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少将有哪些(最年轻的开国少将)

由于国际的恶劣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有“自己人”的叛乱,且领导者不是一位普通的人,而是最年轻的少将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那次叛逃被称为“伊塔”事件,大量劳动力的外逃,一度导致边疆地区经济瘫痪,给新中国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难题。那么,这位颇有前途的少将马尔果夫,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今天由《启史》为您揭开谜题。

最年轻的开国少将

在新疆出生的马尔果夫,虽然有一些俄罗斯血统,但一直认为自己是新疆人。早些年间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可惜的是饱受军阀的压迫,不慎入狱之后直到1944年才出狱,之后就开始加入了革命工作。

开国十大少将有哪些(最年轻的开国少将)(1)

图1:游击战

在1944年8月,苏联策划了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方起义工作,被称为“三区革新”。就是在这次革命中,马尔果夫成为了游击队的一员,带领人民进行武装起义。之后,参加武装人员迅速增员至3万余人,马尔果夫地位逐渐攀升。

当时国民党军队还曾进攻过马尔果夫所在部队,被他们联合解放军击退了。后来,在解放军进入新疆,解放新疆的过程中,马尔果夫立下汗马功劳。

1951年,新疆解放,马尔果夫带领队伍加入了解放军行列,成为了革命的一员。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由于在建国初期对我国的军事干部进行过严格的培训,授衔人士普遍偏于年轻,就像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年仅49岁,而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平均年龄为43岁。其中,马尔果夫大大拉低了年龄平均线,授衔时年仅32岁,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少将了。

叛逃苏联

马尔果夫身为最年轻的少将,如果兢兢业业一直干下去,可谓是前途无量,可惜的是,也许太过年轻,没能敌过资本主义的诱惑。

那是在1961年,原本在新疆守护边疆的马尔果夫,和另一位开国少将祖农一起去苏联考察学习。在苏联期间,马尔果夫没能抵制住诱惑,决定叛逃苏联。不仅自己要去,还打算煽动大量的牧民一起前去。

开国十大少将有哪些(最年轻的开国少将)(2)

图2:马尔果夫

这也和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关于新疆的归属在近代一直改变,直到《伊犁条约》的签订才归于中国,再加之之前的中苏蜜月期,苏联还在新疆部分地区建立学校等等,让新疆人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十分模糊。

1962年,祖农和马尔果夫回到新疆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他们以需要深入牧区为理由,在牧民中开始做工作,还联系了苏联的克格勃特工,以“走亲戚”的名义深入中国境内,在许诺了大量好处之后,很多牧民都心动了。

这次叛逃事件,有6万多的牧民出走,伊宁、伊犁、塔城、博尔塔拉还有阿勒泰等地区的均受到了冲击,在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人流涌动了三天三夜!而苏联方面当然表示欢迎态度,白天用广播之路,夜里则是打开照明灯,直射到中国境内数公里。

此次叛逃事件带来的影响十分恶劣,大量的劳动力的流失严重阻碍了新疆的发展建设工作,为新中国带来极大的冲击。

后续事件

事情发生之前,祖农和马尔果夫纷纷打报告要去苏联,一起前去的还有近40名的校尉军官。周总理当时还提出是否再做一下思想工作,伟人直接说,现在是讲不清楚的,但是时间会说明一切。直接让放行了!

开国十大少将有哪些(最年轻的开国少将)(3)

图3:警示

新疆大量劳动力的流失,是在之后进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代”工作慢慢执行之后,才开始恢复的,显然现在发展得还不错。

祖农和马尔果夫到了苏联之后怎么样呢?苏联在军备竞赛中被拖垮了,连自己国民的生活都不能保障,更何况这些“叛逃者”,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因为他们已经被剔除中国国籍。而伟人的预料也是十分准确的,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在1991年瞬间崩溃了。

进入80年代的中国,却是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当年的人显然后悔了,妄图回来,集结了3万多人在霍尔果斯口岸以西的潘非洛夫,扬言自己是中国人,但是他们已经失去国籍,被当时的武警战士挡在了国门之外。

对于我们祖国友好的人自然十分欢迎,但是对于那些背叛国家的人,是不会被原谅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