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程玉英的晚年生活(谈谈我的师姐晋剧艺术家程玉英)

我的师姐程玉英李素英

晋剧程玉英的晚年生活(谈谈我的师姐晋剧艺术家程玉英)(1)

我们现在都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我总是这样的叫她:“姐——”拉得长长的,叫得特别亲切。这个姐从37年叫到现在了,不觉得已快过了四十多年了。

姐当年是师傅最红最得意的徒弟。我进了师傅门,就是先行拜师礼,再拜众师兄。未过三天,我们就随师奔赴张家口演出。除我们师徒六人还有刘柱(呼胡)、申天福(司鼓)、李云蛮(管事)一行九人。师傅和师姐的戏配角大部分都用我们来配,像刘俊英师姐和田秀英师妹已经学艺三年了,我和郝翠英才到几天,能配吗?我第一次登台是《祭桩》里的林昭德,坐坐椅子唱几句,穿着师傅的大靴,打了几层布包,搭拉着走台步。第二次是当时兴盛一时的《双头驴》,要我来配戏。要配的戏很多,吓得我浑身发抖,这个戏又是个喜剧,我戏也不敢做,但是我的师姐又一次对我鼓励,把戏演了下来,也没有瞅我一眼或瞪我一眼。这次演出没有出什么大问题,使我以后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也敢演其他的角色了。

在平时的生活中,师姐和我们一起练嗓,早起晚睡。有外剧团来演出,经常向师傅求情,让我们出去观摩(当时我们是不能随便出去的)。那时只是看热闹,哪里懂得是在观摩。我学戏前上过二、三年小学,师姐出钱买了好多小说,让我给她读。我也非常爱看小说,如《大八义》、《小八义》、《七侠五义》、《小五义》等书,上面都是些唱句。因为没有太多的字不认识,使我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虽然这些都是演义小说,但看来师姐是非常好学的。后来师姐师满出师,我们还一直跟着师傅,所以就分手了。

解放后,我们师姐妹又团聚了,当听到师姐来太原演出,从此我们师姐妹见面的机会就多了。

六零年,我师妹田秀英因患病不能随团演出,师姐通过领导把我接到榆次晋中晋剧团帮助演出。六个月的时间,师姐还是那样,每天坚持练功,和青年们一起走台步,跑圆场,向张桂云老师请教(张桂云是教身段台步的老师)。随团下乡演出不分场次,早晚参加,《教子》演帽子戏也是特别认真。我和师姐又演出了《火焰驹》“花园”一场戏,师姐的扇子动作巧妙地结合剧情,身段设计优美,她的表演丰富了黄桂英的人物性格。“打路”一场戏,扑跌跳跃,情感十分贴切。虽是年过花甲的人了,但至今照常早上坚持练唱,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晋剧程玉英的晚年生活(谈谈我的师姐晋剧艺术家程玉英)(2)

另外,师姐在我的思想进步方面也是非常关心的。在六零年那段时间里,师姐帮助我学习,帮助我进步,我是忘不了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