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里的余则成最后在哪里潜伏(从余则成太太的人选)

在电视剧《潜伏》里,有一个重要人物——陈秋平

这个未曾出现过的人,在剧中存在的意义重大

她是最初选定的“余太太”,却因意外牺牲而由姐姐翠平顶替,甚至因为她的材料,险些暴露了余则成、翠平夫妇。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陈秋平,

陈秋平是谁?

她是有知识的爱国进步女青年

她是延安边区保安处的女干事

她是余则成未曾谋面的假太太

她是游击队队长翠平的亲妹妹

她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战友

她是串起剧情前后逻辑的线索

她就是陈秋平

这是中共最初选定的“余太太”,剧中,秋掌柜曾简单的介绍过。

潜伏里的余则成最后在哪里潜伏(从余则成太太的人选)(1)

秋掌柜介绍陈秋平的情况

通过描述,我们可以知道秋平的大致情况:

陈秋平,女,25岁,河北易县人,延安边保一科的干事。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问,为什么剧中谢若林说的是六科,而我非要说是一科

潜伏里的余则成最后在哪里潜伏(从余则成太太的人选)(2)

谢若林说,陈秋平是边保六科

这里先留一个悬念,我在后面讲到边保的时候会详细解释

陈秋平的人物角色设置非常巧妙,作为她的搭档,余则成并不知道她的详细情况,

而是在陈秋平牺牲两年后,从中统特务谢若林那得知的。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中共为什么选她作为余太太?

为什么选陈秋平?

原因主要有三点:

1 政治可靠

陈秋平所在的单位,是边保一科,也就是边保的情报科

这是边保的核心部门,负责电报收发、情报分析、信息汇总等工作。

从事这种工作的,都要经过严格的政审和业务考核政治上必须绝对可靠,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等,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通过剧情我们可以得知,陈秋平是学生出身,1939年入党,家庭成分为贫农,家中除父母外,只有一长姐--翠平,而且翠平此时已经是易县游击队队长

所以,在中共情报部门眼中,陈秋平是政治清白根正苗红的人选。

后面剧情中,陈秋平意外牺牲后,中共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翠平,并且紧急安排她去天津。

可见,中共对陈秋平的档案了如指掌,对其家人和社会关系精准掌握

2 经验丰富

余则成在军统局天津站任职,周边都是特务。

在这种环境下,需要一名有经验的人来搭档。

而陈秋平,之前是边保一科的干事,一定接受过特工培训,熟悉特工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了解地下工作的纪律,甚至她很可能还会收发电报。

换言之,她和余则成是同行,只不过比他晚两年入行。

因为能在边保一科任职,她一定有过人之处,否则也不会被中共选中。

毕竟,这是深入龙潭虎穴执行潜伏任务。

稍有不慎,就会牺牲。

更严重的是,自己牺牲不说,还可能会连累余则成,进而断送一条重要的情报线。

后面的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到,

前来临时顶替的翠平,因为没有地下工作经验,给余则成带来了不少麻烦

3 像左蓝

陈秋平是一个热爱进步、投奔延安的爱国女青年。

这是整部剧中,除了左蓝以外第二个投奔延安的女性。

难怪翠平都说,跟左蓝有点像。

潜伏里的余则成最后在哪里潜伏(从余则成太太的人选)(3)

翠平说秋平像左蓝

为什么中共一定要挑选像左蓝的女同志?

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到余则成的个人感受。

因为中共知道余则成和左蓝的恋情,也知道余则成喜欢左蓝这种类型的女性,

所以特意挑选了形象气质与左蓝相似的女同志。

毕竟要一起朝夕相处的工作,跟一个你喜欢类型的女性一起,心情愉悦事半功倍,这也就是俗称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吧。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余则成。

因为军统内部很多人都知道余则成和左蓝的恋情,当军统局天津站的人见到陈秋平后,就能够理解余则成为什么会在重庆与左蓝恋爱。

因为男人都喜欢同一种风格的女人。

比如曹操,专爱别人老婆;比如乾隆,喜欢江南妹子;比如西门大官人……

中共显然是研究过余则成的喜好,所以在挑选假太太的时,刻意找了陈秋平这种有文化的进步女青年。

如此一来,就可以把余则成与左蓝在重庆的恋情,解释为一个已婚男人的孤独寂寞冷,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潜伏里的余则成最后在哪里潜伏(从余则成太太的人选)(4)

余则成解释与左蓝的恋情

4 同乡

这也是中共的厉害之处

因为余则成的档案是在加入军统前填写的,当时写的已婚,说明那时老家已经有太太了。

潜伏里的余则成最后在哪里潜伏(从余则成太太的人选)(5)

余则成回忆当初的档案造假

所以,这个余太太必须是老乡,否则就会暴露。

而且民国时期,男女结婚都早,很多男的都是上学时,就在老家结婚了。

自己在外面读书上学,老家有一个妻子照顾公婆。

比如鲁迅先生,比如徐志摩,比如郁达夫等等。

后来,有些就跟老家的原配离婚了,有的是继续生活,还有的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

同乡的好处是,生活习惯相近,语言相通;

即使余则成已经在外生活多年,但乡音未改,最起码,方言和口音是一致的。

试想一下,如果中共没有给余则成找一个老乡,而是张嘴一口港台腔或者是浓郁的东北口音,那基本第一时间就暴露了。

可以想象,假如陈秋平没有意外牺牲,以她的能力和经验,很快就能适应地下工作

甚至能够担当起余则成的交通员,负责她与药店秋掌柜之间的联络沟通。

把情报藏在中药里,连理由都是现成的:治疗不孕不育。

综合上述四个原因,就能看出,中共物色余太太的人选,确实下了很大功夫

专门挑选了一个同乡、很像左蓝、有特工经验的文艺女青年。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没有电子档案,没有大数据,一切都是依靠手写的人事档案。

这样都能从延安数以万计的女党员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真的是不容易。

而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就能看出,中共对余则成的重视程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