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诸葛孔明(诸葛孔明三国时期)

曹操有一颗帝王的野心,而效力于刘备的诸葛亮有的则是一个谋臣的志向。他愿意辅佐帝王成就霸业,霸业却时不我待。卧龙岗出来的卧龙先生,忠心为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为现实主义风格,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

译文

哪里去找诸葛丞相的祠堂呢?就在那锦官城外柏树茂盛的地方。碧绿的草色照映在石阶上,显出一片春色。隔着树叶,也能听到黄鹂鸟空灵的声音。

诸葛亮自三顾茅庐后就多次为刘备夺取天下出谋划策。尽心辅佐两任君主,竭尽臣子的一片忠心。

出师征战途中病重而逝,让古今多少英雄泪洒衣襟。

杜甫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所以,即使他有济世天下、辅佐君王的才能和决心,却也只能让这些志向成为一场空。他的才华抱负和建功立业的理想都没有地方施展,也没有人帮他实现。所以,他在探访诸葛武侯祠的时候,才会生出这种诸葛亮至死都有遗憾的情绪。

历史上的诸葛孔明(诸葛孔明三国时期)(1)

三顾茅庐

三国时期,刘备听说卧龙岗上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就想请他出山来辅佐自己。然后,他带着关羽和张飞一起去了诸葛亮的住处。

到地方后,刘备敲门,有个小童出来应答。刘备问:“你家先生在吗?”小童回答:“我家先生出门了,未曾回来。”三人无功而返。

没多久,刘备三人又去拜访诸葛亮,这日大雪漫天,三人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已累得气喘吁吁。刘备敲门,出来的还是那个小童。刘备问:“你家先生这回在家吗?”小童还是回答:“对不住了,我家先生还是出门去了。”刘备知道这回恐怕还是等不到人,于是留下了一封信,信里写着自己想请诸葛亮出山的决心,三人便又回去了。

刘备等人第三次拜访的时候,还是小童接待了他们,小童说:“我家先生这回在家,不过他正在睡觉。”刘备十分欣喜,一直等到了诸葛亮睡醒。两人相谈甚欢,刘备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

历史上的诸葛孔明(诸葛孔明三国时期)(2)

空城计

在一次与曹魏的对战中,诸葛亮的蜀军失利,魏军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知道对方的将领是司马懿后,仔细分析了司马懿这个人的性格。他认为此人虽足智多谋,行军布阵很有章法,但疑心很重,对自己没把握的事情,不会轻举妄动。

于是,诸葛亮吩咐随从说:“你们把城门打开,把地面扫干净,再带上一把琴,随我到城楼去。”

当司马懿大军赶来时,他们看到:城门大开,只有诸葛亮独自在城楼上抚琴吟唱。

有人提议马上进攻,司马懿却说:“诸葛亮此人十分狡诈,如今他城门大开,必定有阴谋,或许这是诱敌之计。”

诸葛亮仿佛没有看见城门前的敌军,仍是陶醉在自己的琴曲里,琴声悠扬闲适。司马懿听到这样的琴声,叹了一口气说:“听这琴曲,毫无一丝慌张之意,倒有气定神闲之感,所以,此番城门大开,定是诱军之计。”

最后,司马懿领着大军返了回去,没敢进城。

历史上的诸葛孔明(诸葛孔明三国时期)(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