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吗(电影票越来越贵)

小伙伴觉得电影票贵了吗

如今,各个平台的票补越来越少

9.9元、19.9元的低价电影票

不如以前常见了

这会影响你看电影的频率吗

电影票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吗(电影票越来越贵)(1)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2006名受访者中,决定是否观看一部电影时,84.2%的受访者会把票价作为重要参考因素。93.6%的受访者能接受的电影票价最多40元。60.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电影票价高。

有网友也吐槽电影票贵

电影票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吗(电影票越来越贵)(2)

电影票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吗(电影票越来越贵)(3)

电影票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吗(电影票越来越贵)(4)

59.7%受访者习惯在第三方平台买电影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许盈(化名)经常通过某支付平台购票。“比较方便,场次和座位一目了然,还可以知道近期有什么电影,比去电影院购票方便多了”。

华东师范大学大一学生林雪(化名)也经常通过网络平台购票,“我一般用手机支付,很方便”。

调查显示,59.7%的受访者习惯通过第三方平台网购电影票,28.7%的受访者通过影院官方平台网络购票,10.7%的受访者在电影院直接购票,1.0%的受访者使用其他渠道。

为什么很多人习惯在第三方平台网购电影票?调查显示,70.5%的受访者是图方便,54.7%的受访者是图便宜,51.4%的受访者是为了提前选座,21.4%的受访者习惯网购。

“如果电影票价过高,我会好好衡量这场电影是否值得。除非特别精彩,否则我不会看票价高于70元的电影。”张璐表示,她喜欢看的电影多为2D,费用不高。“高于70元的电影多为科幻3D类型,不是我的偏好,选择合适的观影时间和合适的影院可以节省很多开支”。

调查显示,决定是否观看一部电影时,84.2%的受访者会把电影的票价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其中22.3%的受访者觉得票价非常重要。

许盈对记者说,差不多路程的电影院,我会选择去更便宜的那家。“比如海淀剧院和海淀工人文化宫,虽然设施陈旧了些,但是票价挺便宜,成了我们宿舍看电影的聚点。一般2D的20元左右,3D的30元以下,IMAX的贵一些。对于50元以上的电影,我宁愿在网上等资源”。

林雪认为,电影票价不太重要。“选定看一部电影,自然也不会在乎差价了。我平时看电影次数不多,一般也就是过节凑个热闹,不计较价格。现在基本都是50元左右,也能接受”。

电影票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吗(电影票越来越贵)(5)

60.1%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电影票价高

调查显示,57.8%的受访者买过有票补的票,42.2%的受访者没有。

93.6%的受访者能接受的电影票价在40元以下,其中56.1%的受访者能接受20~40元,32.3%的受访者能接受10~20元,5.2%的受访者为10元以下。5.8%的受访者为40~60元,0.6%的受访者为60元以上。

电影票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吗(电影票越来越贵)(6)

许盈认为,现在影院的电影票太贵了,“感觉卖的不是电影票,是设施和服务。基本上2D的电影都要三四十元。现在的电影质量又不见得好,花这么多钱去看一部烂片没必要。也有可能是因为看的人少,所以要价高”。

“现在电影票价越来越高,以前一部电影票价二三十元,现在四五十元。还是希望价格降一些。”林雪说。

电影票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吗(电影票越来越贵)(7)

研究显示,不同地区的价格拐点各不相同,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价格拐点在80多元,但目前平均票价是40多元,尚有上涨空间。而非省会的二线城市平价票价已经接近价格拐点,上涨空间很小,市场趋于饱和。数据来源/《中国电影市场专题研究——受众、供需与票房》

调查显示,60.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电影票价高,36.5%的受访者认为票价合理,3.4%的受访者认为票价太低。

对于取消电影票补,54.4%的受访者支持,具体来说,24.6%的受访者认为这可以减少刷票等乱象,提高影片质量,29.8%的受访者认为导演和演员的付出值得原有的票价。38.8%的受访者不支持取消票补,具体来说,28.0%的受访者认为这增加了普通观众看电影的开销,10.8%的受访者认为很多电影质量无法值回票价。6.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许盈认为,确实可以统一票价,但得明确这个票价应该由谁来定,影院自然是希望越高越好,制片方也这样想,但最后还是让消费者埋单。“如果取消票补,我觉得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票价,有一个定价标准,可以上下浮动。最好在不造成恶性竞争的情况下,适当给予补助”。

受访者中,男性占48.2%,女性占51.8%。00后占1.8%,90后占35.1%,80后占50.9%,70后占9.5%。

阅读

推荐

再查山寨食品!Cole可乐、康帅傅…横行农村成健康“隐形杀手”!这个儿童药不要再吃了,几个月前已被注销!很多地方却还在卖!中消协调查体验全国155个“农村大集”,“假冒伪劣”“三无产品”等九大问题曝光!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田珍祥

来潜个水,有料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