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苏轼诗句巅峰对决(从李白到苏轼从刘邦到项羽)

文/杨关庆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这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离开家乡的路上写的诗句。苏东坡从家乡眉州去京都开封,需要经过著名的“蜀道”。苏东坡一生,共出川三次,第一次和第三次是陆路,走陆路,要穿剑阁,越秦岭,山高路远,为时需两月有余;第二次是水路加陆路,大概是700里水路,400里旱路,十月起程,第二年二月到达,为时近半年。

无论哪种方式,苏东坡出川所用时间少则两月,多则半年,都比较漫长,可见出蜀之难、行走蜀道之艰。苏东坡的家乡眉州在蜀地,蜀地就是现在的四川盆地,因为四川一圈都被高山包围,所以通往外界的道路十分崎岖难行。尤其是蜀地通往长安的道路,必须得凿通秦岭天堑,以当时的人力物力开凿难度如此高的工程,现在看来仍然不可想象。

李白与苏轼诗句巅峰对决(从李白到苏轼从刘邦到项羽)(1)

著名的三十六计当中的第八计“暗度陈仓”,也和蜀道有关。这里有个典故,那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都起兵反秦。后来推翻秦朝后,项羽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就自称西楚霸王。蜀地偏远,蜀道艰难,不可一世的项羽就将蜀地封给了实力弱小的刘邦。刘邦是个聪明人,岂能不知项羽对自己的防范之心?于是他将计就计,欣然接受了分封。在入蜀以后,他听从谋士张良的建议,放火烧毁蜀道之上的栈道。

刘邦为什么要烧毁栈道呢?这就需要先了解一下蜀道上的栈道是怎么回事。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句中的“天梯石栈”指的就是蜀道上独具特色的道路——栈道。李诗人说“地崩山摧壮士死”,这虽是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夸张,但也足见开辟栈道是十分艰难的工程。

栈道的构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沿石壁开出宽1—2米石道,上横铺木梁木板;另一种则是凌空飞架的道路,即直接在崖壁上横向凿孔,然后插入粗木梁,并下加斜撑,梁上再铺厚木板,走在上面,脚底下踩的就是万丈深渊。栈道有的宽约5—6米,可容车马并行,有的地方仅能容一人通过。

李白与苏轼诗句巅峰对决(从李白到苏轼从刘邦到项羽)(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没有了栈道,就等于堵塞了出川之路。是不是刘邦喜欢上了天高皇帝远的逍遥生活,想终老蜀地,不想出去混了呢?

当然不是的。

刘邦烧毁出蜀的栈道,是为了迷惑楚霸王:我把出去的路都烧毁了,您就放心当您的霸王吧,我就是想和您争地盘,也出不去了呀。这一计策,不但是给项羽制造刘邦不再出川的假象,而且也有效提防了项羽的进攻,我出不去了,你也进不来啊。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刘邦的谋士张良真不愧是有大计谋的人。

项羽果真不把刘邦当成是威胁了,安心地做楚霸王了。刘邦则趁机养精蓄锐。等到时机成熟了,刘邦的勃勃雄心便显露出来了,他要出蜀夺取关中。这时手下大将韩信献上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妙计。刘邦依计让人去修复栈道,借此迷惑敌人,同时却派精锐部队绕小路出其不意地攻取了陈仓,打开了占领关中的门户。

李白与苏轼诗句巅峰对决(从李白到苏轼从刘邦到项羽)(3)

关于蜀道,还有个“五丁开山”的传说。五丁是蜀国的五个大力士,力大无穷,人称“五丁力士”。传说秦王想入侵蜀国,苦于道路不通,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叫人做了五头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并撒出去消息,有意把金牛送给蜀王。蜀王是个贪婪的守财奴,听到这个消息后,开心无比,赶紧命五丁力士开凿山路,迎接金牛。五丁力士开山辟石,终于开出一条路,金牛拉回来了,当然,秦王的军队也打过来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正因为蜀道难行,才有了李白奇丽磅礴的歌咏,才有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神机妙算,才有了五丁开山的有趣传说……现在的蜀道,已经是天堑变通途,从成都到北京(就不说开封和长安了),飞机不到三个小时,高铁不到八个小时。李苏若在世,项王和沛公若有灵,不知会作何感想?

唐诗宋词故事:烟雨扬州从唐诗深处氤氲而出

唐诗宋词故事:孟浩然是一个心甘情愿的隐者吗

唐诗宋词故事:李白的剑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