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怎么走进生活教学案例?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中学教师 谈洁

一、研究的背景与主题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了让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了“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为主题的课例研究活动。课题组核心成员共同听了这堂数学课。

2、 情境描述

课程教学 八年级20.1.1《加权平均数》

问题,一家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数学怎么走进生活教学案例?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1)

师:在数学上我们常说数据会说话,看着表格中的这些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三位选手有何评价?

生1:A选手语言表达能力强,综合知识水平较差,创新能力一般。

生2:B选手创新能力强,综合知识也最扎实,但语言表达能力最差。

生3:C选手各方面都不突出,但素质比较均衡。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从同学们的发言看,这三位选手各有特点,但该公司只要招聘一位员工,你会选择谁?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各有选择,依据有:①总分②平均分......

生:总分都一样,平均分也都一样。

师: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选拔呢?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这个职业本身的特点来谈一谈对广告策划人员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生:创新能力

师:那么除了创新能力之外,综合素质重要吗?语言重要吗?语言这一项还要考虑吗?

生:创新最重要,综合素质也重要,语言不是很重要,但也要考虑。

师:这说明:在同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对结果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你是该公司的老总,你能否给这三项成绩的重要程度定一个量化的标准呢?

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师: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个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取?

生:(在草稿纸上进行运算)

师:板书:加权平均数

若一组数据X1,X2,X3,......Xn的权分别为W1,W2,W3......Wn,则称

数学怎么走进生活教学案例?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2)

为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记住`X.

权:表示各个数据相对于结果的重要程度。

随后,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相应问题。

三: 问题讨论

听完本节课后,课题组的成员对此课展开了交流与评论。

有的说:“这节课环环相扣,一步步的引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接触新知,了解新知,运用新知,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有的说:“从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的目的,但是这些实例还是没有很好的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乡村,有没有我们身边更好地实例呢?”

有的说:“整节课堂,学生非常活跃,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参与度高,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有的说:“教师能适当的给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学生的积极性。”

有的说:“对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对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进行强调区别。”

听完了老师们的评课后,针对乡村课堂,我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改进。

四、课堂重构

此次课堂在白杨中学参加优质课比赛,阳新县许多数学老师参加了听课。

片段一:

师:(展示油菜花图片)跟老师一起走进富池,看看富池美丽的油菜花。花特别美,但问题来了,有一农户不知道该怎么求他的油菜的平均重量,你们能帮他吗?

富池镇农户李明去年收取的油菜每箩筐重量如下(单位:千克):

24 25 29 31 27 30 25 28 26 23

请同学们帮该农户求出每筐油菜的平均重量.

生:

数学怎么走进生活教学案例?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3)

师:这是我们之前就学过的平均数,我们一起回顾下平均数的概念:

概念一: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3,......Xn,我们把

数学怎么走进生活教学案例?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4)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记作:`X,(读作:x拔)

片段二:

师:同学们帮李明解决了问题,所以杨坤也来找同学们帮帮忙。

港下乡农户杨坤去年油菜大丰收,每箩筐重量和相应筐数如下表:

数学怎么走进生活教学案例?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5)

请同学们计算该农户平均每筐油菜有多重?

生:(计算解答)

师:向上面数据中的“3”“4”“2”,他们不仅反映了数据的个数,还反应了数据的重要程度,我们叫作“权”,这样的平均数叫作“加权平均数”

概念二: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 ,我们把

数学怎么走进生活教学案例?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6)

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5、 教学反思

第二次课得到了各位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通过这两次授课,我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根植于生活,数学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我们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注意的是,回归生活数学绝非是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的学数学,而应充分的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唯有这样,才能将数学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的学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使自身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项目来源:湖北省教育科学2019年度重点课题“基于乡村振兴的教研联盟机制创新研究”,编号2019JA128。黄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重点课题“农村学校联盟发展背景下的教研策略研究”,编号2019GHA04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