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之战实力排行(只因此人未出全力)

所谓“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武侠世界高手如云,而江湖凶险无非因“名、利”二字而起,于是乎江湖之上常常能够见到不少血雨腥风,金庸武侠作品也不例外,话说在金庸笔下有三场大战最为经典,第一:光明顶之战。当年六大派围攻光明的,张无忌横空出世,凭借“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力挽狂澜,气焰何等不可一世?

少室山之战实力排行(只因此人未出全力)(1)

第二:黑木崖之战。武林第一魔头东方不败力敌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四大高手,战斗过程虽然很短,但无疑是金庸笔下最凶险、最恐怖的战斗,甚至连任我行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都感觉心惊肉跳!

至于最后一场,则是《天龙八部》中的少室山大战,金庸先生文笔功夫极佳,因此这场战斗也十分吸引人,甚至还被列入了高中教科书,为此,在下今日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少室山大战中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少室山之战实力排行(只因此人未出全力)(2)

当时萧峰先出手,他为了营救阿紫,于十五丈外使出“降龙十八掌”,借轻功不断接近丁春秋(并非掌力直接从十五丈外飞过来),其后丁春秋、游坦之、慕容复三人联手对抗萧峰,这三人都是江湖超一流人物,然而萧峰何惧?请看原文:

萧峰身子微侧,避开慕容复的掌力,大喝一声,犹似半空响了个霹雳,右拳向游坦之击出......萧峰这一拳来得好快,掌击丁春秋,斜劈慕容复,拳打游坦之,虽说有先后之分,但三招接连而至,快如电闪,游坦之待要招架,拳力已及面门......

于三招之间,便逼退了当世的三大高手,看上去的确了不起,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萧峰虽然逼退了三大高手,然而他的损耗其实更大,三大高手毫发无损,萧峰的内力却因此损耗了不少!换句话讲就是“中看不中用”!

少室山之战实力排行(只因此人未出全力)(3)

但许多读者朋友却因此认为萧峰了不起,其实不然,相反,如果当年慕容复出全力的话,萧峰后来必死无疑,首先咱们来看一段原文:

(慕容复)是以发招出掌之际,暗暗留下几分内力,只是面子上似乎全力奋击,勇不顾身,但萧峰“降龙十八掌”的威力,却大半由游坦之受了去。

倘若慕容复使出全力的话,萧峰必败无疑,原因有三点。

少室山之战实力排行(只因此人未出全力)(4)

一、内力无法持久

萧峰掌力虽强,但对内力的损耗也极大,金庸也解释过:但萧峰如此发掌,内力消耗着实不少,到后来掌力势非减弱不可。这样苦斗下去,萧峰就算招式未输,却也会因内力不足而败北。

二、游坦之的内力

游坦之虽然武功招式不行,但内力极其精湛,其掌力连萧峰都颇为难受,请看原文:萧峰以全力和慕容复相拚之际,游坦之再向他出招,不由得寒气袭体,大为难当。

少室山之战实力排行(只因此人未出全力)(5)

三、慕容复的心声

当时慕容复已经看出了萧峰的弱点,因此金庸也刻意给他来了一个特写:游坦之看不透其中的诀窍,慕容复却心下雪亮,知道如此斗将下去,只须自己和这庄帮主能支持得半个时辰,此后便能稳占上风。也就说说慕容复、游坦之二人只需继续与萧峰缠斗下去,那么萧峰最后必败无疑!

可惜这慕容复小心思比较多,居然还想让萧峰与游坦之两败俱伤:(慕容复)转念又想:“杀了萧峰之后,庄聚贤便成大敌,倘若武林盟主之位终于被他夺去,我反而要听奉他号令,却又大大的不妥。”正因慕容复当时放水了,并未使出全力,因此萧峰才能缓一口气,倘若慕容复使出全力的话,无疑会大大加快萧峰内力的损耗,那么结局就只有一个——被二人重伤而死!

少室山之战实力排行(只因此人未出全力)(6)

而这一点段誉也看出来了,所以他不顾自己性命前去相助萧峰!

的确,萧峰名气很大,看上去十分霸气,然而光好看没用,还必须有绝对的实力,因此笔者认为萧峰的名气胜过了实力,很可能是由于一些无脑读者给吹捧起来的,这一点比较可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