一些段落没有翻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相信这样更能给你更深印象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国学解读古人智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国学解读古人智慧(学术考证老庄关尹)

国学解读古人智慧

由于古今解读老子的话很多,所以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意思,随着时代的久远,很多阅读者很少看其他道家著作,因此,对老子的话有很多误解,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本人做了大量的考证,以供大家参考,由于篇幅有限,其中的一些段落没有翻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相信这样更能给你更深印象。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今天我们重点讲的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选自《老子·道德经·五十六章》

道德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解读

正解:明白大道的人知道大道是不能言说的,所以不言,言说大道的人不知道大道是难以穷尽,难以说准确的,却总是去言说大道,所以这种人,其实是不明白大道。

下面是根据:

老子解读: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德经第1章(帛书老子版本) 可言说的道,并非永恒的道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道德经第67章

关尹子解读:

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惟不可为,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文始真经 开篇。

文子解读:

书者言之所生也,言出于智,智者不知,非常道也;名可名,非藏书者也

以庄解老:

大道不称,大仁不仁,……道昭而不道——庄子 齐物论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庄子 齐物论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 大宗师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而世岂识之哉?—— 《庄子·外篇·天道篇

随后庄子举例了桓公与扁轮的故事,说明道是不可言说的。原文如下: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可,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外篇·天道篇

翻译:

轮扁说:“我用我所从事的工作观察到这个道理。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手上顺利而且应合于心,口里虽然不能言说,却有技巧存在其间。我不能用来使我的儿子明白其中的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奥妙的技巧,所以我活了七十岁如今老了还在砍削车轮。古时候的人跟他们不可言传的道理一块儿死亡了,那么国君所读的书,正是古人的糟粕啊!”

以下出自《庄子 ·外篇 知北游

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喜欢的朋友请转发,或者关注,收藏,谢谢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