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今年暑运发送旅客141万人次(长三角地区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吴崇远 通讯员 许文峰 孙赫蒲

截至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收官。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达到10045万(其中直通旅客1839.9万,管内旅客8205.1万),日均发送162万,占全国铁路客发总量22.4%。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长三角铁路暑期客发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1.3%,主要运输指标环比持续回升。

铁路部门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交通运输业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冲击的背景下,今年暑运长三角铁路旅客发送指标环比持续回升。其中7月份发送旅客4724.8万,客发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8.8%,环比增加900.8万、环比增长23.6%;8月份发送旅客5320.2万,客发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73.6%,环比增加595.4万、环比增长12.6%,其中8月29日发送旅客197万,创2020年春节后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高铁站今年暑运发送旅客141万人次(长三角地区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1)

(公交化开行的高铁列车极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许文峰摄)

铁路杭州站累计发送旅客1230.42万人。最高日出现在8月29日,发送旅客24.85万人。杭州东站累计发送旅客973.41万人,发送量位列长三角铁路客站首位。杭州南站于暑运首日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加强杭州与省内外城市的沟通联系,暑运期间,杭州南站累计旅客发送69.36万人,日均1.12万人。8月以来,铁路杭州站共发送学生、儿童旅客17.60万人,8月16日出现“小候鸟”返程高峰,当日共发送“小候鸟”9148人。

自6月20日起全国普速铁路实施电子客票,标志着铁路车票全面进入“无纸化”时代。暑运期间,长三角铁路共发售电子客票11939.4万张(其中高铁电子客票9718.4万张、普铁电子客票2221万张),电子客票“一证通行”带来的便利,深受广大铁路旅客的欢迎。

为应对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和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长三角铁路实施灵活的“一日一图”差异化客运能力供给,在周末、暑运末期等客流高峰期启用高峰运行图,对运力紧张方向和时段增开旅客列车满足旅客出行需要,重点增加管内沪宁、沪苏通、宁杭、安徽、沿海、徐州等方向运能,实现有流开车、应开尽开。暑运期间,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348列,累计安排动车组重联3785列、加开旅客列车949列,旅客列车始发正点率达98.13%。

高铁站今年暑运发送旅客141万人次(长三角地区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2)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指挥大厅一瞥。许文峰/摄)

铁路部门梳理发现,新线新站客发超出预期。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6月分段开通的商合杭高铁,以及7月初开通的沪苏通铁路迎来了首个暑运。暑运62天内,商合杭高铁和沪苏通铁路分别输送旅客375.6万人次、253.7万人次,客流发送超出预期。其中商合杭高铁亳州南站发送旅客25.4万、临泉站13.96万、阜阳西站59.14万、淮南南站26.6万、芜湖站147.5万、宣城站34.57万、安吉站8.07万、湖州站65.9万;沪苏通铁路南通西站发送旅客20.9万、常熟站23.77万、太仓站12.08万、张家港站25.4万。

高铁站今年暑运发送旅客141万人次(长三角地区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3)

(旅客在杭州东站有序排队进站。汤鑫严摄)

7月中旬,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放开跨省(区、市)团队游政策。长三角铁路加强与地方文旅部门的沟通接洽,深度开发“高铁 市民需求 属地资源”定制化旅游专列产品,暑运以来,长三角铁路已开行旅游专列20趟(其中省内旅游专列10趟、跨省旅游专列10趟),开行数量同比增长900%,组织7091名旅客亲近自然,为助力旅游业有序复苏,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作出了贡献。预计9月上旬,长三角铁路将开行浙江至甘肃、青海的“浙铁东方号”全软卧十日游旅游专列。

节俭用餐成文明乘车新风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为落实国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要求,鼓励理性用餐,南京、上海、杭州、合肥客运段重点在普速列车餐车上开展“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光盘行动”宣传,倡导节俭用餐、文明用餐。通过合理调整餐食品类、份量,为旅客提供餐食时多问一句,按照需求备餐、供餐,引导旅客适量点餐、理性消费,让厉行粮食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成为文明乘车的新风尚。

高铁站今年暑运发送旅客141万人次(长三角地区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4)

(杭州客运段高铁列车乘务人员向儿童旅客宣传乘车安全知识。周围/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